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银行业务中违法犯罪案件的查证方法1、信贷业务案件的查证。利用信贷业务作案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冒名贷款,挪作他用。②收取贷款本息少入帐或不入帐。③假借银行名义,收受回扣及加罚息,乱摊费用,不及时上交而中饱私囊。④以贷款为要挟行贿受贿。因此:对冒名贷款案件的查证,主要应从审查贷款手续与外部对帐入手,这类案件大多是由于作案人将资金挪作短期周转,因而手续不易齐全。在审查时要重点检查借据要素是否完备,借款人是否重复贷款等,并对担保的保证、抵押、留置和定金手续逐一审核;贷款人的私章与姓名是否一致,有无详细地址、期限与印章倘若残缺不全,就有冒名贷款的可能,在与外部对帐的过程中,也可以寻找其他途径。对收贷不入帐的,可以比照冒名贷款案件进行查证。在调查方法上这两类案件有一定共性,二者均要与贷款户互相核对便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丹东地区陆续发生了几起顶冒名贷款事件或苗头,虽然损失额度不大,但危害和影响却十分恶劣,引起了银监部门和农村信用社经营者的高度重视。为及时建立流程制约体系,有效防范顶冒名贷款风险,近日,丹东银监分组织人员对辖内部分农联社防范冒顶名贷款工作措施进行了调研,并与辽宁省农联社丹东办事处一同总结和提出了六条防范顶冒名贷款发生的工作措施,从而奠定了农户顶冒名贷款风险管理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3.
借、冒名贷款是借款人不能通过正常程序从信用社取得贷款,从而假借他人名义从信用社取的非法贷款。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高风险性,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信贷资产质量,还给被冒名人带来隐患,损坏信用环境,危害甚大,应坚决予以杜绝,避免出现愈演愈烈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信用社冒名贷款治理为探索对象,重点阐述了冒名贷款的产生根源及危害、成因,以及对防范冒名贷款的主要措施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郭月红 《时代金融》2014,(7Z):119-119
本文以信用社冒名贷款治理为探索对象,重点阐述了冒名贷款的产生根源及危害、成因,以及对防范冒名贷款的主要措施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涉农金融机构频繁发生信贷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冒用他人名义贷款的案件。例如,笔者所在地区某信用社主任毕某,利用职务之便,先后以121户农户名义发放冒名贷款81.2万元,供朋友使用;某信用社出纳员利用职务之便,以78户农户名义发放冒名贷款42.9万  相似文献   

7.
项目评估是指建设银行对借款人申请使用贷款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从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合理眭、财务效益、银行收益以及潜在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为贷款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的工作过程。一、项目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评估人员的客观评价意识有待提高按照评估工作管理办法规定,项目评估人员在工作中要克服主观和片面性,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但是目前,在项目评估工作中,评估人员的客观评价意识仍存在一定问题,这直接影响了评估报告的质量,主要表现为:评估走过场,有些评估人员认为项目评估工作仅是组织授信业务材料的一个业务环节.  相似文献   

8.
朱子云 《金融论坛》2000,(10):49-53
贷款营销管理运行系统分为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管理和贷款监管4个层次.在这4个不同的层次岗位中,各层次岗位的人员所担负的职能与任务是极不相同的,应当按照贷款营销管理各层次有关人员所担负的职能与任务来规定其应负的责任阈.本文在从5个方面来考察分析现行贷款责任制系统的制度缺陷性和功能缺陷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贷款责任制系统中有关贷款责任目标设置、贷款责任阈划分、贷款责任认定机制、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激励机制等5个方面的优化思路,并分析了改善贷款审批制度、实行贷款责任查处分离制度、强化信贷执法监察和实行贷款责任追究责任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北州部分农村信用社冒名贷款问题屡屡发生,由此还在个别信用社引发了经济案件,同时因冒名贷款而引发的信贷风险已成为我州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主要的风险点,值得监管及管理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经济责任是当事人基于其特定的职务而应履行、承担的与经济相关的职责、义务。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的认定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经济责任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审计人员往往很难区分经济责任主体任期内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的界限,因为对领导干部直接经济责任进行区分和评价需要界定个人责任,往往涉及到历史的与现实的、主观的与客观的、自主决策与集体决策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复杂因素,在实际操作中责任认定的尺度较难把握。本文试就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认定环节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随着各国有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逐步剥离,不良贷款监控重点也将有所调整。从现有存量贷款情况看,各银行优质客户贷款短期内形成不良的机率较低,低信用等级客户贷款则随时可能发生劣变,而这些低信用等级客户的贷款大多为借新还旧贷款。因此,对这些贷款的处置,将对银行不良贷款控制起决定作用。本文对商业银行借新还旧贷款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农村信用社冒名贷款有三种形式:一是通过虚构借款人或假冒“借款人”名义,以私刻假名章、制造假证件或盗用他人有效证件等非法手段套取贷款,即冒名贷款;二是在他人知情或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获取贷款,即顶名贷款;三是信用社内部人员与实际用款人恶意串通,采取冒名、顶名的手段为不符合借款条件的关系人发放贷款,即串通贷款。  相似文献   

13.
贷款管理终身责任制是相关责任人在对其所负责的某笔贷款完全收回前对银行必须永远承担责任的制度.推行贷款管理终身责任制,首先要明确贷款的相关责任人及其责任,并对其责任进行量化.对发现问题的贷款,要对责任人实行从严处理,直到问题解决.同时,推行贷款管理终身责任制,还必须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部门的指导、协助、监督;并逐步解决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接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发了农户联保贷款产品,这种无需寻找特定条件担保人的农户联保形式也是业务发展最快的产品。农户联保贷款在为银行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由于部分顶冒名贷款的不断涌现,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本文通过对农户联保顶冒名贷款的产生、危害及风险的分析,对该类现象的风险防控提出合规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一、冒名贷款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化整为零,垒大户放款,加剧信贷风险这类冒名贷款的特征为借款主体和用款主体不一致。目的是化整为零,垒大户放款,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他人贷款自己使用,二是多人贷款一人使用,三是个人贷款企业使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业贷款风险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能否快速、高效、低成本的获得创业贷款融资,成为创业成功的关键。但是,贷款创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创业贷款问题和风险的对策,期望对大学生合理选择贷款创业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宁  季梦奇 《时代金融》2014,(6Z):94-95
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能否快速、高效、低成本的获得创业贷款融资,成为创业成功的关键。但是,贷款创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创业贷款问题和风险的对策,期望对大学生合理选择贷款创业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个人征信报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信用意识的逐步提高,冒名贷款导致的征信异议情况多发,基层人民银行受理的涉及冒名贷款的征信异议也逐年增多.通过采取加大征信宣传和服务力度、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完善异议处理业务规则、有效开展自查自纠和及时进行征信数据更新等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冒名贷款导致的征信异议,对于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机构声誉和提升征信系统数据真实性,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运城、临汾、三门峡、渭南4市地方金融机构“被冒名贷款”(下简称“被贷款”)征信异议处置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地方金融机构“被贷款”征信异议处置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东卫 《上海会计》2010,(11):48-49,44
在目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处于历史低位、经营效益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取消借新还旧政策,以科学的贷款期限管理替代借新还旧政策势在必行。本文回顾总结了银行借新还旧政策的实施,对借新还旧的负面影响及与贷款新规存在抵触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倡导贷款新规理念,改变以往借新还旧做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