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借助专业咨询公司实现信息化发展成为新热点  中国银行电子化建设在走过十几年的艰苦历程之后 ,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信息化时代。与过去相比明显的变化是 :IT应用已经从技术导向型变成业务导向型。也就是说 ,银行信息化所关注的话题已经从过去通过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变成提高经济效益。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银行最缺的已不是先进的技术 ,而是如何应用技术推动业务创新的经验和能力。所以 ,金融IT咨询服务市场开始逐步升温 ,正成为银行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第三梯队” ,一方面 ,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影响 ,1 1 …  相似文献   

2.
针对世界金融业的发展以及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德勤国际资深金融专家对中国银行业提出三大建议: 建议一:重新定义中国的银行,开放新的资本市场,"解放"银行.德勤专家指出,中国的银行与国外的银行有根本性的区别:国外的银行就是一个企业,它的整体管理、运作完全按照企业的要求去操作.而中国的银行则不能简单按企业的原则去运行,它肩负的责任太大,中国经济增长幅度达到8%左右所需的资金几乎全由银行提供.  相似文献   

3.
陈美风 《证券导刊》2013,(44):78-79
信雅达作为银行IT行业的领先企业,与银行业的发展休戚与共,银行信息化的新变化对其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直面互联网公司的竞争,传统银行业必须进行自我革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自身效率和服务能力,从而为银行IT公司带来极佳的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形势愈加严峻,中国银行业即将面临外资银行强有力的挑战,大力加强金融创新和研拟银行业信息系统发展的新策略成了当务之急。据业内统计,2001年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已逾100亿元!而目前中国银行业广泛探讨及正在实施的“数据中心大集中”模式则是银行在IT投资方面最关心的事情,已成为银行的一种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金融电子化》2006,(5):27-28
从2000年起,中国银行业掀起了数据大集中的信息化浪潮,通过几年的努力,各家银行的建设工作已具雏形。伴随着这新一轮的金融信息化高潮,中国人民银行也步入了“数据集中”的征程,面对已经建成的数据集中系统,我们在思考:数据集中有哪些新特点?暴露出那些不足?问题如何解决?集中优势如何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加速转变.后危机时代,中国的金融体系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在分析银行发展内生逻辑与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变革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大跨度的阶段性目标,数据大集中工程并非只给IT业界带来令人兴奋的无限商机,而且还提出许多新的课题--IT业界谁能读懂银行大集中的策略?谁能与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谁才有资格来分获银行数据大集中工程这块"蛋糕".眼下,对于入世后的中国银行业,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真诚地祝愿: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道路上,国内银行业、IT业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8.
伴随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金融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中国银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中国加入WTO,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从经营观念到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中国银行业要跟上时代的节拍,缩短与发达国家银行的差距,就必须把握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及经营管理方式变化的态势,进而作出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我国银行业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入世加快了我国银行业向境外金融机构开放的步伐,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发达国家银行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日臻成熟,大部分跨国银行把信息技术当作核心竞争力,通过相应渠道和计划把最新、最有效的技术带到它的生产线、供应链中。银行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演成技术的竞争。因此,加快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科技降低成本,开拓新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了中国银行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马鑫 《甘肃金融》2011,(2):68-69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银行的国际化也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银行业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经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银行业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银行业几百年的发展道路,注定了中国银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具有强烈的特殊性。本文会介绍我国银行监管框架的基本状况,分析次贷危机和新巴塞尔协议对国内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家颂 《云南金融》2012,(1X):85-8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银行业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银行业几百年的发展道路,注定了中国银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具有强烈的特殊性。本文会介绍我国银行监管框架的基本状况,分析次贷危机和新巴塞尔协议对国内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金融论坛》2011,(7):82-F0004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 10周年。10年前的2001年,为纪念中国加入WTO,由《金融论坛》发起,我国五大银行的理论刊物联合举办了“WTO与中国银行业——入世过渡期内的操作策略研讨会”,在业≮界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为总结入世10年来中国银行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推动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转型和国际化发展,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  相似文献   

14.
温彬 《银行家》2014,(4):56-57
正数年前,中国的制造业进入了高成本时代,这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数年后,特别是2012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存款"脱媒"已呈加速之势。银行存款市场化定价部分的占比不断提高,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开始进入了高成本时代,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银行资金成本的刚性上升会进一步推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过去十年是中国银行业增长的"黄金时期",期间,银行  相似文献   

15.
金融创新已经并正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形成巨大冲击,以致于已无法回避.中国银行业现在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加快中国银行业创新的脚步,紧跟世界金融创新的步伐,把握住金融创新这个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国银行业就能够实现其国际化成长的最终目标.本文以创新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中国银行业创新现状入手,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国银行业创新应用的战略;并针对我国银行创新的特点提出可以应用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6.
银行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是整个商业社会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银行业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不但是本身适应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社会对银行的客观要求.银行业作为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最早,但迄今市场化程度最低、直接关系我国经济安全并受政策保护程度最高的行业,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加入WT0,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银行业将迎来全面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17.
唐鹏 《金融论坛》2015,(3):15-25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建立破产风险指数和不良贷款风险等两个冲击模型分析市场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承担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自2006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在波动中不断降低,于2010年发生"拐点效应",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承担开始下降;银行市场结构对破产概率和不良贷款等风险承担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中国银行业风险承担会因市场集中度增加而上升,因竞争性势力增加而减小。进一步强化银行业的竞争氛围应有利于降低风险承担;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减少经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非正常冲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银行业应更多地借鉴发达国家跨国银行先进的经验及策略。本文阐述了发达国家跨国银行的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的策略,并提出对中国行业的借鉴与启示,即中国银行业应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模式,实施跨国并购方式促其快速成长,注重金融创新发展,要有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与监管,加强技术支持力度,以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银行业从一元银行体制逐步发展成为多层次的银行体系。1979年10月,邓小平提出要把银行作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从而正式拉开了恢复金融、重构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20.
马珊珊 《新理财》2013,(6):41-42
2013年5月7日,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卓越中心发布《2013中国银行业十大趋势与展望》报告,并预计受经济增速的放缓、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中间业务的回落,以及银行各项成本与投入的增加等因素影响,中国银行业2013年的利润增速将回归常态,银行业的利润增速或将步入个位数时代。利润增速延续趋缓态势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转型,影响着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和盈利增长。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9%,而2011年净利润增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