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它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其载体——汉译佛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接触的产物。佛教的融入不仅体现在义理方面,译经语言的"中国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角度。本文从促使语言发生发展的"文化心理"入手,探究佛教词汇"中国化"的规律和动因,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佛教旅游文化在中国旅游文化体系中所占比例很大,但是旅游实践中,人们对佛教旅游文化的内涵缺乏清晰认识,这对佛教自身与佛教旅游事业二者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佛教旅游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教育、文学、艺术、历史和宗教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般地说历史上著名的古城,其城市环境都很优美,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一座充满艺术魅力的城市,必定是建筑文化积累丰富的城市。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在建筑与城市中留下痕迹。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形象艺术魅力的形成将越来越依赖于文化意义上的探索,即通过文化意义的不断丰富、升华而达到城市空间艺术的不断完美。  相似文献   

4.
李海燕 《中国西部》2012,(2):154-157
一定程度上,宗教在城市中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因为它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缩影。和谐的宗教文化是和谐城市文明的标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经历过漫长文明历史,从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和古巴比伦,到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城市,再到今天现代化的中国,每一个城市在提炼它的城市精神的时候,都不能忽视宗教文化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吴方方 《魅力中国》2013,(25):240-240
青藏雪域,孕育了西藏神秘宗教千年文化艺术的珍宝。一千三百多年来,西藏做为佛教的传承圣地,成就了佛教发展历史的巅峰。它的历史与文化一直笼罩在一层神秘又神圣的光环中。有着“”众神的香巴拉、“佛教最后的圣地”等美誉。自佛教从印度北传人西藏后,佛教就溶人了藏族人的生活,成为了西藏的文化符号象征,每个藏族人都是佛教信徒,任何佛的塑像或照片,藏族人都会一脸肃穆地合十膜拜。藏族人对佛的虔诚。不仅使西藏倍增神圣感,也使得西藏话题成为了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那些保存文物古迹特别丰富,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它以特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展示着一个城市的魅力,更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因此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7.
名楼的由来     
《上海经济》2010,(6):18-27
所谓名楼,即有名之楼,它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迎合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达的显著标志。建筑是城市的记忆,它承载的不仅是建筑艺术,而是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政治文化等,统称为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春菊 《理论观察》2011,(6):144-145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灵魂,从建设独具文化魅力的特色城市角度出发,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可以说是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历史人文根基。因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提升城市物质文化品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面貌的品位;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提升城市非物质文化品质,塑造城市品牌;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提炼城市精神,从更深层次塑造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和文化土壤。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所指的文化是广义的概念,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精神文化包括教育、科学、文艺等。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无所不在,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文化既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又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化即文化的功能化。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体功能,城市文化化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先导在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凡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能够得到很…  相似文献   

10.
黄宗贤 《今日重庆》2006,(6):112-115
“艺术的力量在于形式的完美和传情的深度。”这是古月始终不渝的艺术信念,也是他写实主义油画作品的魅力所在。从他的历史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博大的人文主义情怀和悲壮的历史沧桑感和崇高感。与其说古月选择了历史题材,不如说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塑造了古月的艺术品格。古月不仅是以画笔表现历史,更是以生命的感情在辽阔的时空中呼唤一个个不息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