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工作通讯》2009,(7):43-43
(一)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生产和消费酒的大国,酿酒历史渊源流长,根据有关资料证明,酿酒起源于龙山文化时期,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从“有饭不尽,委以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的原始阶段,一直到酿酒技术的成熟、提高和普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独特的工艺流程,至今仍在应用。本文从酒曲的制造和发展,酿酒原料的处理和水质的选择,发酵的控制和温度的调节及分批投料法等方面,论述我国古代酿酒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盐碱土是北方地区广为分布的低产土壤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在中原地区广袤的盐碱地上开拓垦殖耕作生息,在改良利用盐碱土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同时对盐碱土的形成和发展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其中包括盐碱土形成规律、水盐运动规律、盐分垂直分布规律、瘠碱相随规律、植物耐盐性与生态地植物学知识等。这些知识不仅大大丰富了古代土壤科学的知识宝库,而且对盐碱土的改良利用也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在我国和世界土壤科学发展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红花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红花的起源中心在地中海地区,在公元前传入南亚和中亚地区,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则在公元三世纪前后,到唐代已遍及全国。红花的栽培技术自北魏起就被记入农书,其播种期有腊月、早春、秋月等时间,播种法有撒播、条播和点播等法,采花一般均在长日照时期内进行。红花的应用面很广,可食用、油用、药用,而更重要的是利用其色素,文章特别地对其在作化妆品和纺织染料方面的应用技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学正式出现于西周,把学校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类,统称“国学”,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大学的教育内容主要以礼、乐、射、御为主,但王城和诸侯国所设的大学称谓均不同,有“东序”、“成均”、“上痒”等称,后凡天子所设的大学统称“国学”,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井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井灌在中国,尤其在北方地区是重要的一种灌溉形式。本文阐述了中国井灌的起源、发展及主要井灌区形成的历史,介绍了古代的凿井技术和提取井水的机具,试图较完整地探讨一下中国的井灌史。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战国初,李惺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农作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农业有近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我国的农作制度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大致说来,我国的农作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撂荒农作制撂荒农作制,是我国历史上最初采用的一种农作制度。由于当时的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农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所以这种农作制是一种最低级、最粗放的农作制度。近人对民族学和考古学资料的研究表明:原始农业的农作制大致可划分为“刀耕农业”和“锄耕农业”两个阶段。刀耕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使用刀斧、木棒之类极其简陋的工具,实行“刀耕火种”,对土地的利用,一般是砍种一年之后撂荒,然后另垦新荒。刀耕火种的原始人,多营迁徙无定的生活,这一阶段相当于生荒农作制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农业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志民 《中国农史》1991,(1):1-4,90
古代虽然缺乏严格意义的农业区划,然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现象是始终存在的。中国古代关于不同自然及农业类型的认识与划分,是历史地、层累地形成的。这些认识与划分既是当时农业生产实践的总结,亦构成今日科学农业区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略论中国古代农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中国古代农书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初创时期、在北方发展时期、向南方普及时期、从高峰走向衰落时期等四个发展阶段,并论述了中国古代农书发生、发展及其衰落的历程和规律,分析其类型,探讨其特色,介绍其整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今后的整理研究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农业名人录朱绍新传说时代黄帝古代传说时代的五帝之一。尊号有熊氏,姓名姬轩辕(公孙),父少典,母附宝。约公元前2698年─2598年。初为轩辕氏部落首领,原居西北高原。据《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之时...  相似文献   

13.
(东汉) 蔡邕 (132—192年)东汉学者。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南)人。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灵帝建宁三年(170年)出补河平长,召拜中郎,校书东观,迁议郎。因上书论朝政过失获罪,流放朔方。遇赦后,畏宦官陷害,逃隐江湖十余年。董卓当政时被任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世称“蔡中郎”。卓被诛后。邕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事迹见《后汉书》卷六十下,王昶《蔡中郎年表》、林春溥《蔡中郎年表》。)蔡邕善文章辞赋,有名于时。又工篆、隶,尤以隶书见长。曾于熹平四年(175年),奉诏写定六经文字,书丹于石,立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又曾于鸿都门见工匠用帚写字,深受启发,创“飞白”体。于小学著有《劝学篇》一卷、《圣皇篇》一卷、《女史篇》一卷,皆为四字或三字韵语,以便初学,今已佚。另著《月令章句》是一部农家月令书,《独断》(172年)记述农业生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在播种技术方面有很多成就和发明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农时重要性的认识和播种期的确定方法正确地掌握农时,是农业生产的关键之一,对播种来说,尤为重要。早在《吕氏春秋》的《审时》等篇中,就专门总结和论述了这个问题,指出“不时而种,稼就而不获,必遇天灾”,並并认为“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陈旉农书》也说“农事必知天地时宜,则生之、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无不遂矣”。《知本提纲》也说“布种必先识时,得时则禾益,失时则禾损”,並说明“三道五带之内,时各不同,当各随方士,因日道之进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拉脱维娜是亚马逊河畔的一个农场,那里有500多个农业工人。一天早晨,场长西蒙站在他办公室的窗前,凝望着窗外的绿树红花,正在这时,有人敲了几下门。进来的是一位态度和蔼的警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鹿类的生物学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中国,有益的哺乳动物中最为繁荣的要算是鹿科(Cervidae)的鹿亚科(Cevvinae)动物;其中,古代通称的鹿和麋更为活跃。很多历史文献足以供我们作生物学史的研究: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属于何种?例如自古所称的麋在近世动物学界就有不同的解释,或说在中国自汉末以来几乎已绝种。而古代文献却把它描述得相当清楚,显然与其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制度,即指土地所有制,它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有: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领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以农业为主要部门的社会中,不同的土地制度决定着不同的剥削关系,这二者又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及社会的固有矛盾。我们研究古代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人类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在这块土地上劳动和生息的世代人民,为我们谱写了悠久的历史和化。历史本身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字记载的历史也有三四千年,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几个阶段,中国财税的历史也同样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程,在理财思想上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古代在粮食加工方面发明了不少机械,如磨、碾、碓、扇车、罗等,后来又发明了用水利作动力的水碓和水磨,这些机械效率高,应用广,也是农业机械方面的重要发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财政思想.在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关于要不要理财,如何理财,有不同的观点和相应的派别.但凡儒家,大多从社会道德规范角度出发看待义利关系,主要的观点是讳言财利,以为理财就是头会箕敛.如孔子、孟子、董仲舒、司马光、方孝孺等.但凡法家,大多重视理财.如管仲、李悝、商鞅、桑弘羊、刘晏、王安石、叶适、邱浚、王韬等.当然也有儒门之人而主张理财者,如范仲淹、欧阳修、李觏等.这些观点各异的理财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们对当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正所谓"观古知今,古为今用",纵观中国古代理财思想的兴替得失,对我们今天开创经济建设新局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大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可收借鉴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