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美国:在寒风中挺立 2001年12月25日,美国人在严寒中欢度他们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圣诞节时,早晨起来,发现平安夜给他们下了一场好大好大的雪. 全世界的眼睛都忧愁地在盯着美国,因为美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在世界经济中,美国经济所占的比重高到28%.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叛逆的时代,一切都不接常理出牌,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也是如此。自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复苏最大的共识就是“多元化”。几乎所有人在分析危机时,都会将冷战后单极世界的内在失衡和美国霸权的不稳定性视作根源性风险,因此,从单极走向多元,被理所当然地看成解救危机的良药和毋庸尉疑的发展方向。2008年以来的现实似乎也验证了多元化的势在必然,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发达国家蛰伏调整,“西退东进”不断改变着整个世界的力量对比。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想了解世界的情况,了解整个我们所居住行星情况,了解人们生活的情况,可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考察人均收入。世界人均收入,在过去30年,或者最近5年,都有了大幅的增长,整个世界更为富有了。每年我们的经济增长率都比过去多,但是怎么分配?世界的情况是这样的:有一些国家比较富有,有一些国家比较贫穷,还有中等收入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程实 《金融博览》2009,(17):32-33
2009年,美国第二季度核心经济增长数据大幅好于预期.衰退深化的趋势得以减缓.美国经济初现曙光。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如欧盟.日本等,经济虽然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挑战.但也已经拐点隐现。人们对于世界经济的信心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5.
陈微 《时代金融》2013,(27):303-304
2007年爆发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于全球经济都是一次很严峻的冲击与考验,不仅是美国,全世界很多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重创,我国的经济也在危机中受到影响。然而,这次金融危机却是一次非常好的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全面调整的契机。本文将对美国经济失衡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展开研究,首先谈谈美国经济失衡的现状、原因与政策调整取向,然后分析美国影响下的世界产业结构变化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最后进一步探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与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1929年爆发了第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重创整个西方社会,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甚至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原因。美国成功应对了这次危机,得到了世界经济主导权,其政策措施和市场体制也被其他国家不断借鉴。可是历史总会重演,80年后,美国的金融体系又出现了危机,殃及实体经济,全球都陷入危机。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原因、经济表现和相关措施,为我国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提供经验,确保经济稳健成长。  相似文献   

7.
外媒传真     
《金融博览》2012,(2):10-11
邓小平曾经说过,人们常说21世纪是太平洋时代,但他坚信,“那时也会出现一个拉美时代。”在拉美,人们一直谈论的是更谦虚的“拉美十年”。不管是哪种说法,现在是时候核查一下该地区的现状了。答案是:相当好。在欧洲和美国陷入经济停滞之际,拉美领导人可以带着某种沾沾自喜的神情眺望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8.
<正> 最近,美国经济的衰退已经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从美国全国各行业综合情况看,产业生产和服务性行业的萧条以及各种需求的疲软已十分明显,失业率、通货膨胀率都有进一步上升的压力。如何来看待这一趋势以及它的影响,笔者从比较类推法来作一分析: 美国的这次衰退是二次大战战后美国经济史上的第九次衰退。严格地说,它还不止起始于1990年第三季度末,而可以追溯到更早——1987年10月的股市风暴。那几次风暴虽然表面平息了,但由此及彼影响到  相似文献   

9.
2006年,我国GDP增速达到10.7%,消费价格总水平增长1.5%,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财政收入39000亿,增收7600亿,做到了中央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对此,国际上给予高度的评价.美国的财政部长保尔森认为"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和美国都是当今的世界经济领袖."然而,中国和美国不是在一个规模和水平上的.美国的人均GDP是4.2万美元,中国的人均GDP是1900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4.2%,人均GDP在全世界的排名,美国是第7位,中国是第128位,我们GDP的总规模仅相当于美国总规模的43.6%.我国经济发展很快,这是世界公认的,但是并不像保尔森所讲的和美国一样都是世界经济领袖,我们没有达到美国的规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杨志 《证券导刊》2014,(45):94-95
毕德门的逻辑 1932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开始挽救美国经济搞“新政”,其中之一便是抬高银价。到1934年6月,世界各国都在经济危机中挣扎之时,美国通过了一部《购银法案》,推动白银升值,从而重创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经济,将其推到了崩溃边缘。  相似文献   

11.
<正>2006年,我国GDP增速达到10.7%,消费价格总水平增长1.5%,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财政收入39000亿,增收7600亿,做到了中央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对此,国际上给予高度的评价。美国的财政部长保尔森认为“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和美国都是当今的世界经济领袖。”然而,中国和美国不是在一个规模和水平上的。美国的人均GDP是4.2万美元,中国的人均GDP是1900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4.2%,人均GDP在全世界的排名,美国是第7位,中国是第128位,我们GDP的总规模仅相当于美国总规模的43.6%。我国经济发展很快,这是世界公认的,但是并不像保尔森所讲的和美国一样都是世界经济领袖,我们没有达到美国的规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2006年1月31日,曾陪伴六任美国总统18年的美联储掌门人格林斯潘即将卸任,因格林斯潘在任期间常把美元调息放在25%(1/4)的幅度以内,所以美国民众幽默地把格林斯潘戏称为“阔特尔(Quarter,1/4)先生”(,而格林斯潘的黑色公包,则被比做美国总统身旁控制美国经济的“核按钮”,何况他控制的不仅是美国经济,甚至延伸影响着整个世界。“美国总统跺跺脚,打颤的不过是白宫;可格老一打喷嚏,全球就得下雨。”就是他的形象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投资管理》2009,(9):25-31
2008年,面对发端于美国并蔓延全世界、对整个世界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金融危机,中国商业银行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木风 《云南金融》2009,(2):42-42
2009年开始了。全球都希望中国经济能够有一个好的表现,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帮助世界经济走出衰退。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不仅没有向好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继美国之后,整个欧洲也陷入混乱。当今世界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我们享受的工业文明还能继续造福人类吗?资源和能源大战会爆发吗?下一步世界将往何处去?未来的世界会好吗?如果你自负地闭着眼过着出有车、食有鱼的生活,可能感受不到周围已危机四伏。但如果你睁开眼看一看街上如过江之鲫的车  相似文献   

16.
陆晓明 《银行家》2003,(3):58-61
整个2002年美国银行业的表现都带有两个烙印:经济增长减速和衰退、公司危机.但在这两年里,美国银行业经受住了考验,而且起到了支持美国经济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都跌入深渊:出口极度萎缩、企业减产、工厂倒闭,大量失业人员、收入减少、消费和投资都急剧受挫,整个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为了尽快使经济走出谷底,世界各国都积极的调整和改变现有的经济政策,制定和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房地产政策,汽车消费政策等。在外部环境恶劣,出口不利的情况下,扩大消费被公认为是刺激经济的最有效手段。本文主要从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来分析各国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希望能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解读世界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8.
益言 《中国金融》2006,(3):60-61
全球经济增长较快,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通胀压力明显增大 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虽明显不如2004年,但总体上仍增长较快.国际油价上涨似乎并未对世界经济形势造成严重冲击;2005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按季度环比年率计算分别增长了3.8%、3.3%和4.1%,第二季度的增长明显好于预期,第四季度的增长率估计在3.5%~4.0%之间,但就业形势不稳定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使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风云变幻,国际金融市场雾里看花。纷繁复杂的经济金融世界背后,总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全球经济金融的走势。它就是美联储,美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银行监管体系的守夜人。有句戏言道:当美联储发话时,整个世界都在倾听!毋庸讳言,由于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联储的政策走向对于全球经济金融走势和各经济体政策制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也从该戏言中看出美联储在人们眼中的神秘性,  相似文献   

20.
发展智库:中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 美国在军事、经济等领域都可以称为世界第一强国,其中智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2008年,美国爆发了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通过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成功地把危机转嫁了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