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银行卡产业2005年回顾及2006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采宜 《金卡工程》2006,10(3):14-18
一、2005年中国银行卡产业点评纵观2005年,中国银行卡产业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银行卡市场规模继续增长从发卡市场来看,2005年发卡量重拾增长新高峰,银行卡净增长量为1.8亿张,增幅为23%左右, 明显高于2004年。 (2004年增幅 18.6%,主要原因是随着各大商  相似文献   

2.
一、2005年中国银行卡产业回顾纵观2005年,中国银行卡产业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银行卡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从发卡市场来看,2005年发卡量重拾增长新高峰,银行卡净增长量为1.8亿张,增幅为23%左右,明显高于2004年。(2004年增幅18.6%,主要原因是随着各大商业银行借记卡收年费政策的逐步推行,不少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行卡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的银行卡收单市场已初具规模。虽然中国银行卡产业和收单市场规模增长迅猛,但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银行卡市场规模还较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还无法通过刷卡进行支付,银行卡受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银行卡收单业务战略的研究,将有利于银行卡中心提高收单市场份额和收入水平,改善我国的收单受理环境,以及不断提升银行卡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银行卡的广泛应用及内地用卡环境的日益改善,内地外卡收单业务也显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工商银行外卡收单金额达到52亿元,增幅近50%,中国银行的外卡收单交易金额达到155亿元。随着2006年底内地人民币银行卡业务的全面开放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增长,外卡收单业务也必将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李凌 《中国信用卡》2006,(1X):19-19
2005年,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联商务)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有利于民族银行卡品牌发展、有利于受理市场建设的市场原则,坚持“三个第一”即市场第一、客户第一、服务第一的经营宗旨,坚持“优质、高效、规范”的服务理念,与中国银行卡产业各方共同努力,加快中国银行卡受理市场的建设,为创建民族银行长品牌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2005年的银行卡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繁荣而喧嚣。 从年初央行启动“银行卡之春--中国银行卡产业回顾与展望” 系列宣传活动,到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 若干意见》,昭示着政府高度重视、大力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 态度;从 PBOC2. 0的出台,到银联标准贷记卡的首发,说明了有 关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从各银行卡组织的大规模营销,到 各商业银行的细分市场,显示着银行卡市场竞争的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中国银行卡产业总体呈快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继续高速增长、专业化服务特征呈现、定价体系趋于合理、电子支付渠道渐显生机,这充分显现中国银行卡市场稳步发展。然而,与成熟的美国银行卡市场相比,中国银行卡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的银行卡业务远远未达到产业化的程度。研究中美银行卡发展之间的差异来寻找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方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国银行卡产业的主要看点看点一:市场增长模式渐趋成熟粗放式的跑马圈地逐渐转为精耕细作的深度开发,以高投入为驱动力的产业发展机制发生了一定变化,银行卡业务自身创造收益的“造血”功能日益增强,以收养支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又好又快”是中国银行卡产业2006年的整体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卡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的银行卡收单市场已初具规模.虽然中国银行卡产业和收单市场规模增长迅猛,但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银行卡市场规模还较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还无法通过刷卡进行支付,银行卡受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银行卡收单业务战略的研究,将有利于银行卡中心提高收单市场份额和收入水平,改善我国的收单受理环境,以及不断提升银行卡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春江 《银行家》2004,(10):60-61
2004年9月4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办,《银行家》杂志社承办的“2004中国银行卡论坛”在长城饭店举行,论坛主题为“促进中国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培育银行卡民族支付品牌”。各位业界的专家就中国银行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年致辞     
蓦然回首,2005年又悄然滑过。在这一年里,中国银行卡市场起伏跌宕,热闹非凡。寄托着政府的殷殷期望,各部门大力推动、严格规范,中国银行卡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银行卡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昭示着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银行卡产业初遇风险的挑战。伴随着机遇与挑战,中国银  相似文献   

12.
从支行一年来实施的金融服务价格收费的效果来看,中间业务收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支行2005年度中间业务收入比2004年增长39.49%,但其占总收入的比重仍较低,2004年度占比为4.13%,2005年度增加到5.13%,与国外商业银行占三分之一的差距较大,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占比在17%左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从中间业务收入的结构分析,发展也不均,主要以银行卡业务收入、结算业务收入为主,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银行卡的广泛应用及内地用卡环境的日益改善,内地外卡收单业务也显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工商银行外卡收单金额达到52亿元,增幅近50%,中国银行的外卡收单交易金额达到155亿元。随着2006年底内地人民币银行卡业务的全面开放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增长,外卡收单业务也必将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一、大力发展外卡收单的必要性1.外卡收单是银行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成熟的银行卡市场应由发卡与收单业务共同构建,二者相辅相成。收单业务整体水平的高低对人们办卡、用卡的积极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建华 《金卡工程》2005,9(1):25-27
2004年9月4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办,《银行家》杂志社承办的“2004中国银行卡论坛”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论坛的主题为“促进中国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培育银行卡民族支付品牌”。现就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建华先生在论坛的讲话整理刊登,以飧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5.
对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银行卡产业来说,200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尽管历经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国际金融风暴等重大事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中国银行卡产业主体机构持续加大发展力度,发卡规模再上新台阶,受理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市场消费规模大幅攀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外资银行直接加入中国本土银行卡市场竞争,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资源投入,银行卡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市场竞争异彩纷呈,推动了中国银行卡市场自身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刷卡无障碍"就是让持卡人在刷卡过程中畅通无阻,方便、快捷地完成购物消费.2004~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刷卡无障碍"活动纳入"银行卡之春——中国银行卡产业回顾与展望"系列宣传活动中,有效推动了民族银行卡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7.
对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银行卡产业来说,200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尽管历经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国际金融风暴等重大事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中国银行卡产业主体机构持续加大发展力度,发卡规模再上新台阶,受理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市场消费规模大幅攀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外资银行直接加入中国本土银行卡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8.
自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发行地区性使用的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以来,中国银行卡产业已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骄人的成绩背后是从业者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然而,随着2006年底中国全面开放人民币银行卡业务的临近,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势必面临更加严酷的市场竞争。同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进一步改善用卡环境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2005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了以“银行卡之春——中国银行卡产业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银行卡系列宣传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中国银联承办,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15家全国性发卡金融机构参与,是银行卡产业参与各方建立在“共同的事业,共求发展”长远共识基础上的一次大型活动,也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联动的银行卡宣传活动。为了及时、深入地报道此次活动,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许罗德司长。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中国银行卡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提升了金融市场服务的整体水平,对促进居民消费、降低交易成本、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未可限量的作用。2006年,根据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将今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如何发挥银行卡的杠杆作用,提升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银行卡数量已累计达到7.62亿张。其中借记卡6.63亿张。信用卡0.98亿张,已经成为银行卡产业全球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