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正逐渐成为世界性立法趋势与潮流。我国《刑法修正案》对这方面的规定,是一个重要而有益的进步,但还需要从立法模式、构成要件及适用程序等方面进行具体完善。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恢复被害人利益和未成年犯罪人重返社会。我国应借鉴域外经验并结合国情,逐步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福建福州350000)  相似文献   

3.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新兴的犯罪处理模式,创生了一种新的利益争端解决方式,也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我国法律现状及相关法理,对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和背景、在我国的实施等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掌握和运用刑事和解制度解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中新增了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这一制度从我国实践试点最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不仅符合刑事法的内在标准,而且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对比国际准则和域外法律时,会发现我国该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适用范围狭窄、启动方式单一、犯罪记录封存不彻底。在我国本土立法环境下,该制度的适用还面临着是否与司法公开公正冲突、与社区矫正如何协调以及构建相关配套保护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刑法设立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防止社会对立,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刑法处罚的效果是影响和谐的一个因素,因此对犯罪规律和刑法功能上的认识要更加科学,尤其在未成年人犯罪和处罚上,要求司法机关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改变执法环境和措施。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采用和解不诉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进行了考察、分析,并对现行政策与立法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相比,在社会危害性、表现形式以及产生原因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采取不同的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中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起诉制度,尤其是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和犯罪缓诉制度,对于解决未成年人犯罪,进一步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佳 《企业家天地》2010,(3):150-150
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方向发展,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在检察工作实践中,如何正确对未成年人犯罪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彰显刑法的谦抑性和刑罚个别化的思想,体现对犯罪的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双向保护”的和谐统一,确实是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新确立的一项制度,对于帮助未成年被告人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内容丰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不同于前科消灭制度,但更符合我国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作为专职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应由法律明确其权责,以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权益.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刑事案件的解决方式,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事法领域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作为一种重要的诉讼理念,对刑事审判工作的改革创新有积极作用.本文试对刑事和解概念理解及其构建的必要性和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基于刑事一体化的分析进路,拟就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构建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证据开示,指在庭审前控辩双方向对方提供其已获得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和其他信息。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对抗制刑事诉讼基本制度,是审判公正兼顾效率的基本保障,亦是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建立科学规范的证据开示制度,可以避免控辩双方无法在庭审前进行充分准备,审判中出现相互突袭现象,使法庭调查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由于相关法律条文的缺失,被告人在民事诉讼部分积极赔偿了被害人,却不必然带来在刑事审判中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后果,被告人于情于理会怠于履行赔偿义务,被害人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先刑后民"的主流观点也使得被告人在得到确定的刑事处罚后更加不愿意在民事上赔付被害人。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相关法律条文的设置和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前置是有必要的。有了以上两点作支撑,我们可以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构建一个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方面犯罪案件不断增多,犯罪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司法资源依然相对匮乏,要解决这一对矛盾,传统的刑事诉讼已表现出一幅力不从心的样子,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刑事协商制度因其高效简便等特点而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一些国家更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其制度化,在有些国家,刑事协商已成为解决刑事案件的主要途径。目前,刑事协商主要包括辩诉交易制度、恢复性司法、刑事和解等,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在对这些制度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笔者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今年刚刚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协商方面的有关立法规定,对刑事协商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各国民法典或者合同法对未成年人的缔约能力都作了规定,这些规定在总体上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利益的特殊保护,又注重维护交易安全和善意成年人的利益.各国立法对未成年人缔约能力的规定也呈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值得中国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制度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准司法活动,通过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的赔偿来弥补犯罪所造成的损害。从而恢复双方的关系。这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诉讼资源,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文章立足刑事和解司法实践中的弊端,通过对我国现行法治环境的探究,阐述了建设和谐社会现实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及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以"教育、感化、挽救"为方针,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为原则,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全新的纠纷解决模式,其顺应了刑罚目的从报复、惩罚到更加理性的教育、挽救、修复的现代司法改革潮流。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不存在刑事和解,但有关刑事和解的思想萌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我国应顺应国际司法改革的潮流,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可以更好地平衡被害人和被告人双方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刑事和解制度在新刑诉中更加完善,但是它并不是简单的"以钱赎刑",如何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上,防止司法腐败,是刑事和解制度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本文中心所在。让刑事和解制度在阳光下生存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