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瑞 《社会科学动态》2010,(10):270-270
任何一种文化都会为该文化图内的个体提供一种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等关系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都市生态文明的生态观会很大程度地潜在影响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创作和审美,引导雕塑家的创作思维和设计原则。雕塑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建筑、街道等环境特色协调一致,使它成为周围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城市环境序列化的一个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2.
城市设计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设计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种富有生产力的力量,它不仅生产文化、建筑、设计与艺术,而且是延伸到过去与现在中去的一种创造性生产图式,由赋予其生命的时间与空间连接在一起.现代城市设计对人在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心境投入极大的关注.欲构建时空一体化、文化与自我认同,从中承传和发现时空的现代意义,以持续不断地进行现代城市设计创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进步,雕塑作为一种景观艺术逐渐开始融入到了城市的规划建设之中,我们将其称为城市雕塑或公共环境雕塑。它以一种立体的空间艺术形式安置干城市的公共场所,装饰和美化着城市的环境,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临沂凤凰广场在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视觉审美、人文表现等方面的案例,来浅述城市雕塑在城市规划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如同自然生物体的产生、生长、成熟和衰亡一样,一栋城市建筑通常要经历从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废弃物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城市中的建筑活动涉及材料、技术、能源、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以城市建筑为生态元,视影响城市建筑的各种自然和社会要素为生态因子,引入生态位概念,探析城市建筑生态位原理,构建城市建筑生态位;举例分析,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生态位策略,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实践方法,从而打开研究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城市雕塑正是一座城市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城市雕塑犹如浓缩的建筑,是一个城市向外展现自己风采的一个"硬性指标"。这就需要我们的雕塑创作者,我们的艺术家们对自己的作品提高要求,进行真正"美的"创作。我国的雕塑市场才刚刚起步,雕塑创作者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吸取经验教训,尽自己所能的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为我们的大众创作出更多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包括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习俗的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兴盛于20世纪的达达主义的主张,使得中国城市建筑面临着达达与中庸的两难选择。在当前中国城市建筑的创作中,要格外重视文化与生态两个方面的考量,从而在以西方化为主导的现代化浪潮中不至于失去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7.
本人是学习平面设计的,接触雕塑是人生中的第二次,上一次是在本科是所选的一门课上学习雕塑;所以对雕塑的印象就是"捏泥巴",但从中也有不少的乐趣;但本次接触到的雕塑并不那么简单了,感觉处处是学问,不仅在作者思想和外表的体现,还注重了更多创造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例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雕塑与材料的关系、雕塑与建筑的关系、雕塑的功能价值等;这些都是创作时所需要考虑到的问题,这对一个雕塑作品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想就这些问题与自己的和他人的作品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8.
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关系是社会生态的主旨。社会生态视阈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所强调的可持续生态型文化资源物质环境、多样性文化的和谐共生以及系统内部的发展动力等,可以通过确立以人为本观念、社会工作方法的技术介入以及开放性社区的构建实现。  相似文献   

9.
迟金颖 《价值工程》2012,31(13):73-74
全世界都在倡导绿色,城市建筑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转变,而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满足了人们的物理需求和精神需求,达到了文化与建筑、科技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文化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揭示生态文明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城市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联性;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重视的众多城市文化现象,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选择、城市建筑形态的崇尚、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价值理念的取舍等.试图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从现象到本质给予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城市色彩被称为人类环境的第二个大自然,它是指一个城市范围内的建筑、道路、桥梁、园林、雕塑、水面等城市构成要素的色彩.是一个集中的、完整的城市色彩环境系统,包括城市色彩的构筑环境和象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里,一个项目被冠以标志性建筑的称号.是因为它被城市中大多数人熟知且认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逐渐形成了一些标志性建筑.但更多的是开发商正在建设的、宣称为标志性建筑的项目,标志性建筑开发模式正逐步走向成熟。 标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标志建筑是整个城市中所有建筑的主角。标志建筑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外.在功能上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标志建筑不仅要体现地理区域优势.建筑本身还应该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在市场运作方面.标志建筑应该是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的一个平台;从功能方面来说.标志建筑要引导一种新的活力.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要能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城市发展的水平下.标志性建筑(群)代表的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思潮的体验。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能称之为标志,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更是环境、文化,教育氛围等各方面的合力.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地域的经典。  相似文献   

13.
今天,当我们讲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很多人都以为是一种新潮事物。殊不知,城市和建筑的生态属性,早在它们诞生之时就有了。在几百年前的那些欧洲小镇中,人与自然、建筑与城市和谐相处。当今城市,却远远抛离了这种天人合一的整合形态。是时候用另一种城市和建筑理念把生态和社会张力重新整合在一起。因此,理查德·瑞吉斯特努力探索一种可行的方法,使得由城镇、村庄组成的人类生态系统朝着好的方向演化;来自南非、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荷兰和北美的六位《绿色建筑》撰稿人,则以全球化和地域性并存的各种观点,带给读者关于绿色建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丛颖 《人力资源》2006,(9):52-53
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欧洲许多城市在规划建设中,特别注重了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他们在建设新的建筑时,都尽量保留自己独特的历史风格。而在我们的周围,城市化发展出现了一种“城市克隆”的现象, 模仿高楼大厦、大广场、大雕塑……也使得我们的城市建设缺乏个性,没有自己的符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素质还有待提高,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还有待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史文华 《活力》2022,(1):117-120
图书馆建筑形象文化塑造就是把图书馆的内在属性和精神力量通过外在形象传递给读者,为读者建立起一种热爱学习的心智模式。同时,图书馆建筑形象文化塑造还是一种文化力量的感召与亲和,它是一个优秀图书馆内外双修的具体体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图书馆还是一个城市文化形象的标志。在图书馆建筑形象文化塑造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城市文化 每一个城市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中都有不同的文化风貌,它反映的是历史足迹,体现的是文化传统延续,同时它也是社会发展进程的缩影.城市文化是在不断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聚居文化,它由人的生活行为模式和城市建筑形态所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7.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融合生态环保与城市发展的新型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建筑实体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TOD模式的宏观要求开展规划建设工作,是践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TOD中融合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要求,实现绿色与蓝色交汇,城市建筑规划工作的开展应当做到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强化TOD模式下的综合交通规划、注重对城市空间的全面利用、加大政策引导与公众参与力度,落实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为促进城市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水景是构成居住区景观环境空间的关键要素。通过对城市居住区现有的水景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总结出居住区生态湿地雨水收集、湿地植物运用、驳岸处理、景观建筑、雕塑小品设计的方法,构建水体循环系统使居住区污水处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从而提出改善居住区内的水景景观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建筑是人的精神外化,是立体艺术,是具有功能的雕塑。建筑的语言终将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哈尔滨市建工集团市建二公司四分公司项目经理苏殿斌就是从事雕塑建筑精品的人。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耦合点在于:循环经济是城市社会在生态文化支撑下,转模仿自然生态,自觉自我组织、自我调整以与城市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一种技术范式.文章提出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可资借鉴的循环规划及其制度支撑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