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的迫切需求,及十四五时期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良好形势,文章在梳理国际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生态修复的基线调查、优先领域、修复目标与要求,项目的实施、监测与评估、验收与考核机制、适应性管理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流域生态修复项目的管理规程,针对我国流域生态修复项目管理提出了四点建议:(1)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科技保障体系;(2)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湖长制;(3)建立生态修复资金长效保障机制;(4)提升流域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对湖北省宜昌市香溪河、良斗河流域五大生态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策略,为整体保护、系统治理、水陆协同的三峡库区重要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已在省内和跨省间展开积极探索,既出现了"政府有意愿、部门有权责、制度有依据"等积极方面,也暴露出"缺市场、缺标准、缺协同"等问题。以协调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为初衷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应与流域生态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等相互协同,着力破解水资源确权、水资源有偿使用、流域及水生态核算、市场培育等补偿制度瓶颈。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原湖泊受先天条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保护治理面临系列问题和风险。基于我国典型高原湖泊生态退化现状及主要原因分析,重点针对高原湖泊流域保护治理政策存在的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不足,源头管控、过程监管和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的治理体系不健全,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绿色发展不足等问题,建议:强化湖泊流域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实施湖泊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完善湖泊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和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5.
流域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流域范围与行政边界不完全一致,如何协调流域内人水关系并将生态修复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当前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流域角度出发,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总体思路,按照"问题—目标—分区—修复措施—保障"的逻辑主线,对流域国土生态修复规划编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的情况,在分析漓江流域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具体的项目布局策略,并就如何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揭示流域国土空间变化的“干扰—响应”机理是其开展系统性、可持续性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据,本文探索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思路,为面向生态功能可持续的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韧性理论契合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风险应对性、要素治理系统性、干扰机理明晰性、多主体参与性和生态功能可持续性;流域国土空间韧性需考虑的因素可划分为基础因子、发展因子、主体因子、距离因子和功能因子;通过构建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框架,明确了自组织机制、失配机制、崩溃机制、边界机制及网络协同机制等关键机制;未来研究应注重基于适应性循环的流域国土空间韧性评价、尺度依赖界定、基于阈值的韧性机理阐释、关键主体行为参与响应及复合情景下韧性预测等。研究结论:韧性理论可为流域国土空间生态功能系统修复及增强应对干扰的抵抗力和适应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开都河流域在未利用地开发过程中生态风险指数的变化特征,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修复协调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文章采用PSR模型构建基于14个指标框架的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测度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时空视角的特征变化与格局划分评价;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前瞻性模糊预测该区域未来4年的生态风险变化态势。[结果]2009—2016年开都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生态风险程度由较低下降至低生态风险水平,随后上升至一般程度。这是因为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但在政府相应生态保护政策的出台落实下又逐步缓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好转明显,抵御风险能力得以提升。预测结果显示2017—2020年开都河流域生态风险将由一般生态风险程度上升至较高程度,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来消减生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结论]开都河流域作为沙漠中典型的绿洲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通过未利用地的差别化开发、鼓励零星分散的开发模式以及细分不同地类开发的生态补偿设置等方式路径,以期缓解降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带来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
谢文 《中国土地》2021,(3):10-13
2018年,国家批复湖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以下简称“工程试点”),涉及76个县(市、区),由自然资源、财政、水利、农业、林业、住建、生态环境等7个部门共同实施.其中,五大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共投资20亿元,主要治理修复零陵锰矿区、临武三十六湾矿区、常宁水口山矿区、湘潭谭家山矿区、冷水江锑煤矿区内的矿...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流域众多、物产丰富,随着流域生态资源的使用量增加,跨区域水资源变少和变差的问题日益突出,且现今我国生态治理以行政区域划分,而水资源往往跨越行政区域。为了有效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安徽省政府与浙江省政府签订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协议,有效解决了流域内生态补偿问题,但是该协议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对该协议法律地位进行了研究,从而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协议的完善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1.
正核心提示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流域作为完整的地理与生态系统区域,是探索实施生态补偿的最佳单元,能有效解决相邻区域、上下游与更高层次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本文梳理分析了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实践特征与制度差异,提出了我国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渡江流域内的水质、污染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监测,有针对性地提出流域管理和保护的对策建议,为南渡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为依托,分析了统筹协调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关系、落实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控制性规划编制的逻辑。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有的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的研究,对交易费用的研究较少。流域生态补偿交易费用直接影响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效率,进而影响人们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通过对流域生态补偿中交易费用内容的界定、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各部分交易成本的分析计量可以看出,要降低流域生态补偿的交易费用,必须在补偿模式的选择以及协议制定的过程中尽量降低监测的次数和纠纷发生的次数。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水足迹的大樟溪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骏  王薇薇 《水利经济》2015,33(3):28-31
水足迹理论与方法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应用是当前生态补偿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在已有水足迹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水资源相关评价指标对原有模型进行修正,构建符合流域生态补偿情况的水足迹模型。以根据大樟溪流域生态补偿为例,核算大樟溪上游水源区以及下游受水区的水足迹,同时运用机会成本法对流域上游地区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直接投入和限制当地发展而损失的间接投入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水足迹的生态补偿模型可以将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与水生态保护的经济活动联系起来,可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提供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及其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锡生  潘璟 《水利经济》2008,26(5):65-68
为了构建合理而有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从法学的角度探讨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和体系:从流域的概念、流域生态补偿的范围、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流域生态补偿的惩罚性机制等4方面阐述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从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体系、流域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体系和流域生态补偿的管理体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流域生态补偿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丁双  戴玉才 《水利经济》2023,41(1):78-83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利用拓展能值模型核算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双维度机制分类框架机制类型,依据补偿方补偿意愿确定流域政府及其上级政府的补偿额分摊支付比例,并以汾河流域忻州段-太原段为例验证该机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不协调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当地大型流域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加大了当地流域生态保护难度,应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确定补偿标准,在流域政府补偿上级政府补差型机制下尽快设立专项资金并合理分摊支付补偿额,保障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流域水资源和环境状况趋于严重,亟须划定流域生态红线,进行综合管理。针对流域生态红线管理面临的制度困境,提出流域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建设的路径,包括健全流域生态红线的规制、建立流域生态红线分级分区管控机制、强化流域生态功能目标考核、全面实行流域上中下游生态补偿、完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9.
流域管理在欧美开展的比较成熟,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流域管理委员会及跨国的流域管理机构;我国对流域管理研究的比较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失误;流域管理应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流域健康评价及指标体系的研究、流域水文管理模拟、洪灾管理模拟生态修复工程效益模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数字流域研究及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管理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整个流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问题、流域水资源污染问题、跨流域调水问题及流域管理的组织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中国的千年大计,其地理位置紧邻白洋淀,位于大清河流域的范围内。雄安新区目的是要打造成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其开发建设必然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而白洋淀生态修复同样离不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进行开展的话,那么首先开展的应该是对大清河系的河道治理整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