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财政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方财政面临的风险目前,我国地方财政收支面临着诸多风险。(一)政府债务失控,存在财政债务风险地方政府的负债有直接负债和或有负债,二者对地方财政正常运行冲击都很大。地方财政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等原因,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这种直接负债目前已进入还债高峰,地方财政面临较大的债务还贷风险。而与政府直接负债不同的是政府或有负债,它是指有可能形成地方政府负债的债负或经济事项。如近几年,在农村基金会、城市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的清理过程形成的债务已使地方政府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行和…  相似文献   

2.
规范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是指中央政府以下的各级(省、省辖市、县、乡)地方政府所承担的本级政府的或有负债。相比于政府直接负债,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由于极大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给财政带来的风险也最大。通过对或有负债进行恰当披露,有利于决策者依据准确的会计信息制定相关决策,  相似文献   

3.
或有负债作为重要的隐性财政风险,对其准确计量对地方财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际公共部门或有负债会计准则为背景,通过借鉴新西兰和美国有关政府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会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地方教育或有负债的特点一是负债数额的非计划性。地方教育或有负债一般未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资金规模上存在不确定性和非理智性,部分地区负债数额规模巨大,并且在一定阶段有增大趋势。二是负债用途的多样性。地方教育或有负债用途范围较广,如用于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弥补正常经费开支。已有资料  相似文献   

5.
2014年起我国开展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对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提出了要求,然而我国现有的政府会计系统无法充分满足评级机构对政府资产、负债和收支等会计信息的需求,制约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工作的开展。为此,本文从依据可变现性和流动性对政府资产进行确认与分类,扩大政府负债的核算范围、确认与计量政府隐性和或有负债,引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会计、完善地方政府收支信息,构建全面的政府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行了探讨,以便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规模庞大,举债形式多种多样,还没有统一的分类与管理。地方政府缺乏一致的数据以记录政府负债的数额,使得地方政府统计的数据和实际规模差距很大。通过研究政府债务的会计核算,表明政府应采取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核算政府债务。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完整并真实地反映政府负债的所有数额,能够在报表中反映隐性负债与或有负债;建立并完善政府负债会计准则,使财政部门可以更有效地对政府负债进行监督管理与业绩评价,进而降低财政风险;可以建立较全面的政府负债会计科目,设置预计负债科目,从而符合会计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政府债务监管的需求,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政府会计系统需要提供充分的政府负债信息。政府或有负债是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来源,然而目前会计界对如何核算和披露政府或有负债较少进行研究。与之相比,企业或有负债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  相似文献   

8.
或有负债可能引发的债务风险是导致政府财政危机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政府会计及报告体系未能有效地规范或有负债的信息披露,尤其在政府或有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存在着诸多管理真空。借鉴国际经验,需要从以下方面规范政府或有负债的会计信息披露:依据或有事项的发生可能性、事项性质、能否可靠计量等因素进行分类报告;在负债确认后加以持续关注;结合财务核算能力,对计量方法和报告方式做出具体规定;逐步完善政府会计基础向权责发生制转变;推进将或有负债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9.
依托财政风险框架与会计视角,通过规范分析,得出政府隐性负债是未列示和披露在财务报告中的支出责任,政府隐性负债可分为直接隐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两种。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对PPP项目的四种支出责任,得出PPP项目政府隐性负债的形成过程和确认标准,发现可用性付费方式下产生政府直接隐性负债的概率最大,风险承担与配套投入承诺易产生政府或有隐性负债。  相似文献   

10.
陈达  夏宁 《重庆财会》2002,(3):15-16
市场经济中各种风险的合理配置对经济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而我们在以往的经济分析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一问题。财政作为社会经济风险的最终承担者,会在市场上形成道德风险,从而加剧政府或有负债风险。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或有负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金融不良资产的实质是一项政府或有负债,本文主要讨论了金融不良资产这种政府或有负债的形成机制及其化解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发行债券角度的地方政府债务化解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当的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地方政府的过度负债却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基层政权的运转、政府的形象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角度,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3.
一、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1.或有事项的内容不够明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CAS13)提到或有资产、或有负债、预计负债,但未对或有事项进行明确的分类,容易导致会计人员将或有事项理解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从而忽略掉预计负债,引起认识上的错误。2.预计负债的确认标准不够完善。CAS 13指出,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①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5,(27):53-56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复杂,规模庞大,产生了一定的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债务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对包括其自身在内的社会经济各方面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即不仅指地方政府难以履行其偿债责任发生偿债危机的可能性,还包括由其引起的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的一种可能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负债数额不断增大,债务风险逐渐显现,较高的负债率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隐患。地方政府债务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将会严重冲击地方财政的稳固运行和财政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我国地方政府隐性、或有债务余额已占全国GDP的33.93%。如此巨额的隐性、或有债务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政府成本、政府公共职能成本支付的制度安排,政府隐性担保与道德风险,以及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等原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隐性、或有债务,关键是要加快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体制和推行责权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防范新增隐性、或有债务的形成。同时,还应采取多种方式,化解地方政府存量隐性、或有债务。  相似文献   

16.
怎样正确处理或有负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活动中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因素日趋广泛和复杂,或有负债就是其中之一。或有负债其特殊的不确定性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给企业经营者和投资人所带来的风险日益凸现出来。所以充分披露或有负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使报表使用者和潜在投资人获得更加翔实的相关信息,是我国经济运作中面临的新课题,理应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本文就或有负债,以及确认为预计负债时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政府的隐性债务 或有债务风险与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债务可划分为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两大类。所谓直接债务是指在经济运行中不依附于其他事件而必然发生的债务,其后果是可以预见的,是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负债,如法律规定的未来养老金偿付。而或有债务是指政府由于获得某种经济利益而承担的、产生于过去某种事项并且在将来会导致的连带性债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或有负债的出  相似文献   

18.
或有负债问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超 《河北审计》2002,(4):14-16
一、关于或有负债的概念从广义上讲,财政风险可定义为负债,每种负债对债务主体来说有直接负债和或有负债之分。直接负债是指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的责任,因而相对比较确定。根据某些特定的基本因素,可以对直接负债进行预测。直接(非或有的)负债不依赖于任何不连续的事件。或有负债是指基于一项有可能发生的不连续事件而产生的责任。1997年国际会计准则将或有事项定义为最终结果由未来其他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而决定的情况。或有事项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履行未来责任所需政府支出的规模难以预测。其可能性和规模依赖于某些外部情况,如某…  相似文献   

19.
或有负债是一种特殊的不确定性事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或有负债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对财务会计信息以及经营决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正确处理、合法披露或有负债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和管理层的重视,本文从或有负债的概念和特征等基本内容做了分析,以及企业对或有负债处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企业对或有负债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信贷投放的增长异常迅猛,仅2009年上半年的信贷投放就高达7.37万亿元,快速增长的货币信贷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在高速信贷投放的主体中,各地方政府纷纷融资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由于地方财政或政府信用对融资平台债务实行变相担保等各种体制性原因,实质性上已经构成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及或有负债,导致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加剧。因此,本文在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现状的基础上对债务风险加剧的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防范债务风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