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若干问题—在2006年亚太年会上的讲话张蕴岭IP2亚太纵横对外贸易变动对东亚经济周期同步性影响的计量分析王悦IP6区域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刘晓宝IP12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与东亚实践钟乃仪IP16新经济、后发优势与东亚可持续发展侯高岚IP21“全球失衡”与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朱乃新2P2中日FTA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王凯2P7如何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论东亚集体行动的可选择性周忠菲2P12中国参与双边FTAs进程及其与APEC的政策协调刘晨阳宫占奎ZP17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本国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 在80年代业已成为世界经济、金融大国的日本,进入90年代后,正面刻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严峻考验。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即将诞生、美加自由贸易区的积极筹建,不仅将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格局,而且将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为此,日本正着眼于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依据本国的经济实力,凭借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大力推行其东亚经济战略。90年代日本的东亚经济战略,其核心将是在继续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增加对东亚  相似文献   

3.
东亚区域合作是我国所在的亚太和东亚地区的两大机制(以APEC为代表的亚太合作机制和以东盟+3、东亚峰会为代表的东亚合作机制)之一。重视东亚区域合作是我国大周边战略的关键,但是,相对于亚太合作或亚太合作机制,东亚合作机制的建设难度更大,东亚一体化的目标更加遥不可及,主要难题是如何处理美国因素和解决主导权问题。  相似文献   

4.
谈东北亚经济合作,人们首先遇到的是东北亚的地理范围如何界定的问题。我认为东北亚地区只应包括日本、中国(含港、台)韩国和俄罗斯、蒙古与朝鲜六个国家,其中俄罗斯还只是其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1.东北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在当今世界上亚太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东亚则是亚太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而在东亚,东北亚又是经济实力最强和发展最快的地区。东亚经济的蓬勃发展被誉为“东亚奇迹”。正是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亚太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增长。而构成东亚经济奇迹的,不仅是6O年代日本经济的迅速发…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是:经济上,北美、欧盟、东亚呈三足鼎立之势,政治上,美、欧、俄和美、中、日两个三角分别在欧洲和亚太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也是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实际上是"一超多极",只有美国集政治、经济、军事超级大国于一身。  相似文献   

6.
<正>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动,使得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态势。在这种态势下的亚太国家,其经济关系格局的合作化趋势正日趋明朗化。笔者认为,处于亚太经济圈及东南亚次经  相似文献   

7.
唐曼 《魅力中国》2013,(8):9-9,66
由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嬗变,特别是中国的“崛起”与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奥巴马政府意识到亚太地区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佼佼者。而美国经历十年反恐战争和金融危机之后,债台高筑,经济复苏乏力。使美国迫切需要开辟市场,重新主导亚太。正是在这种国内、国际背景与战略目的驱使下,奥巴马政府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推行更为积极的亚太政策,展开覆盖经济、政治、军事与安全各个方面的亚太战略布局,直接影响亚太地区局势。但事实上。美国亚太战略调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新战略的成效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新年献词     
《亚太经济》2006,(1):2-2
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似乎总是从一个海域向另一个海域转移。先是从狭小的地中海,再到狭长的大西洋,二十一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亚太区域是世界上经济成分、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历史认识等最为错综复杂的地区。这是与在此之前形成的地中海世纪、大西洋世纪的世界经济中心有着显然的区别。正是这种的不同,使得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显得多姿多彩。二十世纪的东亚经济奇迹及与之相连的“东亚模式”,作为一种令世人赞叹的现象已经载入史册。虽然,这种发展模式具有局限性,但这是东亚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所做的杰出贡献。当然,亚…  相似文献   

9.
进入80年代后,与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简称全球化)发展同时,出现了强劲的区域一体化(简称区域化)的势头。欧洲统一大市场将于1992年底形成;美、加、墨三国8月12日就建立北美自出贸易区达成了协议;亚太区域合作也在引人注目地发展。 与中国紧密相关的亚太区域合作呈现多层次多方位发展的态势。这里既有协调全区域合作的论坛式机构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也有官方的正在成为区域合作组织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既有全区域合作构想,也有次区域合作计划或组织,如东盟(ASEAN)和东亚经济集团。那么,中国应当如何选择参与亚太区域合作的目标呢?  相似文献   

10.
东亚合作因其背景和区域的特殊性,造成区域合作的局限性,概括起来说是全区域推进困难,公共品供应不足,大国领导缺位。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不同,功能也不相同。这一地区广泛的区域合作更多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而欧盟的合作始于50年代。东亚区域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各国的发展和竞争导致了地区合作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区域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使亚太地区成为一极,在世界发展的背景下,亚太地区更显得突出。东亚区域合作有安全合作的要求,这一点与其他地区不同。亚太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东亚合作必须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1.
一、亚太国家战后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太平洋沿岸各国的经济在战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致于人们现在开始谈论太平洋经济圈总有一天超过传统的欧美大西洋经济圈的问题了。在太平洋经济圈中,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迅速。日本在战前还只能算是一个中  相似文献   

12.
《亚太经济》2007,(1):118-120
亚太纵横东亚一体化发展态势和内外条件的点评伍贻康1.3东亚地区的双边FTA热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李淑娟1.5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东亚国家汇率制度博弈格局的影响分析杜晓蓉1.9从比较优势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史龙袢1.13中国参观者与FTAS的进展与效应分析孟夏宫占奎1.17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与障碍分析张乃丽张雄辉1.21经常帐户失衡格局下的世界经济共生模式赵夫增2.2论亚太经济格局中的“新经济”因素彭斯达陈继勇潘黎2.7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徐洁香2.11建立中智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陈焰蒋榕榕2.15工商界对APEC…  相似文献   

13.
这次东亚金融危机对亚洲的影响是深远的。世纪之交,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意味着市场经济所特有的内在矛盾及其政治表现也开始向亚太集结。经济矛盾的政治表现,在国内多表现为对政权的冲击,在国际上则多表现为对国家主权的冲击,这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东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美元本位下,美国放纵的经济政策是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和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深层次原因。东亚经济体为世界美元本位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而美元本位也放大了次级债危机对东亚经济的影响。加强东亚区域间货币合作是削弱美元本位、应对类似次级债危机的美国资产泡沫破灭对东亚经济冲击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5.
<正> 作为世界经济明星,亚太地区已连续多年以其增长为世人所瞩目,增长速度及其原因成为多年来经济分析的主题。1994亚太经济的不平常之处在于:《茂物宣言》开始了迈向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亚太开始了地区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1、90年代,亚太(主要指西太平洋地区)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由于本地区经济具有出色的活力和应变能力,将继续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并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二是区域内的经济活动迅速增长,贸易、投资、技术转让和劳务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合作蓬勃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合作正步入一个新阶段。亚太地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不断提高。面对这一前景,世界有关国家都在调整各自的亚太政策。见事迟,不善于适应新形势,就一定会吃亏。  相似文献   

17.
<正> 亚太国家领尽风骚 后冷战时代的世界经济大势,经过九十年代初几年激烈的动荡、分化和改组,而今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大抵形成。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的两个进展十分重要:一是美国国会通过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二是亚太经合组织首脑级会议在西雅图召开,至此形成瓜分世界市场的三个经济区域或贸易壁垒,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在未来世纪,亚太、欧洲和北美三个贸易区域,形  相似文献   

18.
王浩然 《改革与战略》2011,27(9):107-109,112
从目前来看,APEC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发展缓慢。通过亚太地区与欧盟一体化成功因素的对比,文章认为东亚地区有首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之上,东亚联合亚太区域内其它次区域政府合作,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的APEC机制逐步实现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文章还分析了美、俄、日、中四个亚太地区大国在实现东亚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亚太经济》2004,(6):96-99
ASIA-PACIFICECONOMICREVIEW亚太纵横俊芳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1·2燕危机后的亚洲新兴企业债券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1·4琼东亚货币一体化迎难而上1·7晨阳等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后续行动的新进展及我国的对策1·12有好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对经济周期的影响2·2夏APEC贸易便利化的进程与特点2·6涛等政府针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战略性行为2·9晓红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2·14其屏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一种新的世界经济合作模式3·2焕民吴德进欧盟金融监管演进分析—兼论对中国金融监管区域国际合作的…  相似文献   

20.
冯苏宝  郭万达 《开放导报》2000,(3):27-28,35
中国被纳入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体系是从同东亚的经济互动开始的,通过进一步建立和深化经贸合作、互补、分工和竞争关系,形成一种区内整合,并通过在东亚形成的区域结合体,与世界经济进行广泛的交往和互动。所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东亚,中国的强盛是东亚增长的一部分,反过来说,东亚的持续增长也同中国的崛起紧密相关,中国同东亚之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和共进共退的关系,这一战略关系在21世纪将持续始终。东亚奇迹是战后世界经济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先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然后是一群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密集持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