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备受关注,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通货膨胀,怎样来抑制通货膨胀,本文将对此进行阐述.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通货膨胀率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它被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在单位时期的变动率.这里的一般价格水平是衡量货币购买力或货币所能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指标.实践中经常用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加以表示.  相似文献   

2.
乌兰  张更庆 《北方经济》2013,(13):61-62
一、引言 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为抵御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纷纷实行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开始显现,应对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价格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升的货币现象,并指出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其扩张率将全部转化为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货币供给增加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根源.那么,我国的情况如何呢?货币供给量是否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从本质上看,是人民币供给量快速增长导致流动性膨胀的结果.事实上,货币供给的冲击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虚拟经济对于货币冲击的吸收能力大于实体经济.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虚拟经济,丰富其产品的种类,增加交易数量,从而能够有效地吸收货币冲击,防止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4.
发挥稳定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微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的成因很多,不一定都是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但不管原因如何。通货膨胀最终还是体现为流通货币的增加和价格的上涨。用货币学派的一句话说“通货膨胀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流通中的实际货币量超过社会可供商品与劳务的货币总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价格的上涨不过是流通过程强制价值符号去等于它们代替流通的金量而产生的反应”,“因为随着价值符号的总数的增加每一符号所代表的金量就按同一比例减少.”通货膨胀这种货币现象主要表现为纸币流通量过多,纸币贬值和物价水平上涨,它是市场总需求超过市场总供给的必然产物,它直接影响到国象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下面就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换汇政策,这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而我国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为了稳定汇率,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频繁地使用冲销工具,这也有可能造成国内经济的不稳定。中央银行的冲销政策导致了大量基础货币的投放,而这些投放的基础货币又是通过商业银行进入经济体系的,并且这些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进行放大,从而导致了货币供给的增加超过了经济系统所需的货币数量,由此产生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张大庆 《魅力中国》2013,(26):55-55
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在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通货膨胀是种普遍的超额需求,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有的认为是人均货币存量或人均货币所得的普遍上升;有的则认为是因不能增加就业或产品的货币投入所导致的物价水平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等等。尽管说法多种多样,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二是物价持续上涨。在西方经济学中,比较规范的通货膨胀定义是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所下的定义,即“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的上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为基础,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广义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滞后1期和2期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而通货膨胀不是广义货币供给的Granger原因;滞后3期后,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回归分析发现,通货膨胀与广义货币供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广义货币供给仅能解释通货膨胀22.93%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外汇市场压力(Exchange Market Pressure,EMP)、国内货币供给、利率、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表明:为应对外汇占款增加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是紧缩性的。但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又会引起EMP变大。因此,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果只能是短期性的。此外,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利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及资金流动的信号作用已经比较明显。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基本消除为解决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货币政策困境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本世纪末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金融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如货币供给中内生货币与外生货币形成交互影响,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关系日渐疏远,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出现多值对应,用贸易占比法测定开放度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中央银行对货币进而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力下降,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传统经济、金融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成了当代经济金融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倪克湖同志新近出版的专著:《货币供求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理论与实证》,在比较、分析、批判、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  相似文献   

11.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6日】弗里德曼认为“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这句话被当作至理名言广泛传颂。是的,通货膨胀的背后似乎都有货币供给在作怪,但如果货币增加就一定能制造通货膨胀的话,日本就不会出现长达十年的通货紧缩了——要知道,为了制造通货膨胀,日本央行从市场上买入了一切可以买入的债券来注入流动性。同时,大规模的积极财政政策也使日本政府背上了相当于GDPI50%的公共债务。  相似文献   

12.
“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句名言,其含义十分清楚,即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将该理论应用于判断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物价走势,就不免产生对通胀的担忧,因为自2008年11月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无论货币还是信贷都出现了空前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句名言,其含义十分清楚,即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将该理论应用于判断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物价走势,就不免产生对通胀的担忧,因为自2008年11月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尤论货币还是信贷都出现了空前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11月20日】“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句名言,其含义十分清楚,即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将该理论应用于判断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物价走势,就不免产生对通胀的担忧,因为自2008年11月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无论货币还是信贷都出现了空前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传统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具有周期性,本文对这种传统的通货膨胀周期性理论提出质疑.文章首先对通胀起因的理论进行简单回顾,了解到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胀的主要原因,然后结合世界各国及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货币供给量过多的现象,这将为世界经济埋下长期通货膨胀的隐患,最后得出结论通货膨胀或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6.
自2004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本轮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外贸顺差和国外资本流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人民币货币供给被动扩张引起的带有明显外部输入型特征。因此.我们对外部输入型通胀不必大惊小怪并泰然处之。  相似文献   

17.
过去4年,美联储向美国商业银行体系和美国经济中注入了巨大的流动性。许多观察家担忧这些流动性会导致未来银行信贷的快速上升,造成货币供给的剧增,从而推高通货膨胀率。达一风险是实实在在的,但并非不可避免,因为美联储所握有的储备金和未来货币与信用存量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同往昔了。储备金的巨量增加并没有推高通胀,而从原理上讲,这笔储备金在未来可以被消耗掉。但消化如此巨大的流动性既可能具有政治上的困难,又存在技术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赵婷  杨璐 《特区经济》2006,(1):317-318
通货膨胀是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机构政策操作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一直以来存在的对通货膨胀观点不一的物价派和货币派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通货膨胀的本质。指出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增多和商品供给减少的共同产物,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无论就其产生的原因或是其它方面来说,归根结底都表现为商品价格的上涨,也就是以较多的货币购买较少的或不变的商品,因而就其形式特征来说,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有必然的联系。如果货币投放过多,必将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从我国不同时期货币供给结构、基础货币结构和货币乘数的变化入手,分析货币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其次,采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进一步验证不同时期货币供给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M1、M2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影响,而金融危机之后,两者对其影响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