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初至今,由于包括欧债危机在内的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消费和贸易需求明显下降,导致国际航运市场低迷,危机到来前大规模扩张产能的中国造船业出现了订单荒,本文以充分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国内造船企业由于国际订单减少所面临的危机,深入探讨了造成目前困难局面的原因及国内造船业的优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凌慧 《经济师》2009,(7):41-42
文章着重从金融危机对航运业、信贷业等方面的影响来看造船业在此次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全球性经济萧条使航运业大幅滑坡,进而影响造船业;银行收缩信贷使船厂面临融资困难;新船需求下降导致订单减少与造船产能过剩的矛盾更为突出。在全球经济“动荡”及船市令人担忧的“潜在危机”中。我们如何在不稳定形势中冷静思考,这是船舶业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国际海运贸易量持续增加,世界造船业目前正处于30年不遇的市场高峰期。据英国克拉克森2006年2月公布的全球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字,韩国造船厂2005接获的船舶订单总计达1450万修正吨,占全球船舶订单总数38%之多,稳坐全球造船国首位。而中国凭借其资源、成本和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2005接获船舶订单达700万修正吨,成功超越日本620万修正吨,晋身全球第二大造船国。那么,随着世界造船业的产业转移,中国作为承接国际造船业转移的最佳区域,这不仅是中国船舶工业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因此,我国…  相似文献   

4.
宋爽劲 《新经济》2013,(18):24-25
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数依旧继续下降,虽然新承接船舶订单数量有所增加,但仍不及2011年水平。与2004年备受追捧的情况不同,如今中国的造船业正遭受最冷的寒冬。今年7月初,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1101.HK,简称"熔盛重工")因无法及时发放工资,而遭到部分熔盛重工劳务派遣人员的讨薪。虽然事发后熔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以及加入世贸所受到的影响,外贸出口业已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个基点之一,中国外向型造船企业由此而受益,最近几年,中国外向型造船企业的造船完工量、新船订单量以及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居世界首位,正处于向造船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期。但毋庸置疑,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中国外向型造船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基于此,中国外向型造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其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防范汇率风险水平,是保障中国造船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值此世界经济低迷之际,中国造船业如何力挺稳舵在拐弯处"超车"值得关注。回顾承接造船业东移中国所走过的艰辛岁月,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中造船业"危"中之"机",并针对中国国情,提出造船业化解风险之对策,以期对我国造船业顺利度过危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欧债危机后,许多中国船企陷入了困境。远洋船舶订单的大幅减少,以生产散货船为主的中小船企要想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中求得生存,最可行,最有效地方法或许就是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以江东船厂为例,通过对其生产流程的分析,讨论了预算、控制、核算监督对降低其生产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陆桥视野》2009,(2):14-14
据韩联社报道,受全球性造船行业不景气的影响,韩国三大造船企业船舶订单锐减。现代重工业和大宇造船海洋,2008年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未接到一份订单,三星重工业11月也只接到2艘钻井设备船订单。被称为造船三巨头的这三家企业,2009年11月收到订单24艘,2009年的业绩相比下降91.6%。  相似文献   

9.
28个月交付首制船、4年销售额超百亿元,仅仅5岁的民营船企熔盛重工如今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其大踏步前进姿态,被业界人士冠以"熔盛速度"的美誉。事实上,熔盛重工上市当下,也正是中国造船业亟待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型之时。日前,熔盛重工CEO陈强、CFO王少剑表示: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开始,受到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以及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船舶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船企因为没有订单或者订单量太少纷纷倒闭.本文旨在分析当前船舶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讨当前形势下船企的出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全球金融危机对造船业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使违约、毁约、弃船现象屡见不鲜。我国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造船大国,如何在紧张形势下谨慎签订订单防范法律风险是现阶段的重要课题,并具有现实意义。具体的防范措施深入到立法的完善,细致到造船合同文本的选择以及船舶企业自身运营,构成了船舶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要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力市场用工荒与刘易斯拐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8月份间,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爆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导致美欧经济急速下滑,作为中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地,美欧经济的衰退直接导致珠三角和长三角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减少,紧接着这些企业大幅裁员并缩小规模。  相似文献   

13.
吴纯香 《新经济》2014,(8):91-92
造船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基本上一艘船的造价都在几百万到几亿不等.针对银行等造船供应链上的出资方而言,对造船业提供一定的贷款,但是由于对造船业了解不足、一些民营船厂由于产品流动大、可抵押资产少、缺乏审计部门认可的财务报表等情况,导致其一直持有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造船企业也存在着一定的融资困难.所以,在造船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进一些供应链融资模式,结合一些交易背景,联合供应链上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整个供应链的融资.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银行业务,也可以促进造船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然而,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些风险,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管理,保证造船供应链融资工作的全面展开,实现造船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时代经贸》2010,(3):52-53
2009年对于中国出口企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持续加深和蔓延,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导致我国对外贸易领域订单减少。同时信用环境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收汇风险加大导致部分出口企业有订单不敢接,交易严重下滑,我国对外贸易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这四个造船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造船业都离不开政府利用产业政策对船舶工业实行的扶持.欧美国家注重对造船业产业立法和技改融资的支持,尤其强化军民两用的结合;日、韩两国在政府强力支持的同时,通过鼓励海运业的发展为造船业提供强大的需求,建立大企业为主导的造船产业结构,特别重视学习国外造船技术和未来船舶技术的开发.这些国家重视对航运业与造船业的统筹规划和技术创新;培养了一大批富于协作精神的人才;对造船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大;建立起了以大企业为主导的造船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分析国际市场 扩大船舶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船舶市场在20世纪70年代的前五年里,国际造船业发展至鼎盛时期。此后因石油危机的爆发,短短几年内国际造船业即陷于萧条。繁荣时期留下了世界造船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后遗症,并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给世界船舶市场造成了持续的巨大压力。为支持本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各造船国开始竞相对其船厂提供高额补贴。由于市场需求减少,以及欧洲国家、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对本国造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了限制,国际造船业产量由1976年的2200万修正总吨(CGT)降至1988年的900万修正总吨。此后国际造船业产量又出现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经济     
《经济导刊》2024,(1):4-6
<正>2023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同步增长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为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截至2023年12月底,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0%。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2%、66.6%和55.0%,  相似文献   

18.
巫彬 《商周刊》2012,(21):55-55
在经历了中国特色式的反危机干预下的加杠杆之后,如今由于巨量政府投资效果的减退,相应居民和企业层面已经开始了"以短换长"中国特有的去杠杆调整,此点有别于欧美的债券总量净减少的"去杠杆"。2012年9月份以来,欧洲央行、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相继启动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这意味着危机爆发四年后,又一场货币盛宴的序幕已经拉开,而这场盛宴由于中国央行的缺席,也给金融市场市场带来了"三缺一"的遗憾。中国央行的缺席,表明央行这一次似乎已经不愿意通过开闸放水的方式来应对危机。自2005年以来,作为观察中国资金面的重要指标,外汇占款已在2012年出现了趋势性的逆转: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江苏省造船业不断发展壮大,连云港的造船业也得到迅猛发展,但船舶制造企业是根据船舶产品合同组织设计、施工的企业,其产品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生产的离散性强,结构复杂,建造周期长,尤其是在转变造船模式后,对资源计划、能力均衡、成本控制、按期交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势必要求船厂要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工具,而MRPⅡ系统是一种先进、科学的生产制造的管理方法,已被国内外企业管理界证明了的一种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程超 《经贸实践》2012,(8):57-57
受欧美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浙江的外贸企业对今年外贸形势并不乐观,传统的在家等订单、出门参展会的方式明显已经不够用了,不少外贸企业主动选择在贸易额最大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为客户提供“零距离”的服务。与此同时,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美国家,近期也纷纷加大了对中国的招商引资力度,双方一拍即合。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大企业“海外抄底”截然不同的是,这一波出海的主角是以浙江为代表的广大中小外贸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