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特别关注     
《上海标准化》2011,(6):14-14
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几乎都与添加剂有关。最近,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严打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罪恶”的添加剂,殊不知食品添加剂本无罪,人为滥用才酿成了祸端。  相似文献   

2.
<正> 在古城邯郸有一种取名为“香龙菜”的方便食品,这是一种用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盒子,三个格子分别放置主料、配料、调料的菜肴半成品。很多家庭把“香龙菜”当成了冰箱中的必备之物。这种方便食品的问世,开辟了一个新的服务领域。开发这种方便食品的人是龙乡食品公司董事长王山海和总经理韩卫。见微知著捕捉商机 1996年春天,王山海在一本杂志的一个很不显眼的位置看到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上海市有一位姓庄的老太太,退休在家没有多少事  相似文献   

3.
近日,针对一些餐馆用复合添加剂"肉宝王"给红烧肉增香,引发消费者对其安全性的担忧.南京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昨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该市工商部门近日对媒体曝出的红烧肉添加剂"肉宝王"进行了详查,产品检验报告表明,该添加剂符合轻工行业标准(QB/T2640-2004).江苏省烹饪协会秘书长彭东生进一步表示,消费者不应对添加剂过于敏感,更没有必要一棒子打死所有食品添加剂.(2012年5月4日《东方早报》) 继牛肉膏、毒豆芽、毒火锅等曝光之后,"做红烧肉的时候,加上一点这个‘肉宝王中王’,有一股很特别的香味,让人越吃越想吃."记者又发现了这种神奇的添加剂.厨子告诉记者,"这类添加剂都是违禁品,这样烧出的肉他们自己从来不吃."虽然厨师都不敢吃自己烧的菜,但依然有专家指责消费对食品添加剂"过于敏感":"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过于恐慌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国家有明确的标准,在标准之内使用是无可指责的.  相似文献   

4.
汪洪 《监督与选择》2006,(10):55-55,54
有位专家曾经说过:“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就没有健壮的男子、苗条的女子、聪明的小孩和硬朗的老人。”可见,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辅材料,也是推动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据了解,我国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在批准使用新的添加剂之前,首先会考虑它的安全性,搞清楚它的来源,并进行动物试验。经过科学试验证明,确实没有蓄积毒性,才能批准投产使用,并严格规定其安全剂量,如果该食品添加剂在动物试验中发生问题,则被淘汰。也就是说这是根据国家…  相似文献   

5.
【案情】某消费者(职业打假人)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同时致信市长、区长信箱,投诉(举报)N市G食品分装企业,诉其生产(分装)的“阿胶枣”配料为枣、白砂糖、麦芽糖、枣花蜜、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食用香精,其中并无“阿胶”成分,认为有欺诈行为并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赔偿并依法查处。申诉部分经组织双方调解,未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在我们的生活中,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全与“吃”相关。可是,什么食品是安全的,吃什么好呢?在频频发生的纷杂莫辨的食品安全事故中,大家变得恐惧、迷茫。为此,我们特邀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马志英先生作为本刊《民生食品安全系列讲座》主讲人,给我们谈谈如何来吃,如何吃得安全。讲座共分四期刊登,分别是:一、谁在我的餐中乱添加;二、食品添加剂有没有毒;三、哪些秀色不可餐;四、食品用塑料包装有危害吗。本期刊出第一讲。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些年来,“地沟油”、“毒奶粉”、“毒豆腐”等事件频发,不法商贩与不良商家通过在食品中添加有害的化学添加剂来非法牟利.尤其是三鹿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更是造成了新生儿患上了肾结石,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食品接触产品中的三聚氰胺的转移量也是需要注意的内容.如何通过一种实验方法来快速测定食品接触品种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的迁移量是现实的迫切需求.主要对一种快速检验三聚氰胺的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近日,深圳拟立法规范“转基因”标识制度,新法拟明确规定:生产、销售“转基因”食品,如果不标识,将被罚款最高10万元.据了解,这项即将出台的新地方法规,将是国内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转基因”标识的强制规范.新法规的意义是,在法规的保护下,让消费者自己做出选择,明白消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9.
我国与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及保障体系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关系到民生大计,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当然职责.近年来,伴随着国际上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如欧洲的疯牛病、二噁英污染事件、亚洲的禽流感、“苏丹红(一号)”事件等,以及近期国内问题食品违规事件的曝光--如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深圳哈根达斯无证生产等,如何才能"吃的安全"越来越成为老百姓当前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食品安全已变得没有国界,世界上某一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可能会波及全球,乃至引发双边或多边的国际食品贸易争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强有力的食品安全管理及保障体系既是民众的心声,也是一个有作为政府的当务之急,这不仅可以提升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度,还能有效促进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并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0.
炒牛河、汤河粉、肠粉、凉皮等一系列以米为原料的食物,是许多市民热衷的小吃,据食品行业业内人士透露,全深圳市民每天至少需消耗上百吨米粉系列食品.于是,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一伙不法分子窝藏在宝安松岗街道沙浦一路50号工业区数千平米的仓库内,使用“保险粉”以及来历不明的油,在恶劣的环境中悄悄生产“毒河粉”.根据发货单可以看出,产品销往了周边市场、工厂食堂、快餐店、超市等,日销量达十余吨.  相似文献   

11.
“破皮鞋做明胶加进果冻和酸奶”的相关微博在网上引发热议,上万网友转发评论.微博发出后,有网友猜测,微博指的是老酸奶和果冻中的增稠剂,有可能就是用皮革炼制的工业明胶. 果冻企业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回应称,果冻的增稠剂中并不含明胶,而是卡拉胶,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乳企则表示,大企业绝不可能使用工业明胶,而食用明胶对身体是无害的.专家也认为,不太可能存在大品牌企业使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的情况.食用明胶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消费者不用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