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农业对外发展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农业对外发展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和我国对外农业投资以及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额,研究"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农业对外发展环境(农产品贸易、对外农业合作、对外农业投资)的影响。[结果]"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农业投资不断扩大,农业对外投资金额不断增加;2014年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额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且上升幅度很大;农产品出口额连年递增;贸易逆差也呈现出逐步缩小的变化趋势。[结论]"一带一路"建设意义深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对外发展环境的提升,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农业合作更加频繁、农产品贸易额不断增加。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应进一步加快农业对外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实现市场互惠,保持各国联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最终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入世以来,我国食物生产并未因进口冲击而出现下滑,呈全面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我国各类食物净进口量不断增长,部分食物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从土地密集型食物看,谷物对外依存度总体控制在10%以内,三大主粮仍以国内供应为主;油脂油料和食糖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大豆和植物油供应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从劳动密集型食物看,肉类对外依存度总体低于10%,但牛肉对外依存度较高;奶产品对外依存度总体不足7%,但奶粉、奶油和奶酪高度依赖进口;水果、蛋、蔬菜和水产品基本完全自给。产需缺口、国内外价差以及食物政策是我国食物对外依存度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食物供应保障要采取立足国内为主、国外为辅,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食物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1996年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00年以来大豆进口连续突破5个千万吨台阶,2010年大豆进口量是国内产量的4.2倍,占国内大豆消费量的80%以上。然而,与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60%以上的地位不匹配的是,长期以来我国进口大豆的贸易方式以我国企业在出口国采购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基础产业地位,其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另外,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农产品的进出口对中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影响,农产品进出口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为此,将从产品和地理多样化视角,探究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稳定性。[方法]利用标准化赫芬达尔指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进口)的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回归方法对出口(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对农产品出口(进口)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业异质性;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对农产品贸易波动性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业异质性。[结论]在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方面,根据不同商品类别采取多样化或专一化政策以减少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认清当前中国小宗农产品国际贸易形势,探明国内市场价格暴涨暴跌现象对其出口的影响程度。[方法]首先,在梳理中国大蒜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7年中国、阿根廷、西班牙、墨西哥等16个国家的大蒜产品进出口数据,分别对大蒜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出口价格比等指标作出估算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中国大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以及其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其次,利用VAR模型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中国大蒜市场价格与出口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1)中国大蒜产品国际竞争整体水平较强,但比较优势和潜在贸易竞争水平较低,大蒜出口质量和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高;(2)大蒜国内市场价格对国际市场价格和出口量具有显著影响,即国内大蒜价格下降促使大蒜贸易活动向国际市场转移,并带来出口贸易总量的上升和国际市场价格的逐渐降低。[结论]应从加强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促进深加工技术推广、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平台及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等方面,提升小宗农产品出口对市场价格风险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全部商品出口的比重为8%左右。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对外贸的依存程度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程度。但问题在于:一是我国通过贸易来调剂国内市场农产品不足或剩余的数量、范围都在迅速扩大,农产品贸易由原先的创汇型变为调剂国内市场型为主;二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东南亚的8个国家(地区)。1997年我国对其农产品出口总值约100亿美元,占我国全部农产品出口份额的68%(进口占15%)。1997年我国前十位农产品出口主要消费国中有六位在上述国家(地区)。依次是,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1997年我国全部农产品贸易中实现顺差44亿美元。而同期与上述8个国家(地区)的贸易就实现顺差84  相似文献   

7.
中国油脂油料供求、贸易、政策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近10年来中国油脂油料生产供给、消费需求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变动特征以及相关政策,分析预测了未来国内油脂油料供求、贸易发展变动的趋势。主要结论是:受粮食安全底线约束,油料种植面积增加潜力有限;受刚性需求支撑,油脂消费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内油脂、油料进口仍将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算我国粮油虚拟水进出口量,估算粮油虚拟水贸易对农业用水的贡献率,以期为我国实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战略缓解农业用水短缺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文章利用标准彭曼公式估算2001—2017年我国粮油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进而计算出2001—2017年我国粮油虚拟水进出口量,进一步计算我国粮油虚拟水贸易对农业用水的贡献率。[结果](1)我国粮油单位质量虚拟水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棉籽、大豆、油菜籽、花生、大米、小麦和玉米;(2) 2001—2017年我国粮油虚拟水贸易一直处于净进口状态,并且净进口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01—2017年我国粮油虚拟水净进口量累计达2.216万亿m3,相当于节约了同等数量粮油生产用水量;(3)我国油料虚拟水净进口量远远高于粮食虚拟水净进口量,大豆和油菜籽是虚拟水净进口最多的油料,并且其进口市场集中度很高;(4) 2001—2017年我国粮油虚拟水贸易对农业用水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由8%增至40%。[结论]虚拟水贸易大大节约了我国农业用水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用水短缺问题,为我国节约水资源和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最新监测显示,我国今年大豆进口量将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近一成,而本土大豆产量将下滑超过一成。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值得关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监测显示,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将达到5750万吨左右,目前,中国所有的农产品中,大豆的对外依存度最高,80%需求来自进口,而进口大豆中,40%来自美国。卓创资讯大豆分析师张兰兰说,进口量的增加和市场对美国干旱恐慌、加大储备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谢颜 《农村经济》2022,(10):10-17
纵观百年发展历程,我国大豆产业发生历史性变化,进出口贸易格局历经跌宕起伏的演进变迁。我国大豆产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但国内油脂加工业迅猛发展带动食用油消费和饲料加工消费需求更加快速增长。适应国内消费升级形势变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且来源高度集中,潜在风险日益凸显。在当下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背景下,要从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高度,深入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构建新型支持政策体系,加强全产业链预警调控,拓展多元化进口贸易渠道,提升饲料和油料多品种之间的替代性,打造稳定可靠有韧性的供应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当前中国玉米供需形势偏紧,产需缺口有扩大趋势,综合考虑到水土资源短缺的要素制约以及玉米进口来源国集中的贸易风险,加强对国际玉米市场资源可利用性研究,分析世界玉米主产国玉米生产和出口潜力,保障国内玉米供应安全十分必要。[方法]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玉米供需、贸易的历史和最新数据进行比较详实的统计分析;采用FAO—GAEZ模型测算世界玉米主产国的玉米生产潜力。[结果]当前中国玉米产不足需,长期看供需格局偏紧将持续,玉米净进口将维持常态化;世界玉米供需格局较为宽松,美国的玉米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玉米产量和出口量的份额在逐渐下降,而巴西、阿根廷、乌克兰的份额在逐步上升,贸易格局呈多元化发展;从4个玉米主产国较好的生产与出口潜力看,未来中国利用国际玉米市场资源的空间环境较为有利。[结论]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要实施玉米进口多元化战略,分散玉米进口风险,引导农业企业"走出去",加快建立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同时要立足国内生产保供给,优化玉米产业区域布局,促进国内玉米产业的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价差驱动因素导致2015年我国高粱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点,此后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我国高粱进口趋缓。2018年受中美贸易战、非洲猪瘟疫情、高粱-玉米价差等因素影响,我国高粱进口量持续下降,而高粱出口则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美国高粱是我国高粱进口主要来源,通过分析美国高粱生产成本与收益后发现,完善的补贴政策是美国高粱在国际市场贸易中具有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需要完善农产品进出口管理制度,防止主要农产品替代品进口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一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进口下降,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转变为顺差。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额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进口额为59.0亿美元,同比下降12.4%。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15.7亿美元转变为顺差1.7亿美元。一、谷物出口小幅下降、进口大幅增加,呈净进口格局一季度,我国出口谷物207.6万吨,同比下降5.8%;进口266.5万吨,同比增长2.4倍;由上年同期净出口141.4万吨转变为净进口58.9万吨。大米产品:一季度出口20.5万吨,同比下降71.0%;进口13.3万吨,同比下降15.1%;净出口7…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提升农业竞争力,巩固出口优势、优化进口布局的要求;"一带一路"开放开发战略为内陆地区深度融合发展成农业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提供了机遇。文章以此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四川省2010年到2015年的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发现农产品对外贸易近年来呈现出稳中有升、进口增速快于出口、以初级产品和一般贸易为主的特征,指出存在附加值较低、贸易方式较单一、进口亟需多元化等问题;并通过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指数和劳伦斯指数定量分析了四川农产品贸易现有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已有对外交流合作基础和政策支持下,提出进一步转型升级、夯实贸易主体竞争力、加大"走出去"拓展市场力度、重视规避贸易壁垒和风险、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畅通跨国流通机制等建议,旨在最终提升四川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经过2010年、2011年两年的高速发展和2012年的平稳发展后,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将进入到一个调整期,预计出口增速在5%左右,进口增速在10%左右,农产品贸易整体增速在8%左右。从2013年一季度大宗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或许可以预见2013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势头的端倪。国内外糖价倒挂刺激国内进口数据显示,3月我国食糖出口5364吨,增长36.6%,比2月份出口增加2643吨。一季度累计出口食糖12461吨,增长6.5%。3月食糖出口  相似文献   

16.
2020/21年度全球谷物和大豆产量增加,供应相对充裕.受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进出口贸易活跃、期末库存下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粮食主产国天气灾害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2020年8月份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小麦和稻谷供应充裕,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谷物市场影响有限;大豆市场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2001年以来,我国木材进出口市场悄然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原木进口增加,出口减少,锯材进出口双增,合板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这些变化颇令业内人士欣喜,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木材进出口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尤其是这些变化发生在我国加入 WTO 前夕,就更有深远意义。首先,我们来看原木进出口形势。2001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原木进口量为799.2万 m~3,合计金额8.78亿美元;2000年进口634.8万 m~3,合计金额8.5亿美元。同比分别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贸易发展特点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业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相互作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进出口规模迈向新台阶,净进口产品不断增加,农产品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近年来,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粮食产量“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由于需求增长更为强劲,粮食产品进口增势明显。因此,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切实加强对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统筹,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更加有力地保障国内产业和粮食安全,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我国畜产品的进出口进行双向分解,分析其增长源泉,得出导致我国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主要原因:在出口方面,我国畜产品的出口过分依赖于世界进口需求的扩张,出口市场结构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出口畜产品竞争力薄弱,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的增长;在进口方面,我国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世界供给增长效应刺激了进口的增长,国外畜产品竞争力强于国内畜产品,是引起我国进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1、谷物进出口量下降,大豆进口继续大幅增加 谷物进出口量均下降,呈现净出口格局.谷物进出口品种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大米进口大幅度增加,出口大幅减少;玉米进口增长较快,出口大幅减少;小麦进口大幅减少,出口幅度增加.近几年大豆进口数量迅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一个显著变化特点.2001年大豆进口在上年进口1042万吨的基础上,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1年1~10月,大豆进口已达1206万吨,进口金额达24.39亿美元,进口数量同比增长15.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