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奕 《特区经济》2006,(1):107-108
通过对我国可转债条款的实证分析发现,现行可转债条款过于偏向可转债投资人的利益,同时各可转债条款设计差异化不明显。通过可转债条款创新:一方面平衡各方利益,促进可转债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强个性化设计,以满足市场上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要,促进可转债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成功发行可转债与有发行意向但未成功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股权结构与成功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影响可转换债券发行的重要因素,即第一大股东持股越高,越可能成功发行可转债,其他利益集团持股比例与流通股比例与成功发行可转债却呈现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3.
可转债:绩优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发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去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后,可转债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一个热点,但是由于有关规定过于原则,有些需明确的问题尚未涉及,该办法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今年1月,中国证监会又以通知的形式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进行细化和补充.新规定提高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门槛.由于可转债融资在多种融资方式中具有相对优势,可转债应成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浅析可转换债券的投资风险、风险防范和投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秀娟  霍学喜 《特区经济》2006,(11):139-140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可转债的投资风险、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几种常用的可转债投资战略并简要地分析了可转债的投资特点以利于投资者对可转债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5.
从2002年可转债的发行巨额包销、交易跌破面值到去年上半年可转债的超额认购、交易价格大幅上扬,我国可转债市场的融资规模首度超过了股票市场的增发、配股和新发股票的总融资额,可转债作为股票和债券的衍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和关注,本文根据2003年6月30目前我国可转债市场相关数据,对可转债的特征、部分嵌入条款、市场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公司的信息披露方面着手,收集公司的年报资料,运用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教考察企业的信息披露程度,使用对信息披露程度有重要影响的公司特征变量,从直接、间接两方面来考查可转债发行选择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联系,认为在直接考察信息不对称与可转债发行选择方面,中国企业可转债发行选择与信息不对称水平负相关,和国外假说的预测相反;在间接考察方面,实证研究结果并不显著,不能说明可转债发行选择与信息不对称之间有显著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5年5月-2010年12月作为样本区间,使用月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可转债价格和股票价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模型采用二阶滞后,并运用了Granger因果检验检测了二者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可转债价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联动性显著且具有稳定性,二阶滞后的可转债价格与当月可转债和股票价格正相关,二阶滞后的股票价格与当月可转债和股票价格负相关,并且Granger检验结果为二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8.
可转债定价理论在国外发展了近半个世纪。并且形成了基于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的两种定价模型体系。我国可转债的发展历史较短,业界对其定价理论仍然比较陌生,因此了解国外可转债定价的发展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而结合我国可转债的特点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定价模型。本文主要是对中国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格和市场价格存在偏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深沪市场可转债(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存量为176.34亿元,其中QFII占7.6%,比去年底上升了3.45个百分点,有8家可转债上市公司第一持有人是QFII。众多QFII为何如此青睐可转债,源于金融大鳄索罗斯在获知我国可转债现状时说:“中国可转债被低估得不可思议,”索罗斯认为中国可转债与美国可转债相比,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市场中交易的可转债为样本,选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结合转股溢价、纯债溢价、纯债到期收益率等指标,评估可转债的有效性,分析有效组可转债的市场表现,并与“双低”策略选出的可转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投资于DEA方法选出的有效可转债,其收益显著高于市场整体水平,且优于“双低”策略下的投资组合。此外,历史数据的回测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可转债宣告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目前在深沪两市交易的28只可转债为样本,用市场调整后的累积超额回报率来衡量发行可转债的宣告效应.通过对公告期内拟转换股票累积超额回报率的统计分析发现,公告期两天累积超额回报率CAR(-1,0)的平均值小于零,也就是说宣告发行可转债对市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比增发股票的负面影响要小.为研究累积超额回报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以(-1,0)时间窗口内的累积超额回报率为因变量,以发行规模、发行期限、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公司财务杠杆为自变量建立起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几个较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可转债复杂条款和所嵌期权特性,确定采用数值方法求解。在进一步讨论我国可转债条款中包含的特别向下修正权对定价问题复杂化的基础上,构造嵌套二叉树图法解决路径依赖问题对可转债定价。以招行转债为例实证分析,总结定价结果与市场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可转换债券首发日股价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显平 《特区经济》2008,(5):124-125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首发日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债首发日存在显著非零的股价效应。这表明市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反应有一个过程,并非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后市场就已经消化了公告的内容。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可转债首发日异常收益与流通股比例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首发日显著为负的累积异常收益),可由流通股比例来解释,流通股比例越大的公司,首发日异常收益越小,即负得越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裘华鸣 《特区经济》2006,(1):102-104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本文对我国可转债的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在我国资本市场无法满足做空套利机制下,可转债理论价格要远高于市场价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可转债的定价预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利用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发展极为迅速,本文通过对中、美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差异的分析,发现我国利用可转债融资的误区,以期提高我国可转债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可转债是一种颇有优势的证券投资品种,在中国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可转债市场为何如此火热?如何判别可转债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增发等再融资行为的监管力度,使得上市公司再融资越发困难。在此市场环境下,可转债因其独特的融资特点,逐渐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与青睐。为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模式,本文基于可转债发行特点及转股情况,重点研究了可转债转股比率与资本结构、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奕 《特区经济》2006,(2):126-127
股权分置改革对可转债投资价值的影响取决于股改方案对转债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中期来看,在目前主流股改方案之下,流通股扩容引起股价下跌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转股价格不做相应调整,整体而言可转债市场的投资价值会面临损失。在目前股权分置改革仍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可转债投资应结合公司基本面,采取防守为先,兼顾进攻的策略,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避免踏空风险。  相似文献   

19.
陈奕 《魅力中国》2011,(5):52-52
可转债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发展是滞后的,但同时又是一个散发着无穷活力的市场,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又呈现出了它在中国独特的现象。由于中国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性,从而导致可转债的发行成为了企业股权融资的又一手段,并且通过对可转债历史信息的分析与企业心理分析,对股票投资预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可转债市场发展状况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徐元彪 《特区经济》2006,(1):140-141
可转债不仅是一种复合性的投融资工具,还是创新型的衍生工具,其市场体系的繁荣和发展不但有利于解决目前资本市场存在的公司融资难,投资品种匮乏、金融创新困难等问题,而且还将十分有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和化解金融风险。所以,了解国外可转债市场对于我们借鉴国外经验来发展我国可转债市场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实际数据分析了国际转债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特征。最后本文还从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变革角度分析了我国可转债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