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第三产业引资三资企业进出口有新规外经贸部对第三产业引进外资有新规定:商业领域:只允许合资或合作经营,不许独资。外贸领域:外商投资只限于中国的保税区。交通运输领域:高速公路、铁路、汽车运输、码头建设等行业,鼓励外商投资,并允许参与经营,允许外商经营车厢...  相似文献   

2.
蒋孙明 《海峡经贸》2001,(12):27-29
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零售业的对外开放是相当谨慎,并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式。1992年我国决定开放商业零售领域,只允许外商在11个城市试办一至两个合资零售企业,规定了不得经营批发业务等比较苛刻的限制条件。到1997年8月止,全国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外合资大型零售企业只有18家。但随着中国入世进程加快,我国出台了一些新政策,这些新政策极大地促进外资零售业在中国的发展,到2000年来,共有305家零售企业在中国营业,外资企业的全部零售额达到了526亿元。外商进入中国零售业的特点有:  相似文献   

3.
民航:向外商开禁▲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日前联合发布的一份通知称,今后在以国家投资建设为主的原则下,外商可有条件地参与投资、经营中国的民用航空业。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这份酝酿已久的《关于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有关政策的通知》说,允许外商以合资...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改革开放、利用外商投资的大背景下,交通运输尤其是航空运输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领域。本文结合国内机场发展实际,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机场与外商合资合作的经营模式和实践情况,就管理外包模式、特许专营模式与股权合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有助于推动外商投资建设民用机场政策进一步完善。提出国内机场引入国际战略合作者应谨慎稳妥地推进机场利用外资,由部分合资向全面股权合资过渡;实行中期评价机制,以保障股东权益;合作期限不宜太长,且应合理设置退出机制等对策建议,为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外资零售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龙玲 《财贸经济》2001,(11):54-56
一、中国零售市场的开放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零售商业对外开放采取了审慎试点、逐步推进的渐进方式.1992年以前,中国禁止外商进入零售行业,1992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在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中,开始允许外商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和五个经济特区试办一至二个外商投资零售商业企业,但必须以合资或合作方式进行,中方必须控股51%以上,企业不得经营批发业务,其进口商品比例也不得超过30%.199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仍明确规定零售商业为"限制外商投资产业",只允许有限度地吸收外商投资.这一时期,中国零售市场的开放只是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的有限开放,国家对外商投资在商业存在形式、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政府审批程序上,都作了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财经要闻     
《财经界》1994,(7)
外商可在华投资民用航空业国务院已经批准同意,在以国家投资建设为主的原则下,有条件地允许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批准外商投资的范围包括:建设民用机场、候机楼、货运仓库、地面服务、飞机维修、航空食品、宾馆、餐厅、航空油料等机场配套项目,设立合资航空运输企业等。机械工业振兴规划纲要机械工业部最近制订了我国机械工业振兴规划纲要。到2010年,出口总额要进入世界机电产品出口的前10名。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机械工业振兴规划纲要分两个阶段进行,2000年前为振兴打好基础阶段,重点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满足度,推进产品结构调整。2000年到2010年为实现振兴任务阶段,重点是进一步提高产品水平和档次。振兴规划纲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新旧体  相似文献   

7.
涉外仲裁中外商投资财产鉴定的有关问题姚铁明一、外商设备投资存在的问题在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争议促裁案中,经常出现涉及到外商以设备等实物作为投资的问题。有些外商抓任中方急于吸引外资且不了解国际行情的实际情况,提出由中外双方共同出资来由合资公司委托外商在国...  相似文献   

8.
张磊 《国际市场》2005,(3):69-69
问:外商可否申请设立独资会展公司?可经营哪些业务?答:根据《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允许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以外商独资的形式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或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在中国境内以合资、合作的形式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  相似文献   

9.
黄海 《市场与电脑》1999,(11):14-15
一、我国流通业对外开放的现状1992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六个城市和深圳、汕头、厦门、海南等五个经济特区,各试办一至两个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商业零售业企业,项目由地方政府报国务院审批。该决定为内部文件。199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把商业零售、商业批发和物资供销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允许有限度地吸收外商投资。1995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北京试办两家中外合资的连锁商业企业,要求由中方控股51%以上,经营年限不超过30年。19…  相似文献   

10.
电力:鼓励外商投资▲电力部日前颁布《电力建设利用外资暂行规定》。《暂行规定》将外资的投资方式规定为:与中方投资者合资建设,成立中外合资经营发电公司或中外合作经营发电公司;对中国现有电厂的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通过购买中方现有电厂的部分股权,与中...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发布的统计公报,截止2011年9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采取股份公司形式的略有增加,但仍然非常少,反映出我国在外商投资企业适用公司制度方面很缓慢,还需要政策的支持与实践的探索.2011年9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之际,商务部负责人表示,我国今后将许可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股份公司在境内上市.我国自从1979年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来,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不断得到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到中国投资.外商到中国投资,在投资的形式上主要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与独自经营三种.  相似文献   

12.
近日,商务部下发《关于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审核管理部分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相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将部分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核管理权限下放至省级、副省级市外经贸主管部门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确总投资1亿美元以下鼓励类和允许类,总投资5000万美元以下限制类的中外合资、合资医疗机构,拍卖企业,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中外合作音像制品批发企业,外商投资非油气矿产勘查企业,各类非油气采矿企业等六类服务业外商投资项目将由省级、副省级市外经贸主管部门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审批。同时,原商务部批准的上述行业的外商投资项目.其后续变更事项也将由省级、副省级市外经贸主管部门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审批。  相似文献   

13.
中国零售业开放得比较晚,1992年以前,中国禁止外商进入零售行业,1992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中,开始允许外商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和五个经济特区试办一至两个外商投资零售企业.1 999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开放地区由原来的15个城市扩大到所有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相似文献   

14.
据外经贸部统计,截至1996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83,793个,协议外资金额4693.2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772.17亿美元,其中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1996年外商直接投资占引进外资总额的78.4%。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是建立"三资"企业,这些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正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商投资活动围绕逐利性目的展开从行业角度看,外商投资以工业为主(参见表1),涉及机械、电子、化工、医药、能源、交通等领域,尤其集中在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中投资少、见效快、盈利高的项目上,而能源、交通等基础产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1997,(7)
据外经贸部统计,截至1996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83,793个,协议外资金额4693.2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772.17亿美元,其中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1996年外商直接投资占引进外资总额的78.4%。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是建立"三资"企业,这些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正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商投资活动围绕逐利性目的展开从行业角度看,外商投资以工业为主(参见表1),涉及机械、电子、化工、医药、能源、交通等领域,尤其集中在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中投资少、见效快、盈利高的项目上,而能源、交通等基础产  相似文献   

16.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近日联合发布的设立外商投资资产评估机构若干暂行规定指出,允许外国评估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中外合作。合资资产评估机构,但不得设立外商独资资产评估机构。外商投资资产评估机构是指由外国资产评估机构与中国资产评估机构以中外合作、合资形式设立的,接受各类资产相关人的委托,以第三者身份为委托人提供各类相关资产估价信息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评估机构在中国境内只允许设立一个外商投资评估机构。外商投资评估机构可以经营的业务有:与委托人相关的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房地产、机器设备、在…  相似文献   

17.
中外合资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方式。1979年初举办的光明华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沙河企业公司电子厂等中外合资企业拉开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帷幕,此后,中外合资企业日益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中外合资企业的基本情况1.规模据外经贸部有关资料统计,1979—1994年,我国共批准中外合资企业140,931家,协议外商投资金额1458.2亿美元,实际外商投资金额508.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外商投资项目数、协议额、实际投资额的63.  相似文献   

18.
<正>国内商品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处理对外开放市场与保护民族产业的关系,本文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现行的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政策非常严格由于第三产业特别是流通行业的特点,我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晚于加工制造业,也晚于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而且市场准入的条件及审批程序非常严格,根据现已出台的法规和政策,可大体分为5个阶段:1.1992年7月前,禁止外商在中国开办独资或合资的零售、批发业,但外商投资的生产企业可在中国国内销售部分产品.根据1983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不允许在中国境内设立商业零售和批发业的合营企业.该《实施条例》规定,合资的生产加工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有权自行销售或委托有关单位代销.199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规定:国内商业、对外贸易等行业禁止设立外商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19.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要缴纳哪些税收? 答:在我国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除了要缴纳关税外,还应缴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工商统一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根据我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暂行实施条例的规定,凡经准许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除另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应该按照我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规定的税率纳税。为了鼓励外商投资,对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的企业在投资额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资本项目监管的主要问题 (一)外商投资企业以实物投资可能出现重复购付汇为吸引外商投资,国家允许外商以实物作价出资。但是由于现行的外汇管理法规与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且外商以实物出资所涉及到的部门和机构较多,管理政策不相衔接,必然出现各部门之间的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