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晔  裴苗苗 《财经界(学术)》2013,(12):27-28,139
本文以2009-2011年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终极控制人的角度来分析终极控制人对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作用。本文实证分析了存在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相互分离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较高的现金流权对股东侵占行为的约束作用。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其资产负债率就会越高;同时较高的现金流权会有效的制约终极控制人为获取私益不断扩张负债融资的动机。  相似文献   

2.
终极控制、内部现金流与投资支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以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作为控股股东与少数股东利益一致程度的代理变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进行实证检验,揭示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特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普遍存在。对于国有终极控股公司,这种敏感性随着终极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随着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的增加而增加,支持了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假说,也体现了终极控股股东利益趋同效应与侵占效应对投资支出的影响,并且终极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效应发生不仅需要能力和动机,还需要公司具有充足现金流这一"机会",较少的现金流能够有效地抑制国有终极控股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而非国有终极控制公司更可能面临着融资约束,但尚未得到严格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3.
董波 《商业会计》2012,(22):90-91
在我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下,企业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成为普遍现象,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步升级,俨然已经成为新的代理问题。如果缺乏有效的股权制衡力量或者监督机制,极易产生"大股东控制",影响企业稳步健康的发展。本文对当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股权制衡正面效应的发挥是有条件限制的,本文引入终极产权理论,对终极控股股东的私人控制权收益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更好地发挥股权制衡效应。  相似文献   

4.
《古墓丽影》的制作者这一次决定放弃游戏名后面的那个阿拉伯数字,而将这部关于劳拉的最新游戏定名为《古墓丽影:终极启示》(Tomb Raider:The Last Revelation),这是否暗示了此作将是古墓系列之集大成者,或者也许是劳拉的最后一次历险呢?  相似文献   

5.
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永恒的话题。本文重点探讨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决定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终极股权结构特征、财务特征以及公司治理状况都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当终极控制人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冲突较为严重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可能性较大。当公司的增长前景较好时,或者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时,或上市公司的规模较大时,信息披露违规的可能性变低。其次,公司治理结构也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当董事长和总经理不是两职舍一,独立董事比例较高时,或者公司董事会的规模较大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可能性变小。最后,亏损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出现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这一结论对中国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和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权限的进一步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终极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强调企业最终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的分离。现代企业财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财务的管理权没有全部回归企业;二是权责不清,管理不到位,管理层次脱节。因此,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必须建立出资者对经营者的财务约束机制,新形成的产权机制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9.
尉敏 《现代商业》2014,(23):189-190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邮人寿业务的不对称发展或者粗放经营的分析,讨论中小寿险公司如何在实现保费规模扩张的同时,强化偿付能力约束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消费模式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这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要实现消费模式的转变就要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为此,需要形成或者增强对消费的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演化博弈理论,通过对终极控制人与监管者成本收益函数的合理设计,从三个层次研究双方的博弈关系。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对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监管,不能片面地重罚终极控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给予终极控制人过多的控制权收益,而是必须综合考虑监督者的监管频率和监管者的监管水平。演化博弈研究结果表明:博弈双方进行演化博弈时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终极控制人行动的净成本、市场环境、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股权比例,都显著影响到终极控制人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叶勇  黄雷  方丽 《商业时代》2006,(21):57-57
运用终极产权论对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进行分类,通过追踪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分析了样本公司中,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隐性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和全体上市公司对应指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公告数据,研究了终极控制人性质对企业社会责任贡献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终极控制人性质对企业社会责任贡献率有重要影响;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企业比终极控制人为非国有企业履行了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标的资产“高溢价”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资产承诺业绩未达标事件激增,其中尤以定增并购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关联交易最为突出。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2007-2018年对终极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实施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终极控制权特征对标的资产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呈“U”型关系,现金流权与定增标的资产的资产评估增值率负相关,两权分离度、控制权复杂度、定增前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正相关;终极控制人在董事会占据席位的比例越大,经理人由终极控制人任命或担任的,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民营性质的相较于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反映了机会主义行为动机下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地位显著影响定增标的资产估值,虚增的注入资产价值加剧了定增并购中的业绩承诺风险。终极控制人借助定增并购资产估值转移上市公司财富行为更具隐蔽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需关注定增并购资产估值环节,有效预防业绩承诺风险。  相似文献   

15.
"拨改贷"和"债转股"以及"国企改革"三组词构成一幅语音不错的对联,读来很上口。回想起来,当年宣传和实行拨改贷的时候,是有一大套说法的。主要的意思是,预算软约束是国营企业的根本性问题或者很严重的问题,而国家对企业无偿拨款是导致软约束的基础;实行拨改贷以后,企业借钱要还,约束变硬,就会在经营上比较努力。现在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李佳  李青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0):25-26
股权分置现象的存在和隐性终极控制权的负面效应,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很多不规范行为的重要症结所在。主要分析了隐形终极控制权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对终极控制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少明 《消费导刊》2011,(16):99-99,116
行政法的价值和终极目的在于依靠法规范来确立秩序并且维护公共福祉,所以在行政法的视野中去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就必须要遵守已有的规则约束。要确保社会管理创新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就一定要建立适宜的系统机制来予以支持,并用法规范来引导、保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以图能树立参与性或自治型的社会管理理念,解决好权、利、责等的问题,并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用2008-201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对终极控制权背景下企业过度投资和债务约束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终控制权控股比例的上升,提高了企业过度投资的程度;最终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规模有激励效应.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可以减少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债务结构中的短期融资有效抑制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规模,长期债务对过度投资有正向激励.  相似文献   

19.
以2004—2007年超过45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终极产权的视角剖析了终极控制人及其控制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终极产权性质及其对应的控制权结构是目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终极控制人的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比例,对股利支付的可能性和水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社会都严重缺少公德约束和契约精神的背景下,将自己的原材料生产或者销售通过社会化方式进行广泛外包,其实是将自己置于高不确定性的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