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机冲击与中国贸易“超调式”震荡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量层面、贸易国别层面以及BEC产品类别层面,对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不仅在总量层面上表现出十分显著的"超调式"震荡特征,而且"超调式"震荡特征有着显著的贸易国别差异性和产品类别差异性。综合分析后发现,本轮危机冲击下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超调式"震荡与当代国际分工的演进以及中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定位有关。据此得到启示:一方面,不应过分夸大贸易波动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而转向所谓"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另一方面,缓解危机冲击下贸易大幅震荡应从构建国家价值链入手。  相似文献   

2.
邢军  谢泗薪 《价格月刊》2012,(12):30-34
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为研究背景,从中国对外贸易的战略环境入手,分析了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外贸环境新特点,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剖析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频发的诱因,设计了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一系列创新策略,提出应从全球学习的视角促进中国贸易发展,即政府、行业、企业上下联手,以全球学习战略为载体,"三位一体"共同破解国际贸易壁垒,构筑中国产品的全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到向质量效益提高进行转变,本文从加快转变山东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路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重点从国际贸易中我们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产业链的位置、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促进机制和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等角度来分析和探讨目前的问题,目的是找到山东对外贸易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中国这样的依靠外贸出口拉动GDP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受金融危机影响巨大.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出现整体复苏的态势,"后危机时代"到来,中国对外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本文通过分析"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态势及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以展.  相似文献   

5.
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服务贸易也有着长足的发展。介绍了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并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RCA指数等指标分析,发现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着贸易结构不合理、要素投入不够、管理滞后、出口地域的地理分布不对称、服务业整体开放程度偏低等问题。为此,我国应当采取调整贸易结构、加大要素投入、升级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6.
产品内分工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升级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分工已由产业内分工深化到产品内分工,我国对外贸易转型面临新的机遇.本文从全新的视角探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与产品内分工之间的关系,以构建中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新格局为目的,推动我国贸易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实现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杨子娇  白居弘 《商》2014,(43):110-110
欧洲爆发债务危机后,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巨大。而这其中,希腊作为债务危机爆发最严重的国家,由其国内主权债务出现的问题引发的一系列效应,最终蔓延至整个欧洲,并带给全球经济上的震荡,本文将对希腊债务危机发生过程进行回顾,并分析希腊与中国的贸易情况及其本国债务危机引起的欧债危机对中国贸易和汇率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璐 《进出口经理人》2013,(11):I0015-I0015
中国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近年来.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相互交织,全球经济仍处于震荡调整期.全球治理难度加大、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多边贸易体制协调难度上升、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中长期震荡和调整不可避免.全球经济形势前景不容乐观。现如今.迎接挑战、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政府的共识,特别是推进贸易便利化已成为国际组织、各级政府和商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和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9.
叶茂升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3):100-101
"后危机"时代全球贸易遭遇严峻挑战,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也遇到新问题,针对"后危机"时代我国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韩美FTA(自由贸易区)在促进韩美两国贸易合作与经济融合的同时,将会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在考察了韩美FTA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中、韩两国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指数与中美出口产品在韩国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同时运用GTAP(全球贸易分析系统)模拟了韩美FTA对中国福利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平衡、贸易条件等多个指标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韩美FTA将有可能降低中国的福利,扩大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并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但是从产业层面上来看,韩美FTA对中国各产业贸易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国际贸易推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泥沼,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大量不合理的贸易限制与贸易救济措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首当其冲,遭受了众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成为首要目标国和最大受害者。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强度增大;涉及到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除"双反"措施之外的技术性、绿色壁垒开始增多;摩擦议题也升级到经济体制层面;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摩擦日益增多。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顽疾。面对这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在平常心面对的同时,需要反求诸己、深化改革,礼尚往来、法律抗衡,坐而论道,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步入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会更加剧烈。试图从分析后危机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入手,通过经济手段、外交手段、学术手段三方面来研究中国为了应对贸易摩擦作出的举措及其影响,并就其效果做出分析,为今后解决中美贸易纠纷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日本深空探测与深空测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和德国对外贸易制度与政策作了比较。中国对外贸易制度从原来国家统制型转向开放型,贸易政策从保护贸易逐步转向自由贸易,目前正按照WTO要求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建立适应多边贸易体制的运行规则和机制。德国对外贸易制度从原来政府统制经营已过渡到主要由企业自主经营,建立起企业自主经营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外贸发展模式。德国外贸发展模式对正在按WTO规则推进贸易自由化的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产业转移是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文章发现中国主要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参与到国际分工,容易陷入"低端锁定"且不利于对外贸易结构升级。在国际产业向中国东部地区和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耦合转移"的态势下,促进企业由"嵌入式"向"构建式"升级模式转变、构建大国的国内价值链网络和从国家层面进行政策创新,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仍在进一步发展,对世界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影响仍在持续,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也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奥巴马上台后通过的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保留了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购买美国货"条款,美国等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在危机中应看到中国必须实现自我调整,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结构转型,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受到全球关注,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已经显现。从目前情势看,次贷危机仍在进一步发展、蔓延,它对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还将持续。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并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主要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领头的加工贸易,中国扮演着"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与此同时,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在中国的典型表现是加工贸易)也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各有不同,而如何测量产品内贸易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也是大多数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将在已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产品内国际贸易的主要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和问题比较。  相似文献   

18.
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不平衡性加剧,反倾销反补贴已经成为美国对华贸易救济的新手段,而被诉产品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逐渐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因此,针对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特点,提出并实施后危机时代提振外贸行业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受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低迷震荡,外需疲软、订单下降,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交织,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进程,最终中国外贸未能实现"增长10%"的目标。如果说,2012年我国外贸是"步步惊心",那么更加充满挑战的2013年可谓"十面埋伏",欧债危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显著提高。文化贸易出口的增加有助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拉动就业、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互通、提升一国文化"软实力"。我国作为文化贸易大国,文化产品出口额逐年攀升,现阶段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设计类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类产品为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品出口呈正相关关系,贸易对象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本国居民的需求,进而影响其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基于上述分析,从文化产业生产周期角度对文化产品出口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