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霄 《商务周刊》2008,(8):62-63
利用奥运契机改进中行的产品和服务,既是赞助奥运带来的间接受益,也是带来更多直接收入的关键所在3月31日,当载有奥运火种灯的国航"奥运圣火号"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北京奥运火炬在全球传递接力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与圣火传递同时开始的,是中国银行利用其全球网络为火炬境外接力提供资金结算和现金  相似文献   

2.
奥运赞助不是包赚不赔的买卖。赛事经济自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得到了普遍关注与认同,但只有1/4的奥运赞助商从中获利。在6月17日的“2008奥运经济论坛”上,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宣布中国银行已经收回奥运赞助和营销费用。中行成了第29届奥运会中第一家宣布收回奥运营销投资的奥运赞助商。  相似文献   

3.
与奥运会联系在一起,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都将空前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奥运磁场影响机理和企业赞助奥运过程中发生的品牌磁场效应,包括吸附效应、自我加强效应和扩散效应,以得出中国企业品牌的奥运赞助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08,(7):88-89
作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中国移动需要在品牌上留下强烈的奥运印记,在奥运后留下鲜明的奥运形象和巨大的奥运影响力。作为中国移动针对年轻人的客户品牌,动感地带也需要根据品牌自身的特点,将奥运作为传播主题,引起年轻用户的共鸣和参与。  相似文献   

5.
奥运集结号     
周蕊 《成功营销》2008,(5):20-21
2008年4月30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整整100天, 事实上.中国市场上众品牌的“奥运会”从2001年北京获得2008奥运承办权那天起.就已经拉开了帷幕。奥运赞助商资格之争.以及围绕奥运展开的营销战略布局譬如市场进入和扩展.或者营销战术层面的品牌推广与传播.一直以来都是媒体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大学商务品牌战略研究所、IRI网络口碑研究所发布了《奥运品牌营销网络口碑趋势报告》。报告以奥运赞助商/供应商的62个品牌及其主要竞争品牌为考察对象,通过网民对品牌的奥运营销策略制定、活动创意、广告创意等方面的传播情况进行口碑分析。最终制定IRI指数,以了解网民对主要奥运赞助商品牌及相关主要竞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阶段品牌传播的整体评价。(本刊节选报告中IRI奥运品牌网络口碑综合指数榜前10名奥运品牌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成为中外企业提升企业品牌,实现品牌飞跃的一个新的途径。奥运营销能够使企业品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巨大的资金投入可能使企业无法负担,企业也必须面对非奥运赞助商抢占品牌营销资源,企业要借助奥运营销提升自己的品牌,需要确立持久的品牌战略;运用系统的整合营销;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兼顾不同人群的多元需要,打造全民奥运盛典。  相似文献   

8.
奥运,对中国人来说是百年一遇的梦想成真,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绝佳的品牌传播良机。企业赞助奥运、参与奥运、借势奥运来宣传品牌。不可否认,实力强的企业在奥运营销的进程中有先天优势,甚至是主角,但中小企业绝不是奥运营销的旁观者。  相似文献   

9.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 "奥运营销"成为中外企业提升企业品牌,实现品牌飞跃的一个新的途径.奥运营销能够使企业品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巨大的资金投入可能使企业无法负担,企业也必须面对非奥运赞助商抢占品牌营销资源,企业要借助奥运营销提升自己的品牌,需要确立持久的品牌战略;运用系统的整合营销;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兼顾不同人群的多元需要.打造全民奥运盛典.  相似文献   

10.
张芃  李冰  曾婧 《市场研究》2013,(2):48-49
<正>2012伦敦奥运会落下帷幕,在这届被称为"史上最差"的奥运会上,场上申诉、争议不断,场下的营销大战也硝烟弥漫,中国各大运动品牌在"兵家必争之地"上各显身手。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中国体育品牌就与奥运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梅花"到"李宁"再到现在的"安踏",奥运领奖服和比赛服赞助一直是体育品牌在奥运中营销的主要方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作为最后一棒的火炬手点燃奥运火炬,让"李宁"品牌打败阿迪达斯、耐克等,一举成为北京奥  相似文献   

11.
VISA可以说是北京2008年奥运战略合作赞助商中,奥运营销做得最科学、最成功的品牌之一,VISA非常有效地利用奥运赞助商的权益,广泛推广合作,极大地传播7VISA的品牌和企业信息。这当然与VISA一贯坚持的奥运营销策略和以往的奥运营销经验脱离不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文宗 《中国品牌》2008,(7):32-33
日前,"奥运社会责任下的奥运营销与品牌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国资委、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国际公关协会领导,奥运研究专家、品牌专家、传播专家、学者以及传媒界的资深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围绕奥运的相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发展壮大。而在众多产业中,奥运产品异军突起,成为奥运营销中的生力军。借助奥运的推力发展企业产品品牌,是众多商家目光的集聚点。然而如何做好奥运品牌营销是我们长期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奥运是一种持久的竞技精神,更是我国商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上看,奥运不但是商家们借力奥运品牌展示自身品牌的最好机会,更可能是一次民族企业振兴的契机。如今一批世界级的日韩企业:索尼、三星、现代等等,都是当年乘借了奥运“东风”的个中翘楚。  相似文献   

15.
黄升民 《中国广告》2008,(10):24-24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奥运战略是品牌前进的加速器。而对于没有做好准备的赞助商而言,站在奥运会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度反而是一种伤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品牌的死亡。就像站在聚光灯下的舞台之上让人评头论足,每一个瑕疵都会暴露无遗,最后演变成为致命的缺陷。所以,我一直强调品牌对奥运的赞助一定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6.
《成功营销》2012,(8):13-13
阿迪达斯享受现在阿迪达斯近日发布了一支新广告.进入到品牌奥运宣传的;中刺阶段。作为伦敦奥运会和英国奥运代表团的赞助商,这支以“TakeTheStage”为主题的广告在拍摄时启用了英国奥运代表团的明星成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1日,第二届中国品牌节在国家体育馆隆重开幕。此届中国品牌节对北京奥运品牌营销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举行了隆重的"2008品牌中国奥运光荣榜"颁奖仪式,青岛啤酒因出色的奥运营销效果而荣获"2008北京奥运十佳品牌营销奖"。此次中国品牌节公布的"2008品牌中国奥运光荣榜",是北京奥运会后发布的第一份权威榜单,是在对奥运营销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经过品牌专家、品牌经理人、奥运冠军、企业家、新闻媒体、消费者等多方参与的结果,所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告》2008,(10):19-19
壮怀激烈的北京奥运时间过去了。奥运后,让中国的品牌与广告公司有失也有得。失去的,首先是压倒一切的注意力中心,一时会让人有些失落。现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注意力资源面临重新分配。失去的,还有品牌传播的资金。必须承认,不少品牌为了奥运提前使用了品牌传播的费用。奥运后的日子,部分品牌与广告公司用起钱来就会捉襟见肘了。  相似文献   

19.
《成功营销》2009,(8):42-43
奥运渐远,众奥运企业的营销效应在后奥运时代逐渐显现。 硝烟散尽之后,有的企业砸下重金仍难以形成品牌与奥运的天然关联,而有的企业则将奥运盘活成自己手中独一无二的资本,成就了与同行迥异的品牌背书。中国的这批奥运企业,虽然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抓住中行作为奥运唯一银行合作伙伴的优势,开始统筹实施服务奥运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奥运服务宣传,加强品牌管理。加大奥运营销宣传力度,提升品牌价值。该行积极推进与地方主流媒体的战略合作,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武汉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建立年度战略合作关系,在机场高速、汉口江滩、洪山广场等地采购和发布了一批大型户外广告。抓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