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是用有限的蓝水资源应对无限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而忽视了与陆生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和粮食生产有直接关系的绿水资源利用。为了推广绿水管理理念和提高绿水资源利用效率,从绿水概念与作用、绿水管理措施、绿水信贷等方面探讨改善环境的生态补偿方法,构建绿水管理机制,并将绿水管理机制与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绿水管理机制在农业节水、流域生态补偿和流域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信贷是流域生态补偿的一种形式。介绍了绿水信贷新理念、定量评估技术系统及在肯尼亚、摩洛哥和中国的应用;通过分析绿水信贷与中国流域生态和水资源补偿建设的关系后认为,绿水信贷及其定量评估技术系统可以应用到流域生态和水资源补偿建设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绿水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  尹炜  杨国胜 《水利经济》2014,32(1):7-11
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支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水源区的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持续调水的关键措施。以丹江口库区典型入库支流堵河上游为研究区域,利用SWAT模型评估研究区域绿水资源价值,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模拟不同绿水管理措施工况下堵河上游在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堵河上游区域多年平均绿水资源量约为48.59亿m3,地表覆盖措施有利于丹江口水源区的水源涵养和水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发展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成为热点。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从单要素承载力逐渐演进到多要素综合承载力,研究内容涉及人口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资源承载力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区域人口经济规模的动态性特征,单一的、静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已无法满足国土资源与空间精细化管理的发展需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逐渐向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转变。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程及国内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相关研究发现:多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在测算时大多是将单要素承载力进行简单的融合;承载力预警机制的研究不足,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阈值界定与关键参数设定方面还未达成一致的共识,还未形成全面适用的具体的临界超载与超载的关键阈值与预警指数标准。  相似文献   

5.
贺震川 《水利经济》2010,28(4):34-36,65
在阅读已有水资源经济学著作的基础上,从主要内容、结构框架、基本特点和创新之处评述了沈满洪教授主编的《水资源经济学》,认为该书结合目前我国存在的水资源实际问题,论述了水资源配置的经济规律,提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经济手段和政策建议,是对现有水资源经济理论的全新综合。  相似文献   

6.
耕地休耕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耕地休耕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未来休耕研究的重点方向,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按照"概念基础—目标模式—实施要点—保障机制"的框架进行梳理,现有研究在休耕内涵及其效益、休耕政策目标与实施模式、休耕规模与空间布局、农户休耕意愿与补偿、休耕存在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总体而言,目前休耕研究存在缺乏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深度与系统性、缺乏学科交叉研究等不足。研究结论:未来应重点加强休耕制度基础理论研究、休耕各领域的系统性研究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山西桑干河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世平  徐明  周喜 《水利经济》2007,25(4):58-61
介绍桑干河的自然环境、经济及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桑干河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实现桑干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从组织层面上建立桑干河流域管理机构,使流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技术层面上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桑干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如工程方面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法律层面上实现依法治水;经济层面上,建立合理供水价格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集办法,实现桑干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环境层面上,采取措施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改善桑干河流域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8.
天然水资源价值理论及其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分析天然水资源的资产性质,揭示水资源价值的内涵,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是国家所有的资源资产,对水资源资产的保卫和保护等劳动构成了水资源的价值,水资源本身的价值实质是水资源资产产权即“水权”的价值,“水权”的价值应该以“地租”的形式实现,它不受是否凝结着一般无差别人类劳动的限制,是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具体体现。据此提出了水资源价值测算方法并对河北省资源水价进行了测算。同时认为,工业城镇水资源价值比农业灌溉高的原因不是用户不同,而是质量或社会成本高,如保证率高、水质好、超采地下水、挤占农业用水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炜 《水利经济》2011,29(3):60-63
分析了我国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的对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完善法制,修订标准;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使用非常规水源;加强非常规水源的技术研发和试点推广;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0.
下辽河平对地下水库资源及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蓄型开发下辽河平原地下水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水资源补给量,使本区水资源和开发和运转实现整体优化,是平原本世纪内实现供需和采补平衡的捷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全国不同区域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期望为农业绿色发展以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借助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出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依据灰水足迹理论计算出农业灰水足迹,应用脱钩理论及其脱钩程度判定标准,测算中国31个省域的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结果](1)我国的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西部最低;(2)我国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呈现阶段性并存在区域差异。2008—2015年四大区域普遍处于弱脱钩状态,但2016年之后,各个区域的二者脱钩状态开始呈现扩张性负脱钩,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趋于缓和。[结论]应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并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应对区域水资源绿色利用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农业水土资源耦合研究热点、梳理研究发展历程、统筹和归纳研究体系,明晰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和突破点,助力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法 文章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借助CiteSpace软件对1992—2022年农业水土资源耦合研究热点、发展历程进行初步分析,之后借助文献归纳法进一步综述研究体系。结果 研究聚焦于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及效用,总体上经历了从土壤理化性质到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从小尺度作物种植到大尺度流域治理的发展历程,研究体系由3个研究基本面和6个研究基本点构成,研究基本面分别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水土资源利用过程、水土资源状态响应,即“格局—过程—响应”的农业水土资源耦合研究体系。结论 水土资源匹配格局方面需进一步明晰水土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并加强二者物理交互过程和时空变异规律的研究,建议未来聚焦于识别水土资源配置差别并建立实践性的匹配等别标准;水土资源利用过程方面土地利用变化后水文过程响应研究尚待补充,建议未来可深入探索土地利用与水文过程的二元互馈机理;水土资源状态响应方面气候变化下需注意从气象指标入手探究农业生产中水土资源的关系,建议未来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低效利用问题的动态监测及预测模拟。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水资源增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农业水资源增殖的必要性在于解决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其宏观战略是:转变水资源供需观念,改单项技术为综合技术,加强多部分联合,发挥农民节水积极性及节水设备和服务产业化,其主要技术途径为:减少无效蒸发,调整种植结构,培育节水高产品种,产展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水资源价值进行论证分析,认为总经济价值论更能完整地诠释环境资源的价值;对我国一些重大用水工程进行了评价,如宁夏该不该发展水稻、干旱半干旱区如何使用城市景观用水、关于怒江上建水电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认为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环境资源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其使用价值的评估对水资源的规划与利用至为重要;探讨不同水资源用途依其经济属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范围和限制;所讨论的评价方法包括:旅行成本法、特征价格法、假设条件评估法、以及生产函数法等5种。  相似文献   

16.
绿色发展背景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愈渐严峻的背景下,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开展绿色发展背景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持续稳定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文章在论述绿色发展背景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发展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出的要求:提升改革工作效率、抓住高效节水核心、提升农户用水商品意识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绿色评价。[结果]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过程中,在实现节水、提升效率、加强分工、推动技术推广和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以不同形式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结论]研究显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推动改革工作地进一步落实,适应农业绿色发展新形势。  相似文献   

17.
水足迹视角下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农业水土资源相对丰富但水土资源配置效率不佳,亟待改善。[方法]运用投入导向型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水足迹视角下的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结果]2015年,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综合有效的地区仅占5%,总体来看,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略好于规模效率;水土资源投入冗余状况分析表明,友谊县、虎林市、宝清县、汤原县、富锦市、同江市等8个县、市辖区的农业水土资源投入合理,其他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现象;分作物来看,水稻生产的水土资源配置技术效率高于其他三大旱作。[结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提高水土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是提高其规模效率,进而实现综合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水利绿色发展二维关联评价指标矩阵,从社会—经济—生态和输入—响应—输出两维度测算我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并分别从准则层、指标层确定其主控因子。[方法]文章运用水利绿色发展指数模型,选取2008—2017年17个指标分析我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的时间演进;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其主控因子。[结果]我国水利发展已从非绿色发展期(2008年及以前)、较差绿色发展期(2009—2014年)进入基本绿色发展期(2015—2017年),水利绿色发展指数从2008年的0.11上升至2017年的0.54,社会—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8上升至2017年的0.54,输入—响应—输出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04上升至2017年的0.53。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主要控制因子整体表现为社会因子经济因子生态因子,输入因子响应因子输出因子;指标层主控因子中生态用水比例系数、水利信息化水平、工业用水重复率、农业用水比例系数、水土流失治理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在排名前五位因子出现频率最高。[结论]水资源开发利用环节的绿色高效、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及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在我国水利绿色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钱塘江北岸水域面积、类型和分布,以及利用上存在的水产养殖结构单一,水域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和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引进资金、人才、保护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科学利用黄河水资源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都与水有关。针对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应以水为切入点。科学配水,统一管水,全民节水,植物涵养水,只有科学利用黄河水资源,才能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