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增长误读     
《商周刊》2012,(13):24-25
中央的稳增长初衷和各地投资冲动的反差,恰恰说明,"稳增长"和"调结构"双策并举是有难度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中国既需要保持经济增长,同时还要完成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任,能否做到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2.
一、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继2008年和2009年大幅下滑之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在2010年出现小幅增长(1%),达到1.1万亿美元。这表明FDI流量在2010年已经触底反弹,但是距离强劲复苏尚有很大距离。  相似文献   

3.
顾列铭 《资本市场》2012,(11):74-76
<正>为了提振正在快速降温的经济增长,天津和重庆分别宣布计划,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向石化、汽车、电子及先进设备等大产业投资1.5万亿元人民币。中央政府也没闲着,接着宣布了一项到2015年向节能减排领域投资2.4万亿元的计划。与此同时,各地政府还宣布了10多项规模较小的投资计划。若按表面数字计算,仅仅是上述投资,就已经超出了2008年11月全球金融危机最严峻时期出  相似文献   

4.
长沙出台超8千亿元投资计划贵州规划规模或迭3万亿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备地稳增长的序幕也随之拉开。近日,媒体报道,宁波、南京、长沙纷纷出台投资计划。其中长沙出台超过8000亿元的投资计划,预计未来五年每年投资额在1600亿元左右;贵州的发展规划规模甚至达到3万亿。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稳增长”成为当前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种种迹象表明,托底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仍将是投资。  相似文献   

5.
倪金节 《商周刊》2012,(20):17-17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十年快速增长之后,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只是依赖投资拉动的堆积式经济增长"老模式"痕迹仍然较重。这需要中国经济加快改革的步伐,清理掉制度障碍,这是确保中国竞争力持续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大陆桥视野》2009,(1):8-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近日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物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2.2%。据介绍,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由1991年的3万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75.2万亿元,增长了23.8倍,年均增长22.2%。2007年,外商在中国物流领域投资项目达到6,996个,占外商在中国投资项目个数的18.5%。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人4万亿到18万亿:4万亿力保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巍 《资本市场》2009,(1):26-30
自中央提出两年4万亿的投资计划后,短短两周,就已经—被地方的投资热情放大到了18万亿。一时间,诸如“地方政府投资18万亿是个超级大忽悠”、“地方政府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等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那么,从4万亿到18万亿的资金究竟从何而来?到底能给经济注入多大能量?如此大的手笔能否保住中国的经济增长呢?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型与高速增长,在"十二五"时期已是不可兼得的目标,东部和西部各省份都将"站队"。"我们‘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理念不能再以GDP为先。"上海市政府权威人士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坦言,未来上海经济发展"靠投资驱动是靠不住的,必须转"。目前正在制定的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将提出具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是时候需要"冷处理"了.继前不久"堵截"多个地方环保违规重大项目后,环保部的督察组不停地奔赴各地,跟进落实整改.尽管有观点认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这场"环保风暴"如同"泼冷水",不利于"保增长";但是, "4万亿"方案中追求的并非仅是"保增长",更重要的还包括"调结构",面对已是扩张之势的投资热潮,这场"环保风暴"是难得的"降温".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央及时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保增长促发展,各级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累计近20万亿元投资的计划。几十万亿的投资发展规模,最终将落实到土地上。为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全面、准确、规范执行,促进严格规范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国土资源部决定从2009年3月至11月开展保增长保红线的“双保”行动。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热度持续升高 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速度不断升高。一季度GDP和全社会投资增长10.3%和27.7%,二季度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速度在第一季度已经很高的水平上进一步升高。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3%。  相似文献   

12.
固定资产投资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十一五"以来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成为拉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十二五"时期,福建省投资环境总体较为有利,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投资将进入以内涵化、市场化、规模化、多元化的平稳增长阶段。因此,要贯彻落实好中央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保持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从注重数量到数量质量并重、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由低级向高级非连续性缓慢演变过程。鉴于此,该文结合危机前后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问题,从后发优势视角剖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和关键,并抓住转变投资驱动发展模式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  相似文献   

14.
《经济咨询》2007,(6):40-42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对世界GDP贡献了2万亿美元,创造了一亿多新工作岗位,让4亿中国人摆脱了贫穷。尽管如此,当前在中国国内以及海外都越来越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态势表示出担忧和不安。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说,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而更一般的问题是,增长的步伐是否可以持续,或者这种不平衡是否会延缓增长。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今日的决策者们正在寻求将经济增长从依赖出口更多转向倚重消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自今年7月以来,全国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堪称大手笔的投资计划,据粗略统计地方投资总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与几年前金融危机时期的“四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不同的是,此轮投资由各地方政府自发进行。面对着一场如此集中而成规模的投资盛宴,业内人士提出,有三大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各地稳增长的序幕也随之拉开。宁波、南京、长沙等地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地方政策,其中,长沙出台超过8000亿元的投资计划,预计未来五年每年投资额在1600亿元左右,而有消息称,贵州或将出台3万亿元发展规划,拟8月份公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金融危机以来辽宁省采取的"保增长"与"调结构"财政政策进行了简单回顾。重点分析了辽宁省"保增长"与"调结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并对后危机时期"保增长"与"调结构"的财政政策提出了建议。未来的财政政策应立足于协调投资、消费和出口比例,兼顾辽宁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协调三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协调内需与外需的拉动作用,实现"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数量的角度分析,扩大政府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然而,与增长的数量相比,经济增长的质量更为重要。为短期数量增长而扩大政府投资,很可能面临着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投资乘数压缩,以及对社会投资形成的挤出效应等长期风险,引起环境危机、银行不良信贷危机等后果,给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投下阴影,这是中央宏观经济决策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持续低消费的情况下,由于政府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激励,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净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关键:一在于提高消费,二在于改变政府对投资和出口激励的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20.
《经济视角》2008,(12):8-8
自中央政府推出4万元亿刺激经济的方案.这一“星星之火”已渐成“燎原之势”.各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迄今为止.全国已经有28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各自的投资方案。根据已公布的金额统计显示.投资计划总额将超过17.8万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