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我没读过马云先生写的书,也没聆听过他的讲座什么的。确切地说,也仅仅是无意中在电视里看见过有关他的几次没头没尾的访谈。我先前知道马云是中国商界有名的经济人物,营销界颇具声望的的大师。  相似文献   

2.
月度人物     
马云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 上榜等级 ★★★★★(五颗星) 简评 “如果有下辈子.我再也不做电子商务了。”这是中国电子商务大佬马云第一次在众媒体面前“示弱”。  相似文献   

3.
吴虹飞 《市场周刊》2010,(9):127-127
当你见到白岩松,你就会知道国字脸是个什么意思。他表面上虽然是一个电视主持人,但其实他是一个摇滚爱好者,据他说,早年他崇拜大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崇拜球星巴蒂以及格瓦拉。喜欢喝酒,足球,摇滚乐,给过摇滚乐队写歌词,还写过大量的流行音乐评论。几年前,我们在一次朋友的小聚会中,他回忆起他过去在一本完全不成样子的摇滚杂志上看过我写的乱七八糟的专栏,也就几篇,也难为他记得。  相似文献   

4.
<正>1998年是我最痛苦的一年。整整3个月,从北京到广东,我流浪了整个夏天。一次次求职受挫使我每天惧怕天亮,害怕新的一天带给我的还是失望。我不知道我以后怎么过。没学历,没技术,没力气,个子矮,人又黑,说话结巴,办事拖拉,好习惯没有,坏毛病一大堆,也难怪找不到工作!  相似文献   

5.
尼尔森  马旗戟 《广告大观》2007,(11S):115-117
“度量互联网”,看着约稿说明,我实在有点困惑和为难.而且从专家角度发表看法也并非我最擅长的,且文章写得太专业,恐怕就没几个人会有兴趣看了,因此.我选择了另一种说话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那些所谓的大佬,并不天然高高在上,所有人都该平起平坐。 就在DoNews创始人刘韧表示不融资的五个月后,他写了一篇题为“我违背了初衷”的博客,当头第一句话就是:“我曾经说过DoNews不融资不上市”。  相似文献   

7.
小米科技CEO雷军在最近一次演讲中说,“我的演说水平远远没办法跟马云相比.”由此我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企业家越来越像演讲家了,特别能说,特别会说. 随便掰手指,就能数出一大串颇具演讲家特质的企业家,除马云、雷军,还有用鸿祎、罗永浩、俞敏洪等等.这些人,随便拎一个上讲台,都能给人来一堂精彩的演讲. 企业家为何越来越像演讲家呢?这是一个看似无聊其实有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怀念e国     
从运作一个b2c网站的角度去看当当,如果百分制打分的话,给它35分吧自从e国不再购物满10元送1罐可乐,我已经有将近5年没直接b2c购物了。2000年老 chinabyte还在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个专栏。这段文字是当年那篇专栏的部分内容:“还记得不久前猛小蛇兄曾经写过一篇《中国电子商务残酷写真》,着实的采用多点分镜头的方法揭露了中国电子商务的阴暗与无奈。而后是大家对于eguo‘自杀性’一小时送货承诺的讨论,不仅仅提出了‘累死eguo’这样的具有很强杀伤力的口号,似乎还有不少的现实主义者动用了自己的一些积蓄‘累’了 eguo一把。虽然本人也曾经有过夜里1点去eguo  相似文献   

9.
<正>创业是一种修行我也是创业者过来的,我认为创业是一种不同于常人的修行方式。创业对人生的修炼是非常有价值的,经历了这个过程,人生的厚度、广度和高度都会不一样。我也尊敬把公司干倒闭的人,成功很困难,十个条件和因素都得到位,缺一不可。很多人都是把公司从小干到大,再干到伟大的。十多年前,马云做演讲,有人对他很不待见。我当时写了一篇博客,说不要认为马云吹牛逼,你也干一个阿里巴巴看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总是影响一辈子。如果幸运的话一入行碰对了师傅、选对了公司,那么广告就会像一席盛宴尾随着,即使吃上一辈子,也愈吃愈有味……幸运的是,在自己那个狂放热血的年代,历经一次又一次的面试,那些象征着权威的主考官就成了我年轻犀利的磨石刀。也多亏了前辈们的胸襟与风范。那一场又一场的面试,也练就了我的身手与胆识。说实在的,在那个刚出道的年代里我喜欢面试。场面愈大的我觉得愈具挑战性与成就感。那时候肤浅的结论是:优秀杰出的我,征服了这些广告大佬们。我享受着大佬们眼中的赞叹与欣赏。浑然不知的是:这些大佬们结结实实地给我上了广告的第一堂课。  相似文献   

11.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而负债累累、离开妻女到处流浪的乞丐。那人进门打招呼说:"我来这儿,是想见见这本书的作者。"说话时,他已经从口袋里拿出一本《自信心》。这本书是罗伯特许多年前写的。乞丐继续说:"一定是命运之神在昨天下午把这本书放入我的口袋中  相似文献   

12.
《商业科技》2014,(16):10-10
很多年前,还在大学读书的马云,曾经在一次午睡中被“拉壮丁”参加了一场学校足球赛,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涉足球赛,首个乌龙进球便是由马云打进。  相似文献   

13.
卢小旭  李阳林 《创业家》2013,(6):128-128
我叫卢小旭,我的公司小旭音乐主要的业务是给游戏公司配乐。我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给很多知名的游戏配过乐,目前公司年营收1000万元左右。游戏这个行业大起大落,一夜暴富多的是,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的也大有人在。合作伙伴前几天还是个屌丝,没几个月就身家过亿了;前几天老板还在我的录音棚里,为千把块的单子,和我讨价还价,过一段,公司数百上千人,要想见他难了。所以,干我们这一行一定要有超级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陈斯的别墅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只是几年工夫,陈斯就弄起了三上三下独家独院的一幢别墅。眼下他正在忙着搞装潢呢!  陈斯这小子我是知道的。十几年前,他和我一起在城关镇的一家企业工作,业余时间里,还跟我学过写诗。平日里他总爱在嘴里叼支555牌香烟,但从没见过烟头冒出过一个火星;头发也留得跟个女人似的,好像半年都没有剪过。  企业改制后不久,就宣布破产,我和陈斯都成了下岗职工,开始自谋职业了。我在省城打工时,听说陈斯写诗写得小有名气了,也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有个爱读陈斯作品的原厂部打字员袁缘还慕名嫁给了他。但没…  相似文献   

15.
傻傻既是我的同学,也是我小时候的邻居。傻傻其实并不傻,只是说话速度慢,反应也不是很迅速,而且小时候很不爱干净,邻居们这才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傻傻在城里打拼了几年,存了几万元钱,就回到老家镇上经营起了一家电瓶车销售店,还特意把我叫去参加他的开张小庆典。他的店规模不大,十几辆电瓶车放在那一间店面里,显得拥挤不堪。开店容易守店难,只希望他以后不会轻易打退堂鼓,踏踏实实地干。我们全家都在城里定居多年,从那以后,我就再没见到过傻傻。转眼两年过去,前不久,我带着妻儿回乡下祭祖,就顺便绕到傻傻那里去坐了坐。没想到,他的店铺已经扩张  相似文献   

16.
杨澜语录:“我以前的确没做过商业代言,但我并没说过不会去做商业代言,只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商业代言而已”。 “我并没说过不会去做商业代言” 杨澜的第一支商业广告新闻发布会,让许多企业、广告公司觉得最心疼的一句话莫过于此。因为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杨澜除了公益广告外,从来没有和商业代言沾过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练拳者千人万人,成手者一人半人",这正是马云在互联网界的光辉写照。关于马云的生日,江湖上分为两派,一派言之凿凿说是9月10日,一派铁口钢牙咬定是10月15日。我确认了一下马云的出生年份是1964年,万年历查询后我笑了,其实两派说的是同一天,前者是农历,后者是公历罢了。所以,马云的星座就毫无悬念地锁定了天秤座。  相似文献   

18.
<正>我现在有个自动辨识系统,跟人开口说三句话,基本便知敌友。前两天一个饭桌上,旁边坐一陌生人,开口就说,你的电视剧我看过,下面一部作品什么时候播?我答今年3月。他说,想没想过等这次热播以后做一轮融资,买个壳上市,身价大增?我笑笑,没说话,在心里把他拉黑了。现在跟我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一夜致富,或者什么东西现在火爆时髦,可以去  相似文献   

19.
我看马云     
认识马云是1999年的事了,那几年正是Internet热的年份,几乎全民都参与到Internet改变世界的伟大事件中了,当年中国Internet行业的带头人,被称为“数字英雄“的基本都是“海龟“,唯有马云例外。在一群“海龟“中忽然出现一只“土鳖“有些奇怪,也有些另类。记得好几次会上,马云的阿里巴巴、淘宝网的商业模式都受到许多人的质疑。我对当时流行的几十种、上百种的B2B、B2C的商业模式一知半解,只知道这几十种模式似乎都是书本上总结出来的,它们在市场上能行得通吗?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这些商业模式生存下去的道理又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一直将信将疑。  相似文献   

20.
按理说,我在少年的时候,也是爱过诗的。我清楚地记得,我在中学时候写的一首诗,被许多同学抄写在自己的日记本里。有一年我遇见一个据说在银行当行长的同学,他就告诉我说,他有一次翻检过去的东西,还看见他抄写的我写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