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特点展开分析,并进而探讨乡村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乡村旅游得以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契合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形成乡村旅游新经济,实现产业兴旺及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研究》一书作为乡村旅游方面的专业著作,由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困境与突破,乡村旅游概述,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机制、模式及途径、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策略,以及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经典案例组成。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旅游新业态研究》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4月出版,王昆欣、张苗萤合著。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旅游教育研究会会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王昆欣教授长期从事旅游教育与旅游科学研究工作,在旅游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10余项,在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上较为权威。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型乡村旅游营业形态已无法满足众多旅游者的需要。书中指出,乡村旅游新业态是乡村旅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的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随着乡村的全面振兴,传统村落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古色古香的村落居所、天然淳朴的生活方式,以及神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热点,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国内众多传统村落复兴之举不自觉的选择。然而,传统村落作为一个人地关系耦合的乡村社会-生态系统,在面对因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背景下北京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一书由作者何忠伟、陈艳芬、罗红联合编写,于2015年11月1日经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出版为推进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类提高了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力,但随之而来的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带来了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基于此,乡村旅游得到了旅游界和游客的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节日庆典为基础,吸引城市居民和其他游客前往游玩的新型旅游方式。也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林产业为主来开展旅游活动,并向游客提供相关服务的流程。  相似文献   

7.
正休闲农业是发展农业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产业的新载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当前,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休闲时间增多、交通环境改善及消费需求升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农业生产、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受制于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我国仍有大量的农民朋友对于休闲农业项目的建设、经营,乡村旅游策划、产品打造、客源地分析等重要技能掌握不透或一知半解,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基于此背景,由陈展鹏  相似文献   

8.
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对于带动乡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非农收入、农村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改善及农村社区建设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效用,通常要由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指导,如《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  相似文献   

9.
从发达国家的乡村转型和升级的经验来看,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带动乡村产业的转型与发展。但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这不仅是单纯的旅游项目开发,而是一个关乎乡村综合发展的整体性开发。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至21世纪初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对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力等问题,诸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过于强调现代化升级与改造,导致当地一些文物古迹、人文传统、民俗风情等乡土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或一味模仿示范村模式,致使乡村原有特色与风貌丧失殆尽,千村一面、毫无特色,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值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之际,由鲍黎丝、黄明珠、刘明艳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于2019年5月正式与读者见面了,该书意在为读者普及对乡土文化遗产的认识,唤醒公众对乡土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并试图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乡村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根基,标识我们从哪里来。乡村在自然与人工环境、生产与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与城市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它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旅游极佳场所。尤其是能为儿童少年提供集科普教育、意志磨练、能力拓展于一体的生活体验,这也催生了乡村亲子文旅产业的兴起。而前些年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更是带火了多条乡村亲子文化旅游线路,乡村亲子文旅逐渐成为城市家庭所钟爱的旅游新选择。亲子文旅作为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开放二孩政策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和旅游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仍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乡村旅游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破坏环境的现象,甚至对有些乡村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以保护环境、亲近环境及维持生态平衡为前提的绿色乡村旅游产业成为乡村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热点。由田磊撰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0年11月出版的《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与升级研究》一书,系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向读者介绍了旅游产业绿色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具有密切联系。随着对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不断探索,人们逐步认识到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乡村旅游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了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其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人民日报学术文库系列丛书中的《乡村振兴的途径与对策研究》一书,正是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探讨了乡村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既是对推进乡村发展理论研究层面的尝试,也是针对如何具体实践的积极探索,以期通过更多先进的研究成果指导乡村发展。该书由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大国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20年6月出版。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加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应用市场营销理论,发现十八洞村改变传统销售模式的同时,对现有销售模式进行创新,在品牌内涵建设、文化底蕴赋予、拓展销售渠道、加强游客体验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起,互联网搜索引擎逐渐在全世界普及,数字化文献资源与互联网的碰撞结合带来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一场革命,图书馆面临着转型发展等多方面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12月出版了由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何秀荣主编的《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研究》一书,该书在高校图书馆面临新环境、拓展新功能、满足新需求的形势下,针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任务,借助于科研项目对情报研究、学科分析、信息服务、资源建设、图书馆管理、素质教育、流通服务等图书情报学科中的重要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书中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科研影响力分析、国内查新管理系统考察与比较研究、大学图书馆功能的演变趋势研究、基于读者需求的知识服务模式创新、涉农图书馆联盟虚拟共享空间建设等。透过研究成果可以看到,高校图书馆不能局限于简单的文献收藏、保存及传播功能,也不能局限于文献资源中心这一传统的优势功能作用,必须走向拓展新功能的转型之路,实现其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公园建立的基本出发点是建立一种保护机制,从而对代表国家意义上的生态环境形成有效的保护。国家公园从性质来看,属国有公共资源。基于此,它的功能就是为国家提供科研、科普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产品,因此国家公园要集中体现对于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重申了国家公园的公益性目的和公众性实质,这是国家公园的核心价值取向。由此确定了国家公园的管理经费将主要来源于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在根本上改变了某些地方政府将国家公园作为聚宝盆而牟利的做法,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村发现》是研究“三农”问题的通俗读物,设有“特稿”、“乡村故事”、“一线纪实”、“星村纵揽”、“县乡连线”、“深度观察”、“调查报告”、“一家之言”、“海外窗口”、“想说就说”等栏目。来稿要求:注重实践研究,注重田野调查,注重问题发现;通俗易懂,突出实例  相似文献   

20.
杨文华 《山西农经》2023,(20):24-27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现实需求。重庆具有良好的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宏观政策环境和产业发展基础,但存在缺乏整体规划、休闲旅游农业认识不足、农旅发展模式较为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经营主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要响应新时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从政府加强引导、明确各主体职责,创新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农旅融合精品项目示范点,科技引领农旅融合发展,强化农旅融合营销等方面实现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