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运辉 《商业科技》2008,(35):338-338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在《合同法》规定的基础之上,从税收的公法之债的属性出发,规定了税收撤销权制度,首次明确规定税务机关有权依《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撤销权。但由于税收撤销权制度在我国尚属新问题,其具体如何适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韩金甲  胡乐乐 《商》2012,(22):110-110
债权人撤销权是起源于罗马的债的保全制度,中国《合同法》首次对此做出了规定.该文将从债权人撤销权的概念、法律规定及特征入手,借鉴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分析了债权人撤销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合同法》在合同履行方面规定的新规则主要有:同时履行抗辩权、顺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代位权、撤销权等制度。  相似文献   

4.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分则第十一章以专章形式对赠与合同进行了规定,结束了我国民亨立法对赠与合同没有明文规定的历史。法学界有学者指出赠与人撤销权与赠与合同的其他几项制度形成了规范上的冲突,因而有必要对这种撤销权进行适当的限缩。笔者带着疑惑之心,查阅了大陆法系各国的法律规定以及我国的《(合同法)草案专家意见稿》,分析总结了各国的立法模式,进而结合实际对我国相关立法提、出个人的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5.
曾虹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68-70
我国在2001年修订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确立了税收优先权制度。这项制度是税法引入民法规则解决税法问题的有益尝试,对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法律对这项制度规定比较简单,相关法律规定之间没有做到很好的衔接与协调,造成了制度之间的冲突与实际操作中的混乱。因此这项制度有待进一步的规范与完善,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田雷 《中国商办工业》2010,(15):308-309
《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确立了税收优先权制度。这项制度对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法律对这项制度规定比较简单,相关法律规定之间规定不统一,造成了制度之间的冲突与实际操作中的混乱。因此这项制度有待进一步的规范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田雷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308-309
《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确立了税收优先权制度。这项制度对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法律对这项制度规定比较简单,相关法律规定之间规定不统一,造成了制度之间的冲突与实际操作中的混乱。因此这项制度有待进一步的规范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一、物业行业税收的法理分析(一)税收法定税收法定主义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适用的税收基本原则,所有税收活动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是物业服务行业税收法定原则的宪法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条规定:税收的开征、  相似文献   

9.
李岗 《商》2015,(3):195
税收法定主义作为法治国家在财税制度方面的首要表现而广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和推崇。我国当前的税收条例多数由国务院根据人大常委会授权来实施,显然与税收法定主义存在巨大差距,亦不符合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的国家方略。针对这一问题,新修改的《立法法》对税收法定的原则做出了有效规范,规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然而,政策有了,如何贯彻实施仍值得研究。本文试图从税收法定主义本身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征税权的现状,对全面落实税收法定主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税收征管法》对税收代位权的规定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这些具体的措施在制度设计上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税收的目的是为公共利益服务,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其本质特征是凭借政治权力而获得的强制性收入,但这种收入在二次分配的过程中却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性。税收作为一种政府的强制性收入,各种保障税收的手段包括税收代位措施,都会使公民权利面临被侵害的威胁。所以在制定税收代位措施的同时,需要平衡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冲突,从而在实现税收目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代位权制度,《合同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代位权行使的问题,关于代位权的规定,有许多理论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为便于准确、完整把握代位权制度,本文从代位权行使要件方面对我国代位权行使中存在的一些争议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董新凯 《市场周刊》2004,(7):100-101
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三种撤销权,它们在权利的性质、权利产生的原因、权利的效力范围及相应的法律要求、权利消灭的情形、行使权利的法律后果、行使权利的具体的要求等方面均有差异,在实践中正确行使这些权利有赖于对这些差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预期违约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合同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于 1999年 10月 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也引入了预期违约制度。那么 ,预期违约制度有何必要性 ?英美法、大陆法、《销售公约》和我国新《合同法》的预期违约规定各有什么特征 ?本文将试着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期前违约制度是英美合同法方面重要制度,我国《合同法》采纳的期前违约制度在关于违约行为的描述不统一、关于期前拒绝履行的规定过于简单、仅规定了期前违约制度中的一种——拒绝履行,尚不全面,立法中应对这一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税收执法监督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外税收执法监督方面的制度规定与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并试图勾勒出我国税收执法监督尚待完善的几项制度模式,重点研究如何发挥各种不同监督方式的特色,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能的税收执法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合同法》在借鉴英美法的基础上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但是 ,还存在着对预期违约行为的认定困难、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在适用上产生混乱等不足之处。作为《合同法》应该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完善。预期违约分为明示和默示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17.
戴耿喜 《现代商业》2013,(4):158-160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民事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适用代位权制度时面临着选择适用传统民法的入库规则还是适用我国《新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中所规定的债权人优先受偿规则问题,这就牵涉到代位权制度基本的价值冲突协调过程。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采纳“优先受偿规则”,在理论和实践中引起了很大争议。合同法应改变现行的规定,采纳入库规则以恢复代位权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税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条对税收优先权作了三个层次的效力规定,其中第二层次纳税人在欠缴税款发生后设立的担保物权,税收优先于后设立的担保物权的规定与《企业破产法》的立法本意直接相悖。同时,在执行程序中与《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的规定也存在冲突。税收优先权适用困境的背后是不同利益间的冲突,因此,协调好各方的利益是化解税收优先权的关键。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应当明确税收优先权的适用前提、厘清税收优先权与相关法律规定间的适用关系、兼顾好各方的利益,从而化解税收优先权的适用困境。  相似文献   

19.
张艳 《北方经贸》2000,(4):51-52
在传统民法上,债权人的代位权与撤销权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债的保全制度.1999年10月1日生效的<合同法>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再次对此作了规定.所以本文就合同履行中的保全制度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20.
小议新劳动合同法下的企业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经济补偿制度,对用人单位承担经济补偿的情形进行详细规定。本文试以用人单位中的企业为代表,解析《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此制度的的利与弊,并提出建议,以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