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银行效率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效率研究的目的是在经济、金融效率理论基础上找出效率提高的方法,为经济效率提高提供理论、政策上的参考。银行效率研究范围从最早的规模效率、范围效率的研究拓展到包含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政府管制、产权制度、组织形式等各方面的被称之为综合效率的研究。其中,技术发展、金融创新、风险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又构成了银行效率研究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2000年以来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中介规模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并且中国存款货币银行在配置国内信贷过程中相对于中央银行的重要性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着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金融中介的不发达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所以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心应放在大力促进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将金融结构分为融资市场结构和银行结构,研究区域金融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区域创新活动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现象;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小〖JP2〗银行发展显著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小银行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直接融资市场,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JP〗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银行史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中国成立现代意义上的银行,迄今不过百余年。但恰逢两千年未有之变局,制度创新与金融投机并存,管理失当与政治危机同在,使得银行史呈现出令人目眩的景象。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又花了不少时间才统一和理顺了中国的金融秩序。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今天的金融秩序不可能和鼎革之前几十年的金融秩序截然斩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金融经济学领域的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此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是突显银行的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公司治理对银行的重要作用。众多实证研究表明,一味地强调监管和加强投资者保护似乎并不能带来预期效果,相反,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私人部门专业化的自选择机制构成了银行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上述研究及其政策含义,对我国的银行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银行在充分研究我国个人金融市场状况和客户群体需求的基础上,纷纷开发了“通”字号产品。银行客户只要掌握“通”字号金融产品的特点,自如地运用,定能使个人的金融消费和金融生活更为科学、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7.
潘淑娟  吴书霞 《经济问题》2002,(4):20-21,32
实施品牌战略是中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由于经营对象和金融产品的特殊性,商业银行的品牌营销在方法上、观念上、管理上与一般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创新手段,在银行全方位一体化服务质量管理过程中,开展银行的品牌营销。  相似文献   

8.
石杨 《时代经贸》2014,(2):113-113,116
一、目前国内对影子银行的定义 近段时间,国内对影子银行的讨论颇多。2014年1月15日,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影子银行是行银行类金融机构之实、无传统银行之名的机构和业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07号文(《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通知》)认为,我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  相似文献   

9.
完善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同徽 《现代财经》2004,24(10):25-28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组织机构和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我国金融领域的开放逐步深入,同时面对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国内金融业体制上深化改革与业务上创新发展的内外环境,我国银行必将面临诸多的经营和管理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既适应我国银行经营管理体制,又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提高银行风险防范与自我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加快改革与谋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分析了资本监管、金融脱媒、技术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对传统银行增长方式、业务模式、收入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国内研究存在的理论基础准备不足、研究态度追逐热点等问题。理论根源在于金融中介理论不足以支撑银行转型研究,不能框架统一地解释银行产生及其发展。主要表现为,交易成本没有成为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微观基础;金融结构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外生给定金融中介以及金融市场等组成部分后的相对变迁,进而忽略了组织创新意义上的绝对变迁;金融功能理论外生给定并经验归纳各种金融功能,从而忽略了其内生决定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客观联系等。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框架更能全局性、科学性研究银行转型。  相似文献   

11.
金融科技助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痛点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看,金融科技发展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地理排斥。利用2011—2020年银行分支机构数据、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数据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的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地理距离增加了中小企业的金融排斥,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地理排斥,但地理距离始终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大银行占比较高和银行竞争程度较高时以及在经济落后和交通不便的地区中,金融科技发展对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地理排斥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解决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是金融科技得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地理排斥的关键所在。因此,应既加强金融科技研究与应用,又优化银行物理网点布局,为促进金融资源服务中小企业和攻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赋能。  相似文献   

12.
传统银行往往被认为不适合开展中小微金融活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商业银行进入到了这一领域。本文基于2007—2014年手工收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从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和服务提供两个方面,采用实证方法探究了我国银行参与中小微金融的动机。本文发现,除银监会政策外,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均与银行开展中小微金融业务的深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自身的股权性质和所在省份的经济文化特征同样与银行的参与程度显著相关。本文的研究弥补了现有研究中量化分析的不足,并对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制定政策以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德、日、法是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的代表,而美、英则是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的典范。这五个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历史上法律制度和对股票市场以及银行发展的不同管制是导致两类国家形成不同金融系统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金融科技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成效也关系着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败。本文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视角,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问题提供了一个解答。本文将特许权价值的约束设定纳入DLM理论模型,从效率和多元化的角度探讨金融科技通过特许权价值进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20年230家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方式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增加来自效率渠道和多元化渠道的特许权价值,进而实现银行风险承担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的冲击加剧了银行业的存款竞争与利率竞争,造成了市场相关特许权价值的丧失;对于地方性、小规模和低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化解效应”更为突出;金融监管对于金融科技风险化解效应的调节作用呈现出先弱化后强化的U型影响趋势。本文的研究不仅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以金融体制市场化和机构转型升级这种“合意”的方式促进金融稳定,也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政策,高质量推进银行业数字化...  相似文献   

15.
金融排斥视角下村镇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9年江苏52个县域银行网点数据,从金融排斥的形成机制角度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破解金融排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和就业等经济因素、人口年龄结构、金融基础设施及政策因素是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重要影响因素;村镇银行发展受就业、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开放度的正向影响,同时受税收政策的负向影响,而且村镇银行发展不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基础设施的限制,倾向于青少年人口比例较高的人群,在破解金融排斥问题上已经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今我国银行系统已开始步入网络化时代。不少区域已建成金融系统专门网络和各银行内部网络,不少省、地、县分支行还开通了国际互联网。金融上网固然有利于沟通金融信息和共享数据资产成果,有利于银行与国际接轨。但还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金融计算机网络人员保密防盗意识差,不知银行数据属什么密级,不知哪些信息在网上该保密,甚至稀里糊涂地拱手将一些涉密信息在国际互联网上处理、传输和储存。近来在一些地方发生几起在国际互联网上泄密的案件,尽管这些案件不是发生在银行,但它给金融界的教训和启迪是深刻的。最近江总书记还专门…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给我国传统金融业带来较大冲击。当前,互联网金融正迅速抢占存款、贷款和支付等银行三大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步伐。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明确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影子银行范畴,这就明确了互联网金融作为影子银行的创新性、合理性和积极性,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将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创新,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其风险,研究其监管策略,尽快使其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李海英 《时代经贸》2006,4(12):105-106
探讨现代银行金融创新的物质基础,银行金融创新与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关系,银行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般而言,品牌的竞争力包括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三个层面。我国金融品牌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品牌管理仍缺乏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准。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金融品牌的理念并没有得到高度的认同。一些银行的工作重心仍然集中在某一具体的金融品种上,只重视银行金融产品的开发研究,而忽视银行形象的塑造。文章力图通过采取逐步增加知名度、提高美誉度、提升忠诚度等措施来完成我国银行品牌竞争力的层次递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系统的会计结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完善,这对搞活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会计结算对于从源头上维护金融稳定,规范经济行为,防范金融诈骗,遏制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银行会计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