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当前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2006年农业人口近54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0%左右;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约有2700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尚有700万人。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使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现阶段,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有效破解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要发展农业,改造农村,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关键就在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顺利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5亿,农业最多需要2.5亿,富余2亿,每年还有近千万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这些人的问题解决不好,“三农”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上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转移劳动力     
转移劳动力是指劳动力发生地域性转移,即转移出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包括到乡外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或劳动力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由于婚姻关系而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取大学、中专等院校和参军而离开农村的,都不应视为转移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阳区农村现有农业人口17.9万 人,劳动力10.9万人,其中就业人数8.4万人,就业率为76.9%。从就业渠道来看,自谋职业者占39.3%,集体安置人数占60.7%。从产业分布来看,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依次为21.2%、24.1%和54.7%。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外出打工越来越多,其收入已经成为近几年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课题.如何合理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山西省有44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但全省1100万农村劳动力中仍有400万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全省每年还将新增20万农村劳动力,这些因素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将是未来几年山西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为尽快破解这个问题,今年年初,农业部、财政部安排给山西省4350万元培训资金及省里拨出1640万元培训款,  相似文献   

9.
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是解决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十六大会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坚实基础。 一、外出务工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金融研究》2008,(7):I0049-I0052
当前,大量的农村居民选择离开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而进城务工,既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值得高度关注。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选择辖内桑植县为样本,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河南省舞钢市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阳光工程”转移就业培训,促使其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顺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运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实现了农民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基本情况 江西省丰城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全市有乡村人口97.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45.5万人,2002年全市农民人平纯收入2596元。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25.4万亩,按乡村人口人平仅有耕地1.29亩,以每个劳动力耕作5亩耕地计算,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20.42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4.9%,随着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和农业比较效益的滑坡,农民从事传统农业难以实现增收致富的目的。在  相似文献   

13.
《金融研究》2008,(4):I0079-I0084
南阳市是农业大市,现有人口107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达913万人,占总人口的85.33%,富余劳动力已达260万。近年来,外出务工已成为该市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渠道。据调查,目前该市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已达163.4万人,人均收入年增加300多元,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招聘了大量的农民工,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工进城就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劳动力需求,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农民工在建筑企业内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增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农村劳动力有4.8亿人,富余劳动力有1.5亿,而且每年还要新增600万。近年来虽然约有9000万人跨地区进城务工,但因有相当一部分人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难以在城镇稳定就业,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并已成为阻碍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和技术人才及农民精英的缺乏问题应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作者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知识型人才的引进和保留,把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以及高级劳动力培养、发展、吸引和保留作为支持农业建设的重点内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腾飞才有保证。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和技术人才及农民精英的缺乏问题应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作者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知识型人才的引进和保留,把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以及高级劳动力培养、发展、吸引和保留作为支持农业建设的重点内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腾飞才有保证.  相似文献   

18.
王峰  程燕林  黄小强 《金融纵横》2009,(6):49-51,66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将长期存在。而农民有序进城就业,对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那么,我国农民工就业情况怎么样,金融部门如何支持农民工就业?本文以苏皖两省为例,对两省农民工基本情况、返乡及就业情况、金融支持农民工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当前金融支持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障碍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优化金融服务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一、江西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必然性 首先,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是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我省农村地区"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江西是农业产值比重较高的省份,2001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7%,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第一产业占23.3%,第二产业占36.2%,第三产业占40.5%.其中:第一产业全部来自农村,第二产业有近1/2左右来自农村,第三产业来自农村的约占1/3左右,即农村经济总量占据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河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