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陈玉新 《时代经贸》2010,(8):236-237
公民诉讼制度是美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特色之一,探讨了美国公民诉讼制度的形成、内容及其性质,并指出了我国现行环境诉讼制度的一些不足。通过对出,以期对我国环境法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风险社会已经逐步到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公益已经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得到了确认.环境公益诉讼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现行法律的规定严重阻碍了公益诉讼的理论和司法实践.所以,对症下药解决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和司法中的问题,构建行之有效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预防风险社会中的环境危机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修订《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将公民排除在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之外。传统诉讼制度理论中,基于福利经济学家和经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限定为环保职能部门。而现代诉讼制度中,公共选择选派将"经济人"假设推广到政治领域,从而否定了经典经济学家的观点。环保职能部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寻租"现象,又使公民个人成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具有必要性。我国今后立法中,也应当进一步拓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赋予公民个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资深律师大卫·佩蒂特介绍说,美国的公民环境诉讼和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目标类似,都是为了促使公民通过诉讼的方式确保环保法律法规得到实施,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美国的公民环境诉讼条款始见于1970年联邦《清洁空气法》。公民诉讼领域的一个关键案例是1972年的塞拉俱乐部诉莫顿案。环保团体塞拉俱乐部请求法院阻止美国林业局将峡谷的自然荒野开发成娱乐场所,以免破坏自然生态。法院认为,塞拉俱乐部只要提出理由,说明其成员把此地区用作休闲目的,就可以确立自己受到事实上的伤害。环境损害包括环境舒适的损害、审美利益的损害等非经济损害,这些都属于事实上的损害。这个案件中法院对公民诉讼的原告资格进行了解释,确定了对公民环境和美学利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5.
建立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国内立法不足.总结出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为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已初步形成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体法体系,但在程序法的构建上相对滞后.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针对消费纠纷等小额纠纷设立专门程序,在现代诉讼的视角下,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经验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在新的民事诉讼法修改工作紧锣密鼓开展的同时,应当构建小额诉讼制度,从而健全我国消费者权益诉讼机制,给予消费者实体及程序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法治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保护环境以及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逐渐增强。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法律武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适格的原告主体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核心部份,实现原告主体的多元化,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及环境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是模糊的、缺位的,其应当确定为环保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  相似文献   

8.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出现了许多侵害环境公共利益的案件.破坏环境的行为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我国已经在立法方面着手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新民事诉讼法以及新环保法中都有涉及.司法程序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一些程序规则,标志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取得重大进展,但是环境公益诉讼体制的完善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9.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必须首先解决原告资格这一核心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检察机关、公益组织的原告资格已达成共识,而关于公民的原告资格争议颇大。从域外相关制度考察以及法理基础、文化环境方面分析,认为应赋予公民以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并在制度构建上提出若干设想,以体现公民公益诉讼既要维护公共利益,又要防止恶意滥诉行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国的民诉修正案增加了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的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但具体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并不完善.消费者诉讼成本高,所获赔偿却有限,相关的群体诉讼制度不足以有力地保护消费者权利,在小额消费者诉讼中消费者的多数权利得不到救济.美国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及实践最完备的国家,本文旨在美国消费者集团诉讼的相关制度的设计进行研究,对于完善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相关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有环保法庭无案可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适格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应该整合检察机关、环境行政机关、环境组织和公民,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发展相应的制度构建,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制度配置模式相结合,推进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  相似文献   

12.
税收体现了国家与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公民纳税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为对价,为保证税收真正地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当代法治先进国家纷纷建立了保障纳税人用税监督权得以实现的纳税人诉讼制度。在我国,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不但是必要的,而且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宪法诉讼是宪法自身的要求,是法治的需要,是审判实践的需要,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我国具有构建宪法诉讼制度的可能性。应当在吸取外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双轨制”的宪法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肖艳芳 《时代经贸》2007,(8Z):220-221
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出发,分析了我国环境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旨在探索一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环境保护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国内立法不足,总结出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为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8,(1)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公益性的诉讼形态备受国人广泛关注,它是公众参与保护环境权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环境法律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类型和现状,并借鉴国外成熟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环境公共利益以及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方面进行探讨,进一步探究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公益诉讼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我国传统的私益诉讼制度实际上已经为环境诉讼提供了相对丰富的立法保障.为环境公益而诉,在传统私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制度瓶颈.司法实践中原告资格在传统私益诉讼中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扩张,早已突破了“直接利害关系原则”,通过传统私益诉讼来达到维护环境公益的目的,适格的原告并不匮乏.司法系统在痛下决心后对环境诉讼给予的有力保障,在现有法律框架下,除了原告资格的有效扩张以外,还有许多亟待发掘利用的司法制度宝藏.  相似文献   

18.
《刑事民事诉讼法教程》包含了我国的两大诉讼制度,简明、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刑事、民事诉讼活动中的法律规定。要通过司法实例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重点把握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管辖、司法机关、诉讼参与人、诉讼证据、诉讼保障措施、期间、送达以及刑事、民事诉讼活动的程序等内容,从而增强司法人员和普通公民的诉讼意识,强化人们依诉讼法办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盼 《经济师》2007,(10):77-78
环境公益诉讼是保护环境公益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涵义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了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从原告资格、损害认定、举证责任、诉讼费用等方面对环境公益诉讼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建立起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立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消费者集团诉讼有着细致的判例和法律规定.本文旨在介绍、评析美国的消费者集团诉讼制度,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一些有益的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