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给传统品牌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大宝作为家喻户晓的传统品牌不断地探索和改变,利用新媒体接近消费者,采取了多元化的品牌传播策略。为了明晰大宝在新媒体时代具体的品牌传播情况,并从中探究传统品牌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进行品牌传播。本研究根据学者们对品牌传播的界定,分析大宝在新媒体时代运用的品牌传播策略,并进一步为传统品牌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新媒体的革新起着推进作用,以互联网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已经逐渐的代替传统媒体,并且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新媒体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新的工作;企业品牌营销的方法、效果和理念也改变了,新媒体的主要优势是能够为金融企业的营销带来机遇,在信息的传播上也给金融营销带来了全新理念,但是,新媒体在日化品牌传播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理论比较少,根据这一因素,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新媒体背景下金融营销传播的有用策略,为金融营销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良好传播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互联网、IPTV、手机媒体、博客、SNS社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陆续进入传播领域。新媒体既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新的手段和方式,也给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倚重品牌传播的服装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4.
以互联网、IPTV、手机媒体、博客、SNS社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陆续进入传播领域。新媒体既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新的手段和方式,也给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倚重品牌传播的服装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5.
论文综述目前新媒体下区域品牌传播的策略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能代表全国相关研究水平,但是对有兴趣者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论视野,从而进一步促进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同时以鹤山男鞋为例,分析其目前区域品牌传播的现状和新的传播媒介带来的传播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的区域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新媒体环境下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一些成功的品牌活化实践,包括加强数字营销、强化品牌感知、增强用户体验等,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商业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时代老字号品牌传播对受众品牌态度和品牌感知的影响发现,老字号品牌传播对受众品牌态度和感知都具有积极影响,受众品牌人格感知也对受众品牌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本文提出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与消费者有效交流、准确定位新媒体平台并制定有效传播、开展差异化竞争突出品牌个性等策略,有助于提升老字号品牌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效果,实现品牌活化。  相似文献   

7.
马博  张萌 《商展经济》2023,(12):7-9
会展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纽带,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和额外效应,会展业的普及和繁荣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极强的正向催化作用。新媒体的运用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为延伸会展服务功能、深化客户群、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新思路,因此众多会展品牌广泛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宣传。但是,当前会展品牌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时面临多重困境,还需要通过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传播支撑上持续发力打破传播困境,从而为会展品牌的塑造和传播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8.
刘蕊 《中国市场》2023,(25):110-113
文章对基于微信小程序奢侈品牌新媒体营销策略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针对中国客户群体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和心理动机进行分析,指出奢侈品牌新媒体营销在中国消费市场传播的现状,阐明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奢侈品牌新媒体营销优势包括定制化互动、多维度体验和关联化传播,从而总结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奢侈品牌新媒体营销传播策略:元宇宙消费场景的功能、私域流量池运营的活力、时尚传播体系化的圈层。期望为高端品牌本土化和本土品牌高端化的新媒体营销提供思考的方向,以期丰富奢侈品行业的品牌传播建设和国际营销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传统的媒体传播的方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品牌传播的需要,而如今的微信、微博、博客、微电影、移动APP等新媒体,对企业品牌营销传播所起的作用越发明显,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传播理念、媒介和技术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整合化、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方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企业品牌营销的内涵需进行深入的挖掘。本文将结合新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特点,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品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促进企业品牌营销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昱  张嘉 《商业科技》2013,(28):153-154
品牌即传播的产物。品牌传播不仅属于营销管理范畴,更应该定位在传播领域上。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碎片化”的本质特征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碎片传播的应运而生,给传媒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又赋予了品牌传播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当今新媒体环境,提出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即“碎片化”,并赋予了在“碎片化”时代下品牌传播的新特点,最后引出了新媒体对品牌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品牌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不断有品牌选择联名的策略和路径。如何将品牌联名做好,使营销传播达到1+1>2的效果成为品牌联名的关注点。相较传统的营销理论,4I理论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新媒体时代。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了解现有研究状况,结合4I理论研究五个品牌联名典型案例在微信、抖音等平台的传播特征,分析品牌联名新媒体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从而做出思考并得到一些启示,展望品牌联名新媒体传播的未来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可靠的数据分析,提炼总结品牌联名新媒体传播特性,最终帮助处于新媒体时代的企业品牌联名在传播效果上做出突破,进而推动品牌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品牌运营是指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构建自媒体平台,形成独立发声的企业新媒体,不再受传统媒体传播渠道的限制。和传统品牌运营模式相比,新媒体品牌运营被广泛接受的程度不高,有些企业还没有正确认识和有效应用。为更好地借助新媒体推进企业品牌运营,尝试从新媒体时代企业品牌运营特点着手,分析企业新媒体品牌运营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通过拓宽传播渠道、打造高质量内容、整合营销资源等相关运营策略,让新媒体真正成为企业品牌运营的利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营销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老字号酒企凭借其传统性、历史性和口碑性积攒了一定的受众基础,但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面临着文化传播的困境。文章以双沟酒业为例,通过定量研究采集数据、定性分析媒介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老字号利用新媒体进行整合营销的路径,实现品牌再振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群众生活提供了较大便利,传统媒体在这一过程中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城市品牌营销传播需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位,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就新媒体时代城市品牌营销的传播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商》2016,(7)
品牌传播是品牌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新媒介成为了使用最为频繁的媒介,为了加强品牌传播的效果,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新媒介对于品牌传播的价值,与此同时还要找出新媒体在品牌传播运用上的不足,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让新媒体在品牌传播中发挥最大的优势,使得品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7,(5)
旅游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媒体的支持和参与,媒体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必然促进旅游业的变革。影响力巨大的新媒体市场将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为旅游品牌塑造提供无限可能。本文通过对响沙湾旅游品牌新媒体的运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响沙湾新媒体品牌营销提供建议,以完善现今无序的旅游景区新媒体营销体系,供其他旅游景区新媒体品牌营销作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20,(2)
新媒体技术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为品牌展示设计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思路,使展示空间环境与观众的互动日益密切,实现了新媒体下的品牌动态展示与观众互动、虚拟展示与观众互动、体验展示与观众互动,要充分认识和了解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展示设计语言,把握新媒体品牌展示设计的特点和规律,将其较好地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8.
张芸 《中国报业》2012,(18):129-132
新媒体时代,党报的品牌宣传也应与时俱进,并将党报的品牌形象作为重点,是新时期传播力的基础。拓展品牌市场,也是提升党报传播力的重要保障。为此,笔者从SWOT角度,分析新媒体时代党报品牌传播战略。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营销是很多服装时尚企业品牌进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发展和推广为服装企业的品牌构建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技术,使企业在激烈的品牌市场竞争中可以精准定位细分市场和目标受众群体,并且能更好地巩固顾客资源、增加市场份额以及增强客户关系。通过对新媒体营销手段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以此拓宽服装品牌的正面传播,加深消费者对服装品牌的认知从而带动实际经济消费。  相似文献   

20.
城市品牌是一座城市的无形资产。塑造城市的品牌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品牌中的吸引力、凝聚力以及辐射力,能够大大增强城市的竞争力,给城市带来巨大的价值。本文对潍坊市的城市品牌进行了分析,结合新媒体环境的特点,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对城市品牌建设的影响和意义,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潍坊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