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联储从2008年11月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截至2012年12月,前后共出台过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次出台的背景和内容都不同,所期望解决的问题也有差异。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逻辑是什么?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积极措施应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容、背景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翟会颖  刘婧 《商业时代》2011,(24):55-56
金融危机时期,鉴于传统货币政策面临"流动性陷阱"的无效性,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系统分析了其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初美联储宣布实施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货币政策。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美联储如此大规模地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对国际货币流动性产生深远影响。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美国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前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同时.时第二轮“号化帘松”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实施了一系列强力的刺激措施,更是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文章基于量化宽松的理论描述了本次疫情中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并比较了同期的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实施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总结了本次疫情中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特点及中国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张红 《中国市场》2011,(6):133-134
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金融危机的压力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各国为了效仿美国拉动本国经济,纷纷发起货币贬值竞争,从而在全球形成"货币战",中国应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性货币政策。具体措施是实行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国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增强人民币弹性,符合中国长期和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的重创,阻止危机的进一步蔓延,美联储在2009年3月启动了第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1),截至目前已经推出了QE4。总体来看,2013年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良好,失业率下降的速度也快于美联储2012年年底的预期,通胀水平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的逐渐夯实,美联储也开始逐渐将量化宽松政策  相似文献   

7.
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意味着美国长达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式进入退出阶段,美国开始逐渐收紧流动性,大量资本开始回流,美元也步入上升通道。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负溢出效应,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货币政策的微观定向调控、审慎对待短期资本的开放、保持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的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然后,主要从我国通货膨胀、股市及货币政策调控三个方面分析了量化宽松货币及其影响效果。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QE帮助发达国家逃过经济大萧条,但是也为未来的危机埋下了种子。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退出它已经执行了长达数年的量化宽松(QE)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所谓的QE,就是央行通过大量在市场上购买金融资产包括债券来支持次贷危机之后支离破碎的美国金融系统。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达到了3.5万亿美金,或者是美国  相似文献   

10.
洪曦 《现代商业》2013,(6):54-55
2007年次贷危机在美国开始蔓延,2008年逐步恶化成为金融危机。为了挽救经济,美联储史无前例地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其中主要包括下调联邦基金利率、量化宽松和扭转操作等。从2008年底直至2012年底,美联储总共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和一次扭转操作。外界对这些政策的效果褒贬不一。本文试图通过经济数据和图表等方式,从GDP、股市、失业率等几个重要方面简要分析联储的政策效力。  相似文献   

11.
王鹏  惠佩瑶 《商业科技》2014,(10):121-121
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为维护美国金融资本市场稳定,逐步恢复宏观经济,美联储共进行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的量化宽松必然会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冲击。文章试图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维度来分析美国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的正反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丁志杰  谢峰 《国际贸易》2012,(10):48-51
量化宽松(QE)正在成为危机期间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常态,尽管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在美国引起强烈的批评,但国内关于QE3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争论。本文基于前两轮量化宽松的溢出效应,分析QE3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一、美联储QE3的动机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利率会议决定推出无限量无期限的QE3。美联储每月直接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直至就业市场明显改善为止;同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为刺激经济和拯救金融体系,先后推出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必将受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本文简单介绍了美联储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研究其产生根源,并且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对我国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丁渝又 《商》2014,(19):166-166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实施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即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拯救美国衰退的经济。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势必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并运用VAR模型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净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商》2013,(6Z):10-10
当地时间6月18日至1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将举行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决策会议,预计当前超低利率水平将维持不变。但市场关于美联储是否会在本次会议上开始撤出其量化宽松政策看法不一,全球市场因而也在会前两周发生了巨大的震荡。目前市场猜测认为,此次美联储应当会淡化对削减量化宽松规模的谈论,来稳定一下市场。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经济仍未走上正常轨道和就业形势依然不佳的情况下,美联储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度不会减弱。截至6月底,美联储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行将期满,在美国经济明显放缓和通货膨胀压力抬头的情形下,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多次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包括超低利率及三轮QE。从理论和历史经验来看,待经济复苏之后,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是必然趋势。结束QE和加息则是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两只靴子。2014年10月,美联储如期结束QE3,一只靴子落地。可以肯定,另一只靴子也离落地不  相似文献   

18.
王宇辉  毛莹 《现代商业》2015,(2):110-112
进入2014年以来,中国国内和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国内方面,经济保持了高速健康的增长,内需不断扩大,通胀率出现了一定的回落。国际方面,在美国整体经济复苏,通胀上升的背景下,美联储正在逐渐停止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受财政紧缩的影响经济复苏止步不前且出现了一定的通缩的迹象。日本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因此可能会推出更为激进的经济政策。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出现金融动荡。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中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具体的执行是合理的。与此同时,央行需要更密切的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更为灵活的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市场进行微调,以保持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为国家经济的平稳增长服务。  相似文献   

19.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司徒微微 《浙商》2010,(22):18-18
从8月底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讲话到10月12日公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美国货币当局不断加大向市场释放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