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目的 川西北高原藏区是贫困人口聚集区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开展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研究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然而对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仍然难以准确理解。方法 文章应用地理探测器、空间自相关和GIS空间分析等模型,探究川西北高原藏区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影响因素对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和贫困发生率变化的交互影响,确定影响贫困变化的各主要因子适宜特征。结果 (1)农村贫困化的空间分布存在三大热点区域和三小热点区域;高—高聚集(HH)、低—低聚集(LL)、低—高聚集(LH)异常值区域。(2)GDP密度、年降水量、湿润指数、人均耕地、人口密度、总辐射等6个因子是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的主导因子。(3)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差异显著,存在自然制约型、交通制约型、经济制约型和社会制约型等4种类型。(4)各因子之间呈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关系,两种因子的交互作用增强单因子对贫困化的影响,研究揭示的影响贫困发生率各主要因子最适宜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维度因素对贫困发生率影响及其驱动机制,为巩固扶贫成果提供参考依据。结论 川西北高原藏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入后扶贫时代,应当对热点地区、主导因素和不同类型贫困村进行精准施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牧业和旅游业,构建多种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客观揭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为科学推进川西北高原藏区精准扶贫创新途径、综合战略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治藏方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GIS空间分析与地统计方法等方法,探测川西北高原藏区贫困村单位面积GDP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提出不同贫困化地域类型的扶贫政策措施。[结果]影响川西北高原藏区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素包括到主要交通道路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地利用、年均温度和海拔高程等,各因素对贫困村经济发展分异的解释力分别为80. 76%、12. 82%、8. 82%、5. 45%和3. 96%;贫困村经济发展贫困化的分异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可归纳为交通区位约束型、自然环境约束型和经济区位约束型等三大类型;农村贫困化驱动机制下的贫困村精准扶贫政策措施亟需因地制宜、科学推进、讲求实效,有序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结论]精准扶贫应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尤其加强贫困村交通、水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牧业产业培植,注重多种扶贫模式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研究喀斯特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以典型喀斯特区安顺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年安顺市村域贫困发生率数据,选择9个地理因素研究其对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方法]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评估了喀斯特地区农村贫困空间异质性的成因。[结果](1)安顺市南部较北部贫困程度高、贫困规模大,且存在空间贫困陷阱;(2)从各因子对贫困发生率的解释力看,耕地占比(q=0.28)、平均高程(q=0.2)和平均坡度(q=0.19)是决定贫困发生率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子。平均高程与耕地占比因子耦合作用对贫困发生率空间异质性的解释力最大(q=0.34);(3)分贫困程度后,除石漠化的决定力增强外,其他各因子的决定力均减少。平均高程对轻度和重度贫困的决定力均最大(q=0.12,q=0.09)。[结论]在典型喀斯特地区,耕地资源和高程是贫困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原因,石漠化对贫困的影响随贫困程度的增加而增强。因子间的耦合作用程度在不同贫困程度区域的差异显著,重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因素更为复杂。因此,喀斯特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综合考虑不同贫困程度区域贫困形成机制,基于案例推理构建各贫困程度地区的定量化情景模拟模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贫困人口脱贫是一项长期而又重大的任务,摸清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是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分析青海省贫困人口规模、分布情况,得出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方法]文章在GIS软件和Geo Da软件的支持下,采用不均衡指数、集中指数和洛伦兹曲线法来测度青海省贫困人口分布的集中化程度,使用青海省贫困人口等数据,在空间上对青海省贫困分布现状进行了刻画。[结果]通过分析得出:青海东部农业区和青南牧业区的贫困人口为两个高值区,柴达木工矿区贫困人口分布较少,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贫困发生率与贫困人口分布对比分析得出:柴达木地区贫困人口数最少,贫困发生率也是全省最低的区域;东部地区贫困人口分布是全省最多的区域,但因其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低于平均贫困发生率;三江源地区贫困人口数分布较多,因其人口基数较小,该区域为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区域;计算结果得出,青海省分县贫困发生率Moran'I指数为0. 572,检验结果显著,说明全省县域贫困发生率存在着正相关性,说明贫困发生率相似的县域存在着空间集聚现象。[结论]青海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是总的特征,根据计算所得结果将全省划分为5种贫困类型区域:消除贫困区、一级贫困区、二级贫困区、三级贫困区和四级贫困区。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对各贫困区贫困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村级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究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子,识别地区粮食生产关键制约因素,提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针对性和建设效果。[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刻画了村级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对比分析了线性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耕地产能影响因子识别的效果,并依此划分产能提升类型区。[结果](1)海伦市耕地产能呈现中西部高北部偏低的态势,且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征。(2)海伦市耕地产能与黑土层厚度、出现障碍层深度、耕作距离、田块状况和质地等变量显著相关,且均呈正相关,但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质性。(3)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耕地产能影响因子,提出了产能保持区、耕作条件改良区、质地改良区、障碍层改良区和保护性耕作区5类耕地产能提升类型区。[结论]文章所采用的基于村级尺度耕地产能及其空间分异因素模型相关研究,能够较好揭示村级耕地产能空间分布特点、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布特征,基于此所划分的耕地产能提升类型区较已有研究对耕地分类管理具有更精准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度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地理集聚状况、地理联系程度、发展等级分异,以准确把握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259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个休闲观光园区、82个生态旅游示范镇为研究样本,结合数学计量方法和GIS技术,综合运用基尼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核密度估计值、乡村旅游等级发展指数,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河南省的乡村旅游地类型丰富,按所占比例依次为山地景区旅游带、过渡区旅游带、市区边缘旅游带、小规模旅游带4种类型。(2)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趋于集聚,总体呈现出中西北部密集,东南部稀松的分布特征,地区间发展分异明显,且乡村旅游地与地区经济、人口要素匹配性高。(3)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多核心带动型,发展等级豫北最高,豫中次之,豫南和豫西居于中间,豫东因缺少核心带动城市而成为全省低谷地区。(4)人均GDP、人口密度、城乡人口结构、国家景区依托、公路铁路干道交通、自然资源条件是影响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程度高,且与国家A级景区分布高度吻合,应注重打造乡村旅游与A级景区建设的协调发展机制,打造"大旅游"片区;同时高集聚分布也代表着乡村旅游地发展等级空间分异明显,应围绕豫东、豫南打造核心城市,以弥补发展短板。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探讨贫困山区不同耕地细碎程度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地域分异的影响,为贫困山区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相关性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研究区左权县4乡镇87个村农户生计策略选择主要分为耕作、兼业、务工3种类型;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存在地域差异性,主导影响因素有高程、平均地块面积、地块密度、灌溉能力和农机通达能力;受耕地细碎化影响,轻度细碎区域农户更倾向于耕作,中度细碎区域农户更倾向于兼业,高度细碎区域农户更倾向于外出务工,研究区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可以分为纯农型区域、兼业型区域和务工型区域,并针对每个区域提出具体脱贫措施。研究结论:耕地细碎化对贫困山区不同区域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地域分异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面对快速城镇化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促进三生功能均衡协调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利用国土空间三生指标评价体系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2014年和2017年的三生功能值,探讨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并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别研究三生功能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及其动态变化,得出如下结论:(1)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生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生产功能高值区呈现出由点状分布向集群分布的发展趋势;生活功能高值区南移;生态功能值分布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特征,但南北差距在缩小。(2)研究期内,影响生产功能分异的主导因素由经济总量指标变为对外贸易指标;影响生活功能分异的主导因素由宏观经济质量指标转化为微观生活质量指标;自然因素对生态分异的影响作用在减弱。(3)任何两种因素对三生功能空间分布的交互作用都要大于一种因素的单独作用;有些自身对分异没有显著影响的因子,在交互作用之后影响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由于其本身包含重要的地理信息,因此有必要分析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文章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指数与核密度估计空间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针对辽宁省不同地级市及不同类型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基于此,提出具有区域特色的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建议。[结果]辽宁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格局差异显著。粮食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呈分散分布,果品类、水产动物类、蔬菜类呈集聚分布,具有单热点或双热点特征。自然因素决定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人口与经济因素起到了辅助的作用。[结论]辽宁省各地应加大资金和政府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制定培育相关地理标志的计划,以期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为当地农民增收创收,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口迁移综合指数分析了山东省138个县域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异,并利用空间关联指数探索了人口迁移的空间集聚模式。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人口迁移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人口迁移地域类型随时间不断变化。其中,以人口迁移非活跃区和净迁出型活跃区的变化最为显著,前者数量显著增加而后者数量显著减少,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大;平衡型活跃区的数量平稳增长,空间分布变化也较大;而净迁入型活跃区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则相对稳定。山东省县域人口迁移的地理集聚特征显著且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表现在济南和青岛市辖区不仅为人口净迁入型活跃区,同时也是人口净迁移率高-高集聚类型区;鲁西南的菏泽市不仅为人口净迁出型活跃区,同时也是人口净迁移率低-低集聚类型区,山东省以低-低类型分布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南方地区农业要素禀赋水平的空间分异与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布差异有序推进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农业生产结构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之一,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迫切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方法]基于熵权法测算1997—2015年南方地区15个省(市、区)农业要素禀赋指数,结合差异性指数与基于多组群计算的分异指数,分析了南方地区农业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异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南方地区农业要素禀赋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区域相对优势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1)南方地区农业要素禀赋水平自1997年以来略有上升,大部分省(市、区)的农业要素禀赋综合指数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态势;(2)农业要素禀赋优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具有农业要素禀赋优势的省(市)包括沪、浙、苏、湘、鄂、粤等5省1市,其他省(市、区)则缺乏比较优势;(3)农业要素禀赋综合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结构等要素禀赋则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分异,但是资本和技术的要素禀赋水平近年来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4)农业单要素禀赋还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 5类单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各要素禀赋内部则显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结论]应根据各省(市、区)农业要素禀赋水平选择适合的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由经济、社会、投入、产出等维度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人口—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分异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合区域实际的差别化管理政策,为扭转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平衡现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SDA、GWR、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对1996年、2006年和2016年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单元两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空间相关性、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年城镇化协调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发展度逐步向南呈好转态势、耦合度普遍较高,呈扩散趋势,协调度差异程度日趋减小;城镇化质量和数量关系可划分为7种类型,形成以基本协调型为主,轻度超前型为辅的空间格局;城镇化协调度空间聚效应明显;动力因子对各地区协调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经济因子是主要影响因素,从东北到西南作用逐步增大,外来因子不够稳定,社会因子从西向北高值集聚区不断扩大。[结论]未来应抓住政策优势,打破地域隔阂,走精细化发展道路,缓解人地矛盾;依托区域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因子驱动,促进经济均等化、一体化发展,减少核心城市对周围地市的虹吸效应,提高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定量评估乡村振兴5个维度耦合协调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8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各地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指数进行定量测度,并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直观展现了各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中国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指数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对于5个维度各自的发展水平、综合发展指数、协调度,其空间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特点;而对于耦合度,其高值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2)基于协调度划分标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类型进行了划分,其中濒临失调型地区5个、勉强协调型地区19个、初级协调型地区3个、中级协调型地区4个,总体来看,中国乡村振兴协调度指数偏低。(3)基于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中国乡村振兴协调指数的空间分异性是由多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均GDP是影响其空间分异性的核心因素。[结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既需要顶层制度的设计,也需要区域政策的创新,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空间布局的优化,同时还要关注各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好5个维度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逐步降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同时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精确测度村级多维贫困以及划分贫困类型,是当前提高贫困识别精准度,进一步推进农村精准脱贫的战略需求。[方法]文章基于重庆市1 919个市级贫困村的调研数据,构建地理资本视角下村域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维贫困测度模型、指标贡献度模型和最小方差方法系统揭示了重庆市贫困村多维贫困程度、贫困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重庆市贫困村多维贫困程度呈两端大中间小的"哑铃状"结构,贫困程度极化特征显著,区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空间分布上,贫困村多维贫困程度呈从渝东北、渝东南分别向渝西地区逐渐减轻的特征,贫困村多维贫困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2)重庆市贫困村贫困类型主要分为单资本缺失型、双资本缺失型、三资本缺失型、四资本缺失型4个类型,其占比分别为9.07%、20.27%、66.91%、3.75%,三资本缺失型是最主要的贫困类型。[结论]重庆市贫困村致贫因素复杂多样,需要根据各自的贫困特征,因地制宜地开展差别化的帮扶工作。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力争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提供指导。[方法]文章通过谷歌地理信息系统及Arc GIS10. 2软件对河南省12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分布格局、分布均衡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最邻近距离法、核密度估计法及地理集中程度等方法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最邻近距离法分析R=0. 628,小于1,分布类型为凝聚型。核密度分析中,整体空间分布呈现3个核心区域,平顶山东北区域,豫西北沿省边界呈带状分布及豫南信阳南部,空间分布受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影响。[结论]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属凝聚型不均衡分布。从地级市层面上分析,主要集中在平顶山东部、信阳南部和三门峡地区;从分区层面上,以豫中较多,豫北、豫西和豫南其次,豫东基本空白。形成原因与地理高程、社会经济和历史事件有关。交通不便、经济相对发达或相对落后、历史事件少发的区域,传统村落保存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以期准确估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减贫的作用。[方法]文章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设置邻接、地理和经济3种空间权重矩阵,实证检验了2007—201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结果](1)我国省域农村贫困发生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均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出“高—高”和“低—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在邻接权重下,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使得该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317%,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136%;在地理权重下,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使该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323%,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129%;在经济权重下,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将使该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0.315%,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0.192%。[结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利于本区域内的农村贫困减少,还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来缓解相邻地区的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区域贫困识别一直是贫困研究中重点关注的课题。文章通过对贵州省县域贫困度进行等级划分以及空间格局特征分析,可为地方政府实施区域扶贫开发的优先顺序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方法]从自然、社会、经济维度,构建县域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各个县域综合得分,用以测度各县域贫困程度;运用ArcGIS的制图功能,呈现县域贫困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借以分析县域贫困度的地域分异规律;运用ArcGI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划分县域贫困度等级。[结果](1)贵州省66个贫困县中,综合得分最高的威宁县贫困度最大,综合得分最低的铜仁市碧江区贫困度最轻;(2)县域贫困度可划分为极重度贫困、重度贫困、中度贫困、轻度贫困及轻微贫困5个等级;(3)县域贫困度与区域地貌类型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极重度贫困县及重度贫困县大多分布在省际边界地区。[结论]贵州省县域贫困程度差异较大;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如地貌是贵州县域致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生态脆弱区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以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80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运用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2017年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南涧彝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整体性较低,行政村的差距较大,子功能协调发展有待加强,空间极化现象明显;(2)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异明显,多功能空间分布呈现"一主多副"的多核空间分布结构,子功能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3)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以社会经济因素和区域政策为主,其中政府资金投入、政策性贷款和劳动技能培训率是其主导因素.研究结论:生态脆弱区应重点关注社会经济因素和区域政策因素,发挥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作用,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多功能对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疆三地州24个县域为评价单元,运用功能评价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南疆三地州县域农业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南疆三地州县域农业多功能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县域之间差距较大,分功能协调发展有待加强;农业多功能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多功能空间分布呈现“单峰型”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结构,分功能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农业多功能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主要以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和地区非农化发展水平是其主导因素。因此,坚持功能拓展、互联互通、科技赋能和因地制宜对于促进农业多功能深化发展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现实需求,科学客观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并分析影响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对因地制宜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综合图示法测度结果,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分异格局,借助逐步回归、GWR模型讨论影响因素效应水平的空间异质性。[结果](1)河北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显著,以中等水平为主;(2)在空间上表现为显著集聚特征,热点区和冷点区呈现“双核”分布特征;(3)年平均气温、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占比、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农用机械化总功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率7个因素为影响乡村人居环境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且在不同分区上影响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文揭示了河北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以中等水平为主,冷热点区均呈现“双核”的格局特征,探讨了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影响因素效应的空间异质性,为因地制宜制定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