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后劲不足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加强大气和环境保护,我国在抓住节能减排这个重点的同时,高度重视非化石能源发展,制定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30年达到20%的战略目标。经多年努力,非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所占份额明显提高:2013年达9.8%;2014年达11.1%,提高1.3个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当前电力工业也存在着突出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受一次能源结构影响,非化石能源发电所占比重偏低。2009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中,煤电占71.43%,天然气发电占2.94%,非化石能源发电仅占25.63%;作为基础电源的煤电,其布局仍然不尽合理,能源资源相对匮乏、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新时期,全社会用电相应进入中速增长周期。推动电力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比重,提高能源效率,积极有序推进能源绿色化转型,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稳步促进化石能源发电清洁高效发展,尤其是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得起的安全绿色电能,是未来电力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中国能源发展也进入新常态:能源消费重心由生产领域逐步转向生活领域,对能源的需求也由对量的追求转变为对质的要求.预测期内,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增速将逐步放缓,一次能源需求将于2040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中国能源系统将不断朝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清洁能源(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将是2030年前新增能源主体,2030年后逐步替代煤炭,2045年前后占比将超过50%.2050年,煤炭、油气和非化石能源将呈三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世界能源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启示 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但清洁能源,特别是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推动一次能源结构多元化.煤电在发电能源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燃油发电量比重大幅下降,清洁能源发电量比重呈上升趋势.世界终端能源消费结构趋于多元化.石油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王导地位,煤炭、石油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比重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基础。国际上往往以能源人均占有量、能源构成、能源使用效率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我国的能源结构以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为主,一方面会导致能源资源耗竭,另一方面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能源结构并不合理,化石能源占太大比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志祥表示。  相似文献   

8.
15%发展目标下的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各种非化石能源资源及其发电特性,研究了各种非化石能源的单位投资能源替代效益,分析了不同能源消费水平下,为达到我国政府提出的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发展目标,各种非化石能源应达到的发电装机总量与结构,能源消费水平对装机规模和静态投资的影响。指出未来我国在加快发展水电、核电和风电的同时,应加强节能,控制能源消费规模,并适当提高核电利用小时数,以降低非化石能源发展代价。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29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首次提出中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既明确提出了能源结构优化目标,又清晰指明了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新时期,全社会用电相应进入中速增长周期。推动电力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比重,提高能源效率,积极有序推进能源绿色化转型,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稳步促进化石能源发电清洁高效发展,尤其是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得起的安全绿色电能,是未来电力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并特别强调要确保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网,但化石能源仍占我国能源结构主体地位,能源转型窗口期短、任务重、技术挑战大。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当前,我国能源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化石能源仍占主体地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风电、光伏增长迅猛,水电、核电稳步增长,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网,油气“全国一张网”格局初步形成,储能规模和占比不断上升,氢能产量居世界首位,消费端产业结构偏重工业,节能降耗难度高。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交易的背景 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2009年12月,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作出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碳强度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整个能源结构的15%的承诺.为确保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政府正积极推进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淘汰落后产能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从石油天然气被人类社会利用以来.世界能源结构逐步向低碳化和无碳化方向演变。过去40年来。世界能源结构低碳化调整已经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尽管化石能源占全球一次能源供应的比重依然保持在81%.但较40年前下降了大约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核工业》2016,(3):33-33
<正>我国目前电力供给结构现状根据中电联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15.1亿千瓦,其中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9.8亿千瓦,占比为65.0%,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3亿千瓦,占比为35.0%;2015年全国总发电量5.60万亿千瓦时,其中化石能源发电量4.04万亿千瓦时,占比为72.2%,非化石能源发电量1.56万亿千瓦时,占比为27.8%。2015年,核电装机容量2608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比例为1.73%,核电发电量1695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比例为3.01%。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国际能源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石油顶峰论”和“化石能源枯竭论”已经销声匿迹。全球能源结构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个时代都有处于支配地位的能源,开始有木柴.然后是煤炭,再往后是石油。煤炭时代(1865~1913年)经历了49年,石油时代(1913~2014年)经历了100年。当石油时代才经历二十几年的时候,“石油枯竭论”曾盛极一时,人们就嚷嚷要用新能源来替代石油等化石能源。进入21世纪后,这种声音逐步被其他声音所替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中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分为煤炭开采业和油气开采业,关注净能源生产、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05~2019年中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及其子行业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2013年后,化石能源开采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后其净能源产量保持递增;(2)2013年后,化石能源开采业的污染物治理效果逐渐变好;(3)2005~2019年间,化石能源开采业的资本存量波动性上涨;(4)2005~2019年间,油气开采业的综合评价结果始终优于煤炭开采业。2016年后,化石能源开采业及其子行业的综合评价结果保持上升,我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及其子行业正处于良性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7.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根据国土资源部套改结果,可采储量达2040亿t,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国内能源体系中,煤炭也具有其它能源无可比拟的优势,煤炭约占化石能源总量的95%和储量的90%。我国煤炭资源种类齐全,品质优良。从褐煤到无烟煤均有分布,又以低变质的烟煤为主,占33%,其次为中变质烟煤、贫煤、无烟煤和褐煤。  相似文献   

18.
谈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对煤炭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历史分析一次能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性物质 ,它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目前 ,世界各国使用的能源主要是一次能源。在我国 ,煤炭、石油、一次电力 (水电、核电等 )和天然气是主要一次能源。 2 0 0 0年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一次电力、天然气分别占 6 7 0 %、 2 3 6 %、6 9%和 2 5 %。建国以来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 ,从 1 95 2年的 95 %逐步下降到 2 0 0 0年的 6 7%。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逐步…  相似文献   

19.
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当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正面临着其他能源形式的挑战。今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转变是能源发展的大趋势,目前还处在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并重、能源使用由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的转型期,煤炭利用在工业化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煤炭行业应当未雨绸缪,大力促进煤炭向工业原料和油气替代品的转化,积极推进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满娟 《中国石化》2010,(7):52-54
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等相继大规模地进入了人类活动领域。能源结构的演变推动并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全球气候。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