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应连 《时代经贸》2006,(11Z):96-9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时代感和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就要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视野去审视和提升,应重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能力实现大学生和谐心灵、和谐人际、和谐校园环境的完美构建。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重要群体,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日趋严重,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一大阻碍。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的关系、影响、作用、重要性,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等六大块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社会主要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就业的环境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开放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特殊群体"在学习计算机的时存在的困难.从几个方面列表分析了"特殊群体"的特征,并针对问题分析研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蔡素燕  沈云霞 《经济师》2006,(12):97-98
文章阐述了新形势下研究大学生特殊群体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主要类型、特点。结合工作实际,为其建立动态的信息档案,建立起相应的大学生特殊群体的预警与援助体系,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5.
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发展多元化冲击,促使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问题日益凸显.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主要包括学业困难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群体以及情感困难群体,这些特殊群体学生一般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如何对这些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帮扶,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引领公民意识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群体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思想和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群体心理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内在的关联。高校应在健康群体心理建设中实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营造群体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遵循群体心理特点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幸福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把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帮助人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然而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幸福状况不容乐观,这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所以,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完善中国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很好地抬劫佐用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离不开礼仪。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公民礼仪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家庭礼仪教育是礼仪教育的基础,是公民礼仪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加强家庭礼仪教育,应该建构现代家庭礼仪文化,分阶段实施礼仪教育方案,区分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延伸教育途径,形成教育合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和提高公民礼仪素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帮扶已经成为高校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从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概念厘清与基本内涵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特殊群体的主要类型,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特殊群体帮扶体系,并着重围绕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帮扶教育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因此,思考教育问题就不能离开这个重大课题.因为创新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要以创新为核心,思考、研究、部署、落实教育教学行为,要不断归纳、总结、提炼、升华教育创新实践,丰富创新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现代教育的大潮中,破浪乘风,勇立潮头。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大学生亚文化建设是当前有效实施创新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道德体系中,责任意识居于最高的层次。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是保证他们顺利走上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其健康成长,完善道德素养的内在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然而目前由于受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责任意识淡漠甚至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塑造和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方晓青  佟羽佳 《经济师》2008,(3):104-105
文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考察了广东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并从社会保障、高校建设和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冯建业 《时代经贸》2014,(4):308-30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充分就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难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利影响,综合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认为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脱节是最根本的原因。订单教育是高等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搞好订单教育,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难就业问题,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重要位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人们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当代大学生财富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财富观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针对现阶段大学生财富观的调查现状,探究高校对大学生构建和谐财富观的教育途径;通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高校通识课程建设以及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成为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6.
社会即人的组成体,形形色色的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形成了社会群体中相对弱势的特殊群体。而他们在各自的社会生活中常常受到来自相对强势一方的侵害,由于资源优势或生理差异原因,这些侵害极易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刑法作为对人的行为产生激励的制度,确实起到了预防、调整的效果。但"中国刑法学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热烈而积极的,作为公民权利保障最后防线的刑法学研究不免滞后了"。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生活中又出现了许多且扮演者非常重要社会角色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需要刑法进一步的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7.
关注大学生就业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颖 《经济师》2005,(11):104-105
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递增,中国的高等教育已迈入到大众型高等教育的阶段,如何解决由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向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转变所带来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更与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应与时俱进寻找应对策略,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于飞  伍进 《经济研究导刊》2008,(13):204-205
当今社会,环境恶化已对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成严峻挑战,环境危机的实质不仅是科学技术的问题,更是人们价值取向的问题。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其在重新构建人们的环境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环境道德教育,提出环境道德教育方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群体的主体成员,面对这样一种新型组织,掌握其利弊,引导和激发大学生网络群体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影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功能,这无论对大学生的培养还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都有着长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班级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群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源。据此本文提出培养出色的群体核心人、注重授权激励等群体管理措施,以期为高校班级群体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