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1993~2008年数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较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的产业特点。技术有效性不断降低,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已有的科技服务业相关研究,本文采用Super-SBM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9—2018年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质量进行了静态效率分析评价,并运用Malmquist指数进行了动态效率分析,试图阐明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情况.研究发现:我国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受地区经济基础、科研水平及开放性程度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远高于中部及西部地区,区域间差距仍然较大但有缩小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并提出要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效率,需要完善制度环境、加大科研投入、协调区域发展和推动市场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提升服务业的效率,但是提升服务业效率并非易事。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还面临人口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压力。因此,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提升服务业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服务业生产效率并进而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带来的冲击,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强化这一作用;(2)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劳动力供给不足会“倒逼”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3)东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高、人均受教育时间长、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数字经济对服务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需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与普及,并根据地区差异与行业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快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三阶段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各省服务产业2003~2007年期间的相对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服务业发展受当地环境因素影响显著,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对当地服务业有显著促进作用,城乡差距的缩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服务业发展;我国服务业整体投资规模有所上升,但受技术退步影响导致我国近几年服务行业全要素效率有所退步。另外,从地区差异角度分析,我国服务业整体效率降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服务业效率退步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已成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采用2009—2017年中国28个样本省区市的相应数据,运用网络SBM-DEA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检验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对高技术制造业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样本地区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整体较低,且成果转化效率低于技术研发效率;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水平有待提升,并呈东、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格局;从总体来看,无论是在技术研发阶段还是在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创新效率促进效应均显著;这种创新效率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的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均显著,而中部地区仅在成果转化阶段显著,西部地区仅在技术研发阶段显著。因此,应积极引导和促进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效率的作用,并通过技术交易市场化促进成果转化;同时,应结合区域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推进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别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993-2004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考虑人力资本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可能影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各种因素,得出了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非技术效率模型。研究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极为显著,实现途径是技术外溢和干中学。工业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反映了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深化阶段。资本密集度对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提升作用相对较弱。而对技术效率有较大阻碍作用的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越大,就越阻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升。其他因素如服务业、对外开放度、市场化程度、城市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有促进作用,但t参量显著程度较低。研发对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业技术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东、中、西部差异,并成为区域金融业发展水平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或市场发展水平以及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是形成中国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差异性的基本原因,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水平将经历由特定区域引领到逐步趋于均衡的过程。加快区域金融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应从区域经济发展或市场发展以及教育水平提高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可测算得出2003~2007年我国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效率值,然后利用这些效率指标构成面板数据(Panel Data)、建立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区域发展不平衡,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建议:进一步加强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9.
现代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降低制造业成本,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本文在测算我国物流业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多种因素对我国物流服务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铁路运输方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铁路营运线密度、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助于物流服务业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财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区域经济新的、极具潜力的增长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产业模式和效率型经济结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现代服务业基本问题分析入手,结合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的财税政策进行了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财税政策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1997—2011年我国31个省区物流业面板数据建立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利用Kumbhakar等(2000)的方法对我国物流业TFP增长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因素是我国物流业TFP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改进、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因素均存在对技术进步因素的抵减效应;技术效率改进和规模效率因素的作用逐年递减,而配置效率因素的作用逐年上升。进一步对我国物流业TFP增长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基尼分解,结果表明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是造成区域间物流业TFP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反映出各省区物流业发展存在较强的阶段差异。提升我国物流业长期发展水平,不仅依赖于先进技术和方法引进带来的技术进步因素,还必须注重提高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配置效率;减少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则需要提升落后地区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省级投入产出表等数据,从制造业的服务业中间投入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结构,并实证分析了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与人均GDP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北京、上海外,我国其他地区的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较大.制造业对服务的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系数与人均GDP的关系各异,呈现出正相关性(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技术研究业)、负相关性(公共服务业)、U型(如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保持不变性或稳定性(如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住宿餐饮业)、不确定性.要从积极推进城镇化、拉长制造业产业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着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力求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助推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DEA模型,以服务业生产特征为切入点,设置评价指标,并以2013年中国省域现实数据为基础,评价地区间服务业生产效率得分,探讨我国服务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途径。分析认为我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是:整体效率较低,具有明显区域特征,东部效率较高,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整体效率最差;各地区在发展服务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投入冗余。因此,应注重服务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引导;进行产业升级,加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协调使用。  相似文献   

14.
区域生产效率的差异不仅受各地区投入要素(资本、劳动、技术)的影响,还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文章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1990-2012年我国的区域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度及差异性分析。研究表明:在未考虑制度环境时,我国区域生产效率水平表现为东部最高,西部最低;五大制度环境变量均对区域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性影响;经制度变量调整后,我国三大地区生产效率水平均下降且区际间差异变大。因此,制度改进将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生产效率的差异,进一步的制度变迁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侯超  孙军 《全国商情》2009,(14):8-9
随着经济服务化的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本文运用产业竞争力一系列指标,分析了天津服务业的现状,并对提升天津服务业的一些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江苏在区域经济发展发展方面处于不平衡状态,尤其是在服务业方面表现较为明显.基于江苏各市的2005 ~2009年的服务业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对其服务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并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了江苏各市的服务业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苏南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效率要远远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但目前苏南地区服务效率开始呈现出技术相对退步的现象,而苏中和苏北地区技术效率有明显提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定量影响,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2003—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描述统计,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存在门槛效应,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较低时,该影响显著为负,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达到某一门槛值时,该影响转为显著为正,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一步提升,正向影响进一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是我国多数省份存在的基本现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经济长期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服务业开放和各国技术效率的关系,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1995—2010年数据,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ECD)国家技术效率进行测度。研究结果发现,发达国家技术效率水平最高,新兴国家技术效率增长最快,而发展中国家技术效率水平最低且增长呈下降趋势。最后,本文提出我国应扩大服务业开放,提高服务水平,进而促进技术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之一,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会促进农业现代化并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相对收入水平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我国2003—2017年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利于缩小本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对周边地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由促进转变为抑制,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大。因此,应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并促进区域合作和交流;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要与各地区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对外开放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对外开放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等多种因素,是支撑一个地区对外开放发展的基础。本文将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应用到我国区域对外开放环境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中,将影响对外开放的环境指标作为输入向量,将体现对外开放发展水平的指标作为输出向量,使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计算得出各区域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益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我国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差异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