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首先通过企业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知道企业拥有的资产和应偿还负债的账面价值的具体数额,然后根据税法对资产和负债的相应规定算出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产生差异则统称为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又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以确定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此基础上之上,就可以确定出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里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数额具体是多少.之前的相关文献主要讨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而没有阐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方式,本文首先讨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然后试图讨论其转回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周艳兵 《会计师》2019,(5):66-67
由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所得税时已经产生了心理压力,同时,在讲述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时,特别是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经常会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如何通俗易懂的让学生学好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能得心应手的进行相关会计处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研究的内容。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用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方法进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司合并浪潮不断兴起,商誉日益成为公司重要的资产。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经要求企业采用减值测试法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会计处理。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于商誉还是存在诸多争议。在此背景下,本文简单介绍外购商誉后续计量的不同方法并重点分析减值测试法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贾孟冉 《云南金融》2012,(6X):242-242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司合并浪潮不断兴起,商誉日益成为公司重要的资产。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经要求企业采用减值测试法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会计处理。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于商誉还是存在诸多争议。在此背景下,本文简单介绍外购商誉后续计量的不同方法并重点分析减值测试法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依据,分析研究购买式吸收合并及其合并差额、商誉在新制度下税收及会计处理的基本要领,并评述商誉税收处理规范的变更及其对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影响,相应的纳税调整和会计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转回。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本文主要讨论享受税收优惠的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递延所得税的几个核心问题: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所得税费用的会计核算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齐永权 《税收征纳》2006,(11):28-28,32
“资产负债表观”是以资产负债表为报表中心.由期末净资产和期初净资产相比较求得当期全面收益.并据此编制业绩报告。现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这些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建立在“利润表观”的基础之上.以利润表中的利润为起点.来调整由于会计与税法因遵循原则不同而形成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从而得出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新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并购产生的商誉初始估值过高、后续计量不准确、信息披露不完善等,给企业的利润带来不小的打击.相关部门应当从优化制度要求做起,企业也应当从内部进行改善,以准确地进行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相似文献   

9.
10.
王玉栋 《会计师》2010,(11):34-35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CAS18)规定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即按照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一、暂时性差异是一个累计概念根据所得税准则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资产的取得成本减去以前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金额后的余额,该余额代表的是按照税法规定,就涉及的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仍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  相似文献   

11.
刘新培 《中国外资》2011,(15):147+149-147,149
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概念、并对其形成的几种情况进行简单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2.
和兰英 《时代金融》2009,(6X):111-112
<正>为了与国际会计接轨,2006年2月,中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文中简称"《准则》"),新《准则》对我国的所得税进行了重大改革。新《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更加符合财务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给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客观的数据。但由于新《准则》与老  相似文献   

13.
14.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有利于理解递延所得税费用及所得税会计的核算.  相似文献   

15.
左凡 《时代金融》2008,(8):97-98
本文主要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费用等有关事项确认与计量方法进行阐述,力求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有关所得税的核算。  相似文献   

16.
陆小英  包正林 《中国外资》2010,(12):71-71,73
所得税会计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修订的项重要内容,在内容体系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上,同以往规定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从2007年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中,所得税会计是运用广泛并且较难理解的一个会计准则.我们发现上市公司在执行这个会计准则时,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理解比较模糊.本文以ST平能公司和闽东电机为例,讨论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条件以及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徐斌 《中国证券期货》2011,(7X):105-106
<正>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后,暂时性差异是否包含永久性差异以及永久性差异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作了理论上的分析。一、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企业所得税法的制定基础是收入费用观。  相似文献   

19.
根据财政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企业集团内部之间交易形成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个别报表计提的坏账准备及其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进行相应地合并抵消处理。本文分别就计提坏账准备年度和连续年度所涉及的合并抵消业务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采用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将两者产生的差异区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此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实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