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农用地分等规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因素,根据耕地土壤综合污染程度制定耕地质量分段修正模型,污染程度不同,修正幅度不同。通过对深圳市范围内16个耕地样点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检测和分析,对现有的耕地质量评价结果进行修正研究,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深圳市农业十年改革的成就 深圳市兴办经济特区10年,充分利用毗邻香港和经济上执行特殊政策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工、商、金融、房地产、旅游、服务各业兴旺。而深圳的农业,在耕地减少、劳力转移的情况下,生产不但没有萎缩,反而有长足的发展。1989年与1979年相比,深圳市(包括特区和宅安县)的耕地从53万亩减少到28万亩,农业劳动力从7.3万人减到5万人,而农业总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从1.04亿元增至2.39亿元,增长了1.3倍;乡镇企业收入从  相似文献   

3.
网点县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耕地的减少呈现再度回升的势头,对耕地增减情况和耕地锐减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保护耕地的对策与措施,并以此对全省耕地的动态变化做了推算。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有19个市,其中广州、深圳市是中央计划单列市,潮州市是省计划单列的副地委级的市。有76个县和相当于县的38个区。1639个乡镇。人口6346万,土地面积17.75万平方公里,耕地3777万亩,人平耕地6.2分,人平比全国少了一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浙江省德县四个镇十个村十年来耕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分析了耕地锐减现象及其原因,探讨了耕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广西北部湾沿海区耕地"三位一体"动态监测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提高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水平。[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在对比研究国内外耕地监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构建集"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为一体的动态监测体系,并通过对广西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1)当前广西北部湾沿海区耕地动态监测体系主要不足是监测点筛选缺乏系统性和动态性;渐变类型划分标准过粗;基础资料收集精准不够;缺乏对海水倒灌形成的盐渍化耕地渐变类型监测。(2)广西北部湾沿海区耕地质量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降低的趋势。山前冲积平原优质耕地逐渐被沿海区Ⅲ级耕地侵蚀的特点。[结论]建议细化监测区到乡镇,加入浅滩作为分区因素;选用长期和浮动两种监测点模式;实行"1·3"动态监测制度、耕地监测预算制度和部门数据共享制度,统一数据标准,构建数据资源库,提高耕地监测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用标准样地进行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目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标准样地能代表其所在小区域耕地质量特征,对设定范围内一定数量的标准样地进行监测,结合农用地分等结果,可以掌握该范围内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基于此探索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研究方法:用标准样地结合遥感、GIS等手段构建体系。研究结果:给出基于标准样地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初步框架。研究结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的实现是国土资源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耕地资源调查方法存在投资大、历时长等问题,不利于耕地现势性数据的快速获取,基于3S集成的耕地动态监测技术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基于Arc GIS平台构建了耕地动态监测应用管理系统框架,研究了系统结构、数据库和算法库的设计方案,提出了遥感影像解译、耕地变化信息获取和数据库建设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实现耕地变化信息的自动化获取和对变化信息智能化的决策判断提供了系统框架支撑。以济源市2009~2012年耕地变化情况为例,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通过GIS处理与系统分析法对研究区耕地在数量、质量、性质和位置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监测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治、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执法检查工作中的智能化应用,为政府决策和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制定管理政策、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提高了耕地监管技术的信息化水平,推进了国土资源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93~2002年郫县的统计数据,以耕地净减少量和耕地变化动态度作为聚类因子对郫县各乡镇进行聚类以反映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发现政策因素是造成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升级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背景出发,全面分析总结了补充耕地项目全程监管制度设计及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以期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耕地数量减少的原因,除建设占用外,还存在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农村建设用地未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等原因。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实施的建设用地报批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耕地占补平衡"两个占补平衡"做法的调查分析,对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耕地质量管理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全面掌握和动态监测耕地质量状况,能够为继续严格执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从当前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现有专项工作成果和技术条件分析了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的可行性.进而从调查单元划分、指标体系确定、实地调查采样、数据库建设与更新等环节提出了耕地质量调查技术途径.通过开展耕地质量调查,并应用县级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实时信息化和一体化管理,可以有效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耕地动态变化与占补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算耕地动态转换造成的耕地质量等级变化,评估耕地动态变化对数量与质量平衡的影响。采用综合分析法、模型侧算法、实证分析法,评估耕地生产能力变化与占补平衡实施成效。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的占补平衡仅实现了数量平衡,但因城镇建设扩张占用了优质高等耕地而新增耕地质量等级较低,因此未达到质量平衡。特别是中国依靠开发后备资源来补充耕地而不是通过土地整理来增加质量等级较高的耕地,因此新增耕地的平均自然质量等级较低。研究结论:应加大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比例,从而提高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等级,达到耕地数量与质量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实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和耕地总量预警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从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利用现状,发展动态等多方面论述了山东耕地资源的特点,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山东耕地资源利用类型优化组合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变化遥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M”卫星资料,采用遥感监测方法,可快捷地进行县(市)级以上宏观的耕地动态监测,精度可达90%-95%,监测年限可按地区的耕地动态率分组;监测内容可扩大到农,牧,副,渔业等农业生产用地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7.
规划修编与耕地总量动态增长莱芜市土地管理局局长陶永祥中央1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利用目标,要求各地必须做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决策的精神实质,严格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在此前提下...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退耕还林试点市延安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法,对延安市1997~2009年间耕地变化动态与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3年延安市耕地压力指数、最小耕地面积呈上升态势,2003年后则趋于下降;近些年耕地压力指数略高于1,区内耕地压力、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对耕地占用税与耕地数量变化进行动态模拟。研究方法:BP神经网络,演绎法。研究结果:改变耕地占用税对耕地数量变化存在互反作用,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占用税预算数增减同向,与耕地占用税决算数增减逆向;耕地数量变化幅度与耕地占用税预算数及决算数变化幅度正相关。研究结论:依靠耕地占用税制度安排抑制耕地数量减少需要区分政府的目的与行为,设置合理的耕地占用税预算数与决算数。  相似文献   

20.
耕地保护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耕地保护的监测对象、监测问题分类、基础数据和技术方法、监测成果应用等方面出发,探究耕地保护监测监管体系建设,提出强化耕地保护全流程动态监管的设计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