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良 《财经界(学术)》2014,(35):117-118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这种现象频繁发生,导致资本市场诚信的缺失、引发了社会信用危机的存在,人们对市场的诚信度也产生了质疑,对于此现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配套指引》、《基本规范》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加强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有所提升。本文对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分析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伊丽 《商业科技》2014,(32):118-119
伴随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上市公司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型知名上市公司出现财务舞弊、弄虚作假等行为,让政府监管部门、公司管理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产生密切关注。针对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不规范,我国监管部门在2008年和2010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基本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和规范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因此,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从而针对整个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9年度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建设规范。200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先后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公司董事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评价意见。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虽然《指引》要求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不成熟,深交所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要求在本所上市的公司均须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仅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披露审计报告。由此可见,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属于强制性披露范畴,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目前仍然属于自愿性披露范畴。本文对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7-2009年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较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质量较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1年我国开始逐步强制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严格的规范制度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巨额的执行成本,这一系列规范是否会为企业自身带来明显的正向收益便值得思考。因此本文以2011~2013年强制披露框架下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控制缺陷与企业经营效率的相关关系,为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推行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欧阳慧春 《商》2016,(5):131
自本世纪以来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爆发了一系列的财务丑闻事件,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成为全球各地关注的焦点,而内部控制也从之前企业的自愿披露演变成今天政府强制披露。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基于X公司的内部控制否定意见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军  秦江萍 《商业研究》2012,(6):140-146
二十一世纪初美国爆发了一系列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美国随后通过了萨班斯法案,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萨班斯法案对美国乃至世界资本市场造成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萨班斯法案的经济后果以及我国内部控制现状,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美国颁布实施《萨-奥法案》以来,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都加强和完善了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规制。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规制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最近,我国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自2009年7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基本规范》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文妮 《现代商业》2011,(33):150+149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在我国企业掀起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高潮,内部控制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重视。但是在实践中,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上市公司因此而陷入了危机,因此合理有效解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显得既紧迫又重要。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化解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从广义上来讲,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它包括为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如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方式、方法;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上市公司实施后,内部控制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成为会计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赵钰 《商业会计》2012,(22):42-44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能够传递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企业外部相关利益者做出更好的决策。本文通过搜集2011年沪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实施规范情况并进行分析,从数据实施层面总结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不仅关系到上市公司自身的质量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没有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加上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甚至舞弊的案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为此,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及审计署等五部委会联合发布中国版萨班尼斯-奥克斯利法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定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本文就针对上市公司完善内控面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力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平  郭洁  张莉 《商业会计》2011,(20):48-49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称基本规范)的颁布,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制度的执行力一直被大多数公司忽视,舞弊,受贿,高层管理人员违规操作等现象经常出现,这说明了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现状和影响执行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升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执行力。本文根据沪深股市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银波 《商业会计》2011,(30):59-61
安然、世通等一系列重大财务欺诈案件的发生,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披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应对措施,美国率先出台了《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SOX法案),拉开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的序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普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从不同程度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及报告提出了要求。我国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但是效果却不乐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参差不齐,自愿披露动力不足。本文选取2010年沪、深两市A股103家交通运输板块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实现单位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程序与措施。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这对上市公司进一步规范运行和管理,降低和控制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剖析。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五部委联合成立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并于2008年5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年6月财政部公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结合此前的有关规范,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逐步健全、趋于统一,为推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本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评论,同时对我国上市公司适用的现行内部控制规范和要求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会计人员收集、整理、加工会计数据并进行检验之后,向利益相关者披露会计信息的过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为了作出更加有效的决策,切实需要较高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然而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却存在大量失真现象,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则是导致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信息披露的现状,探讨内部控制缺陷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最后借鉴《萨班斯—奥克斯》法案的先进经验,提出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建议,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要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形成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而我国上市公司频频出现内部控制失效和财务舞弊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这些事件都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和薄弱环节有关。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价,即内部控制审计。我国政府部门也己经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是新兴的审计实务,所以开展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是重要而急迫的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财政部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大部分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的开展已收到效果。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此提一下本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国家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要求上市公司率先执行。各上市公司根据文件精神着手贯彻实施,但推进过程速度慢、效率低、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可以说相当于中国的《SOX法案》。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