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增长.本文基于产业集聚相关理论,以内蒙古为研究对象区域,采用区位熵指标法详细测算了内蒙古及各盟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及细分行业集聚现状,并分析了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长期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仲良 《改革》2020,(7):119-133
利用1990—2016年时间序列和2004—2015年面板数据对中国服务业增长和空间集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但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对以往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服务业增长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二者分别来源于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从集聚影响因素来看,消费性服务业集聚主要取决于人口和市场消费的规模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则与产业间关联以及与要素结构的匹配性紧密相关。新时代中国发展服务业应立足于推动要素集聚以加大区域性消费市场的经济规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均衡发展,进一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与本地工业体系的产业关联性,进而提升各地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3.
黄子琦 《科技和产业》2022,22(8):212-218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边界不断延伸,充分发挥二者协同集聚效应成为推动产业融合的关键。通过区位熵法构建湖南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指数,探讨湖南省产业协同集聚的时空分异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水平存在区域差异性,且呈现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协同集聚形式。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选取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重点研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关系及行业和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当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城市规模、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时,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呈倒U形关系。当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呈倒U形关系,且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更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推动产业协同集聚,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及监管强度。  相似文献   

5.
跨境电子商务是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本文利用2003-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跨境电商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能显著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水平,推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但抑制了多样化集聚。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对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影响更明显;中西部城市、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政策效应更显著。此外,跨境电商能加快地区信息化水平建设,扩大进出口贸易增长,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产业优化升级。本文为跨境电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促进地区间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具有发展对韩、对日、对俄生产性服务外包产业的区域地缘优势,便利、发达的交通网络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10个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链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资本、技术和人才状况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造了良好的资金条件、技术保障和人才保障;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产品,与制造业具有投入产出的上下游关系。本文以垂直关联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区位选择与制造业区位选择在空间维度上的互动关系。并以长三角地区2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建立两方程联立模型,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位分布上存在协同定位关系即二者在区位决定上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长三角范围内,制造业区位与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的相互影响作用由于城市规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由此决定了不同城市产业发展顺序的差异。大城市要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在中小城市应首先发展制造业集聚,并以此来吸引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从而实现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方法实证分析不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下产业融合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生产性服务业的过度集聚会导致产...  相似文献   

9.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正成为当前一个学术热点,在研究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动因、集聚度测量方法以及集聚影响因素等进行文献研究后发现,现有研究多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自身角度进行较为单一的分析,而对其所产生的作用与产业升级整体联系的分析却存在明显不足,未来应关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创新的关联性、匹配性,加强以提高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产业价值链布局、创新资源分配及政策精准扶持。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希  李锦飞 《改革与战略》2010,26(1):126-128
文章以《2002年江苏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发展的能力相对较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互动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不足。  相似文献   

11.
徐腊平  吴刚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67-69
当前全球服务业开始加速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多种业态形式逐步主导国际产业转移。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如何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时代机遇,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经济服务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深圳宝安为例,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可能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经济的深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日益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及其价值链。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以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切入点,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定位为落脚点,对其目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实证检验,并据此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罗芳  刘泽文 《科技和产业》2021,21(8):170-174
中国高速铁路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高铁的建设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和产业联系.基于河南省2005—2018年17个地级市的数据,将高铁建设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结合,将高速铁路开通影响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结合.构建高铁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的实证模型;并进一步探讨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及大小.运用PSM-DID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有正向影响、且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借助空间经济计量模型,探讨分析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空间差异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着空间集聚的特征,并形成了以苏南为第一阶梯,苏中苏北地区为二三阶梯的发展格局;(2)影响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背后因素也存在空间集聚的特征;(3)各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到相邻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地区发展差异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从而对生产性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及为经济的增长制定宏观战略。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服务的行业,是现代产业发展中竞争力的基本源泉。宁波市即将进入人均GDP为1万美元的经济结构加速变化的时期,土地、资源以及环境等压力不断加大,推进产业转型尤其是工业转型升级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是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有效途径。我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基地,如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尤其需要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6.
张勇  杨阳 《辽宁经济》2012,(5):30-32
本文主要分析了知识溢出、城市化水平、信息技术发展、产业关联度、制度环境等五方面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并借鉴东部发达省份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的主要举措,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商务和政府管理提供服务,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提供最终消费的服务,具体可以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中间投入性,二是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三是知识传递特性,四是产业空间分布集聚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生产性行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生产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研究西藏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西藏经济的发展,提升西藏服务业的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意义深远.本文对我西藏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响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重庆市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产业关联程度分析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分析表明,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中间需求率都大于1,他们还不能满足重庆市其他生产产业的使用需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是基础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最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最大;金融业的感应度系数最高,供给拉动最大。  相似文献   

20.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潮昇 《改革与战略》2007,23(10):116-119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改变传统服务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而且能够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细化和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