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黎颖洁 《商场现代化》2010,(21):155-156
少数股权计量的理论基础包括母公司理论和经济实体理论,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合并报表理论由母公司理论向经济实体理论的转变。本文在对两种母公司理论和经济实体理论介绍的基础上,从两种理论的核心观点出发,举例分析了在这两种理论下少数股东权益的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2.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为了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其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现金流量情况的资料.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需要确认少数股权,即由母公司以外的股东所拥有的对子公司的净收益(或净损失)和净资产的要求权:对子公司净收益(或净损失)的要求权,即少数股东本期损益;对子公司净资产的要求权,即少数股东权益.  相似文献   

3.
一、几种主要合并理论 (一)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是所有权理论和实体理论的折衷,关于母公司理论至今并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义.母公司理论强调合并财务报表是母公司财务报表的扩展,侧重于母公司股东的利益.因此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是为母公司股东服务,满足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母公司理论认为,在企业集团中,只要满足了母公司股东这一主要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主要要求,其他利益主体(包括少数股东)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也会得到大体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4.
集团内部相互持股的少数股东损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德强 《财贸研究》2003,14(3):100-102
文章首先基于集团内部企业相互持股情况的复杂性以及其对合并会计报表的重大影响,提出了“少数股东损益是否应包括子公司对母公司的投资收益”问题。接着从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角度,分别以经济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对此问题进行了解释。进而又从合并会计报表实务的角度,讨论了现行处理此问题的两种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评析。最后,对解决上述的少数股东损益问题的理论选择和实务处理,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合并理论——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究竟采用何种理论,我国的《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对此定位模糊。从报表要素的合并方法上看,暂行规定综合体现了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的合并理念;在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目的的表述方面,暂行规定采取的显然是所有权理论的母公司理论,主张合并会计报表是为母公司的股东编制的;在少数股东权益性质的认定方面,暂行规定又坚持了典型的母公司理论,将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在负债与股东权益之间。可见,暂行规定对我国会计报表合并理论的定位是三种理论的大拼盘。为实际操作带来诸多的困…  相似文献   

6.
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实质上是股东之间的权益性交易,不属于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虽对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进行了讲解,但尚有待进一步明确之处,包括购买予公司少数股权的性质界定问题、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关于投资成本的确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会计处理等.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如何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损益表中得以恰当列示以及企业集团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如何抵消,是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中颇具争议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会计实务提出了如何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少数股东权益,是指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由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拥有的份额。由于附属企业是受控股企业所控制的,合并报表的主要使用者是控股企业的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所以大部分的研究着重于控股企业所拥有部分股权的确  相似文献   

9.
关于合并报表特殊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会计报表相比存在其特殊性,本文以其特殊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合并会计报表特殊的信息使用者及其特殊的信息需求,围绕如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特殊需求这一主题,论述了合并会计报表中便并阶差、少数股权、推定损益等特殊的构成内容及其计量问题,希望能够对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会计报表记录了企业的重要财务信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是股东、债权人和公众了解企业集团信息的重要途径。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报袁作出了合并的规定,但合并会计报袁在其理论、合并范围、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企业的合并类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和未实现损益的抵销等方面还存在着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少数股权在许多国家的普遍存在,出现了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对少数股权的处理问题,并引起对合并范围及相关问题的不同理解,进而形成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所有权理论。三种理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被采用,有其科学性。国际会计准则和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基本选用母公司理论,其具有通用性、适用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事项中,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日的判断非常重要,企业会计准则对其无相关的具体规定,上市公司一般参考《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购买日"的判断标准进行确认,或者按照相关问题解答进行确认.但无论处置日如何确认,如果交易价格锁定,对合并报表的最终结果无影响,仅仅影响了合并利润表的数据结构.文章以某上市公司股权处置为案例,详细论证了被处置公司的损益和母公司的股权处置损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小股东权益保护是一个与企业治理和市场经济制度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会计计量作为解决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利益量度的手段,它既是公司治理影响小股东权益机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法律发挥保护小股东权益作用的基础。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与小股东权益保护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结果表明,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必须以信息本身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为前提。只有信息是真实、可靠的,才能用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相关推导出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有用。在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未来盈利能力等方面,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的可靠信更高。认为公允价值信息不可靠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怀疑公允价值估值方法的可靠性;二是该估值方法被人为操纵而导致计量结果不可靠,后者对小股东权益的损害更大。  相似文献   

14.
企业集团资产内部交易可分为顺流交易、逆流交易和平流交易。顺流交易、逆流交易和平流交易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抵销时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考虑少数股东损益的分配和分配比例问题,实质上依据是否考虑少数股东损益金额的确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被合并实体之间内部交易需要进行抵销,抵销企业集团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抵销,同时还要考虑是否进行少数股东损益分配。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际上有关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主要有: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与我国1995 年的《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了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实体理论下,合并财务报表服务的目的是所有股东,这更符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其概念也更清晰,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16.
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各自独立从事经营活动,需要独立编制个别财务报表和编制合并财务搬袁。由于母子公司以及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交易,从集团角度来看,这些交易属于内部交易,因此,需要相互抵销。这样,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既要抵销集团公司对投资子公司股东权益中由集团公司持有的股权份额,又要抵销内部交易事项。母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主要包括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母公司与子公司、予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债权债务项目;存货项目、固定资产项目、无形资产项目;与抵销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等。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上有关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主要有: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与我国1995年的《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了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实体理论下,合并财务报表服务的目的是所有股东,这更符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其概念也更清晰,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18.
有控股合并业务的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按照新准则,合并所有者权益(即净资产)包括少数股东权益,合并净利润包括少数股东损益。有人统计计算,这将会使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A股的净资产增加2 500多亿元、净利润增加210多  相似文献   

19.
财会便[2009]14号和财会[2010]15号规范了母公司出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本文从交易的实质(损益性交易或权益性交易)对此进行解读:在未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就个别主体(母公司)而言该项交易为损益性交易,而合并主体(企业集团)而言则为权益性交易;在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无论是个别主体还是合并主体均为损益性交易,但个别主体的损益仅为出售部分股权的损益,而合并主体的损益则为出售整个子公司的损益。  相似文献   

20.
企业集团与合并会计报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发达。合并会计报表作为被公认的财务会计的四大难题之一,其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无疑受到了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影响。根据美国FASB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的观点,会计信息使用者无疑是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起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决定了随之而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等一系列会计规范的差异。基于我国大型国有中央企业集团作为合并会计报表主体的事实,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局长孟建民博士在长期管理和制定中央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体系的实践中,在潜心研究现有合并报表三大理论——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合并会计报表新理论基础——“公共理论学说”。该理论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同行的广泛关注,更有人说它是会计理论观点中的一朵奇葩。“公共理论学说”的核心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公共理论试图将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和服务对象扩展为社会公众或公众利益代表者,一方面是企业制度理论发展的必然,同时也兼顾了企业的社会性的各个方面,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其二,公共理论在合并范围上除了考虑“控制”要求外,还充分考虑了社会公众利益,如对于资不抵债的非持续经营的子公司仍要纳入合并范围进行考虑,也体现了我国企业破产和现行法规的特殊性。其三,公共理论在会计计量上体现了充分的权变性,充分体现了效益和公平。如公共理论认为应将绝对控股分为两种情况:投资比例在75%以上的为绝对深度控股,投资比例在75%以下的为绝对浅度控股。在绝对深度控股的情况下,视为母公司几乎完全控制子公司,此时少数股权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应主要避免双重计价问题。进行合并时应按照实体理论的做法调整子公司报表,使得子公司所有资产和负债均按市价反映,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由全部股东共享。在绝对浅度控股的情况下,由于少数股权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较大,此时应主要避免对少数股东的不公平情况的出现。进行合并时应按照母公司理论的做法,只确认母公司应该承担的商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事物认知的“螺旋式上升”是人类掌握客观规律的必然过程。公共理论在服务对象、合并范围和会计计量理论上的突破反映了时代特征,深入探讨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