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山西省适垦耕地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山西省适垦耕地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差异性,为山西省未来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宏观性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数字地形高程图生成地形高程和坡度分级图,通过将地形高程分级图、地形坡度分级图、2000年耕地分布图和分县行政区划图的叠加,提取2000年分县耕地地形分异数据,计算2005年分县适垦耕地面积。研究结果:(1)山西省耕地的地形分异特点是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加,耕地面积均呈下降的趋势;(2)适垦耕地的空间分异主要受地形条件控制,地形平缓的黄土塬面、盆地和河谷适垦耕地指数一般都在40%以上,而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和丘陵地区指数值普遍较小;(3)人均适垦耕地面积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河谷、盆地少,黄土塬、丘陵低山多,人均适垦耕地面积在2亩/人以下的地域主要集中在太原、临汾等盆地。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以深圳市为对象定量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演化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空间Logistic模型和Markov模型,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空间Logistic和Markov模型集成可提升单一模型的应用能力,宏观上利用Markov Chain进行土地利用规模总量预测,微观上利用多分类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解决分类变量与连续变量,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的联合解算提高空间回归精度,同时可以确定每一个土地利用单元转移概率,实现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预测;(2)基于集成模型开发出的应用系统能够有效仿真和预测深圳市土地利用演化,通过验证系统预测精度能够满足近期土地利用预警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编制。研究结论:空间Logistic和Markov的集成模型是研究区域近期土地利用演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生态脆弱区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以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80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运用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2017年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南涧彝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整体性较低,行政村的差距较大,子功能协调发展有待加强,空间极化现象明显;(2)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异明显,多功能空间分布呈现"一主多副"的多核空间分布结构,子功能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3)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以社会经济因素和区域政策为主,其中政府资金投入、政策性贷款和劳动技能培训率是其主导因素.研究结论:生态脆弱区应重点关注社会经济因素和区域政策因素,发挥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作用,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揭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探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路径。研究方法:DEA模型,分组比较法。研究结果:测度了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将之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了效率变化的源泉。研究结论:(1)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在空间分布上,各城市效率值大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对应关系。(2)纯技术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及制约能力强于规模效率。(3)大部分城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不同等级和不同区域的城市所处的规模报酬阶段存在明显的差异。(4)城市土地利用中要素投入冗余现象严重,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投入要素方式优化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探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内涵,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方法:SBM模型、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结果:2016年全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偏低,优化提升空间较大;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值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其差异主要由省内差异引起;城市土地绿色利用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状态可以分为4种:高值集聚区(东部沿海地区)、高值异质区域(晋蒙、京津冀和东北地区)、低值异质区域(湘鄂以及两广地区)、低值集聚区(陕甘云川贵和中部地区)。研究结论: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土地利用当中,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社会"的耦合,并因地制宜的采取差别化的管理措施,促进不同区域的城市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索优化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协同演化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模型和实现途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实现对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演化的仿真,将仿真模型中测算的"‘三生’功能指数"动态变化值作为关键变量带入哈肯模型中,从而实现序参量的识别和协同演化机制的分析。研究结果:(1)"驱动—反馈"机制和"协同作用—序参量—支配原则"机制,共同组成了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的协同演化机制,序参量的产生是系统协同演化机制形成的标志。(2)1990—2016年,在成立的运动方程中,γ_1为0.204,γ_2为0.697,γ_2γ_1,说明土地生产功能是土地生活功能的序参量;a和b均大于0,说明二者形成具有偏利共生关系的协同演化机制;但二者与土地生态功能子系统并未形成协同演化机制。(3)2017—2030年"三生"功能形成了三者协同演化机制,但其中未形成土地生产功能子系统与土地生态功能子系统的直接协同演化机制,这是未来进行协同演化机制优化的关键问题。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协同演化机制的建立和优化,是实现国土空间系统整体功能稳定发展和提升的前提和基础,也将是未来国土空间统筹规划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多维度多时序区域土地利用转化度量,揭示土地利用转化特征和动力机制,是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和管制的重要依据。[方法]基于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交换变化率、空间分离度等方法,研究1995—2015年桂西资源富集区各时段土地利用转化的时空特征。[结果](1)研究初期主要表现为农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后期土地利用转化类型复杂多样,建设用地面积较研究初期大幅增加。(2)土地利用转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由北部向南部转移,各时期土地利用转移强烈程度地域分布及转移类型有所差异。(3)研究期初和期末土地利用转化空间分离度平均值较中间时期更大。(4)土地利用转化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矿产开采及加工、人口转移及劳动力构成、国家政策等因素有关。[结论]短时期内资源型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土地利用转化活跃,分析其转化特征对统筹协调区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海河流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地区之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通过研究海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为优化海河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等工具,通过空间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并结合经济社会和自然驱动因子,探索了1990—2015年海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结果](1)1990—2015年海河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为显著,变化率达到3683%; 面积占有率由667%上升到913%。(2)1990—2000年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变化显著, 2000年之后变化幅度减小。不同时间段内,海河流域各种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基本上具有一致性。(3)从空间上看,北京市的建设用地由中心向外扩张,渤海湾沿岸建设用地扩张明显。草地、未利用土地和耕地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未利用地减少幅度最大,面积下降了1607%。(4)1990—2015年耕地是转出面积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转出为建设用地、林地。(5)从驱动机制来看,导致海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和目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社会经济发展(GDP)、人口增长,其次为气候变化,主要是降水和温度的变化。[结论]1990—2015年该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土地利用类型的显著变化。国家施行的经济、生态政策对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造成一定影响。该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北京山区7个区县的土地利用详查和变更数据,并利用该区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以及组合类型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空间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对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描述,区域地形地貌是土地利用结构形成的自然基础,根据定量、定性分析结果,并结合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在北京山区区县规划布局了山前城镇农业发展区、山前平原农田区、山前林果带和生态农业区,以实现北京山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土地低碳利用的重要指标,对其时空调控是协同促进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的重要路径。[方法]文章研究基于乌鲁木齐市2005年和2012年1km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CHRED)和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从时间上看,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整体表现为"5增2减"的现象;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3 431.49万t上升到5 147.96万t,其中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最大,由2005年的2 885.15万t增加到2012年的4 139.15万t。(2)从空间上来看,城市向北部和东南部扩展明显,未利用地和耕地迅速减少,城市扩展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显增加;中心城区和城市扩展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上升最快。(3)从土地利用转移上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明显,整体呈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园林地和水域等类型转移。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移导致的碳排放强度增长最显著,均超过700万t/万hm~2。[结论]绿洲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时空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扩张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控制绿洲城市扩张规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建立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核算体系与综合调控政策,将是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探寻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丰富我国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梳理及归纳总结法,从土地利用功能评价、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土地利用功能演变驱动机制等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与讨论。结果 当前我国在土地利用功能演变方面的研究不断丰富、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受到多因素综合作用,对其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缺乏微观、宏观与微观尺度相结合的应用;评价方法较单一;精细化空间分析、驱动机制的研究存在不足。结论 多尺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对比分析、自然与人文因素驱动机制的辨析、多方法配套分析和多学科结合研究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常州地区耕地利用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常州地区耕地总面积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耕地区位指数模型测算各子区域耕地面积的空间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常州地区耕地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文章运用地理综合分析方法分析1985—2015年常州地区耕地利用空间分异;选取人口、社会、经济、环境、科技5方面共12个指标,分析常州地区耕地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从常州地区耕地面积时间变化来看,1985—2015年常州地区耕地总面积整体呈现出递减趋势;从常州地区耕地面积空间变化来看,总体来说,常州南部地区(溧阳区)为耕地密集区,北部(新北、钟楼、天宁、武进)为耕地稀疏区;从影响因素的效用来看,经济因素的影响效用大,尤其是人均GDP和地均GDP的比重,而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小,尤其是房屋竣工面积、公路里程。[结论]总体而言,受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常州地区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下降幅度已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能够充分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方法]文章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运用ArcGIS 9.3软件,以河北省2001年、2007年和2013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为空间数据源合成河北省耕地利用变化模式图谱,以及河北省生态功能用地与耕地、建设用地变化模式的图谱,据此揭示河北省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2001~2013年河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主要以稳定型为主,主要表现为"耕地-耕地-耕地"。河北省耕地利用变化模式主要以后期变化模式类型主要为"耕地-耕地-草地",面积达到28.876 244万hm~2,主要集中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地以及山前平原区,是整个变化模式中最大的单体变化类型。2001~2013年河北省生态功能用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向耕地以及建设用地转换的趋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合理的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结论]该文为今后河北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4.
西南边疆山区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山区生态脆弱、环境敏感性强的内在属性,严重制约着山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目前针对山区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较为薄弱,而山区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是保障粮食安全、巩固边疆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方法]文章结合山区耕地利用特征,尝试从生态友好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3个方面选取坡地梯田化程度、大于25°坡耕地比重等特殊指标构建了山区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和综合分析法对云南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测算云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并进行等级划分,最终将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划分为不可持续、基本可持续、中度可持续和可持续4个等级,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结论]研究结论为指导山区耕地利用、保障粮食安全、维持山区耕地生态安全等提供理论基础,旨在为我国类似山区开展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推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006—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153个县区为例,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对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2006—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县区和地市的土地经济密度及其发展速度在空间上均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但随时间变化区域差异逐渐缩小;(2)Moran′s I指数由0.013 9上升至0.065 3,表明在空间上存在空间集聚状态,且随时间不断优化,区域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强;(3)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热点显著区集中于北京、天津等经济优势区,并向四周梯度扩散;(4)人均GDP、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等经济类因子对土地经济密度的解释力较大,且任意两因子交互后作用力优于单项因子作用力。[结论]可为京津冀城市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差别化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典型生态脆弱区——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演变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区域差异,摸清该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状况,为国土空间管控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三生”空间理论,通过对1980年、200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和赋值,从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两个方面分析该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演变格局。[结果](1)陕北黄土高原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活空间分散地分布于南部和西部区域,生态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南高北低态势。(2) 1980—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远小于2000—2020年,其中1980—2000年生产空间扩张和缩小分散相间分布,生活空间仅出现零星扩张点,生态空间基本不变;2000—2020年生产空间变化以小范围内小规模集中为特点,生活空间得到扩张,分布更集中,生态空间扩张主要集中在省域边界的西北沿线一带。(3) 1980—2020年陕北各县/市区的“三生”空间演变各不相同,“三生”空间区域差异总体呈现: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变化趋势表现为生产、生活空间差距扩大,生态空间变化大。[结论](1)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源于2000年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