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永林 《会计之友》2015,(1):133-136
教育财会论文选题是指在教育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研究的范围和对象。选定论题和做好研究,作者是关键,它要求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对所选题目的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和方法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料。选题或是前人尚未研究的具有开拓性的题目,或是配合中心工作具有现实性的题目,或是有争议分歧的具有探索性的题目;要选择自己有兴趣和熟悉、力所能及具有可行性的题目。选题的命名(题目)宜小不宜大、宜短不宜长、宜实不宜虚、且要有新意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早在2015年第15期(8月上期),我刊就曾经组织并发表过一期以“追随力”为主题的专题研究论文,其中所包含的6篇研究论文集结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同仁.这一期专题论文发表后,也引发了广泛的学界影响,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全文收录.事实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虽不是国内刊物中最早关注追随力问题的杂志,但在国内外期刊中以专题形式聚焦追随力问题可谓是首开先河.直至今日,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有关追随力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深化拓展,相关学术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断提升.正如我刊在2017年第1期卷首语中所强调的那样,我们的专题研究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希冀于推动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持续互动和学术交流.由此,我们这期再次推出“员工追随新探”的研究主题,反映国内该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陈蔓莉 《审计文汇》2007,(11):38-39
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点评庄河市审计局的论文.我点评的题目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搞好这次点评,做到有的放矢,我曾求教于作者所在单位的刘局长,求教于有过乡镇书记工作经历的普兰店审计局的曹局长,他们给了我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可谓受益匪浅。我将把实践中的体会和对该论文的感受结合起来,来对这篇论文进行点评.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志们见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继2007年第1期<管理学会评论>(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编委会在2007年第4期(10月刊,2007,Vol. 32)上,再次组织了包括6篇论文的特别主题论坛,主题是"理论与方法的相互影响(interplay)",逐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当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撑。我们之所以突破我刊的选题范围选登一篇与经济理论相去甚远的科学文章,旨在强调我刊始终倡导的一种精神:理论的争鸣应基于科学的实践,并最终服务于实践。观点的争鸣不同于观点的争吵,我们的争论不是为争输赢、决高下,重要的是结果有用而且能用。——编者  相似文献   

6.
一、我刊在网上发现,有多家网站(页)声称,"可以联系《沿海企业与科技》等同类期刊发表论文",甚至有人冒充我刊编辑对外征稿,为此,我刊声明如下:1.我刊没有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对外组稿,各位作者向我刊投稿,请直接发邮件到我刊唯  相似文献   

7.
一、我刊在网上发现,有多家网站(页)声称,"可以联系《沿海企业与科技》等同类期刊发表论文",甚至有人冒充我刊编辑对外征稿,为此,我刊声明如下:1.我刊没有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对外组稿,各位作者向我刊投稿,请直接发邮件到我刊  相似文献   

8.
一、基于期望理论的预算管理研究动因 预算管理一直是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根据Shields发表的论文《北美管理会计研究90年代回顾》,在作者所评论的152篇文献中,以预算管理为主题的研究就有21篇,占其所评论论文的13.8%;另根据南京大学教授张朝宓等学者的统计研究表明国内管理会计的研究中预算管理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一、我刊在网上发现,有多家网站(页)声称,"可以联系《沿海企业与科技》等同类期刊发表论文",甚至有人冒充我刊编辑对外征稿,为此,我刊声明如下:1.我刊没有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对外组稿,各位作者向我刊投稿,请直接发邮件到我刊唯一投稿邮箱:yhqj@263.net或来电话询问,我刊电话:0771-5856631。  相似文献   

10.
乍看题目,觉得笔者昏庸,文章是手写的,怎会如包饺子捏窝头般地做?真正的文章是写出来的,不仅用手,重要的是用心。一篇文章包含着作者的观点、学识、第一手资料的积累、选题的良苦用心乃至写作过程中的辛苦。写文章的人才能称之为作者。然而,现在有些文章确实是做出来的,做文章需要的不外乎是些报刊杂志再加剪刀、胶水或者一台电脑而已,称做文章的人“做者“名符其实。曾经有一个奇怪现象,纸价越涨越高,报刊杂志却不成正比地越出越多。于是稿源奇缺,作者奇缺,各报各刊纷纷使出解数争取奇稿,争取读者,争取广告……又于是,产生了一批以做稿为已任的投机“做者“。他们四处猎奇,四处抄袭,甚至从网上扒,带着错别字就四处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里,向《上海房地》期刊投稿的作者越来越多,稿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经审读不能被刊用的稿件也不少。为了从根本上提升稿件的质量,我们认为,作者除了提高自身研究能力,从根本上提升稿件的学术价值外,还要在写作方面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了解本刊的栏目设置、定位及有关体例格式的要求。不少稿件之所以在一审时就被"筛"掉,往往是由于选题不符合期刊的定位或栏目设置,或者是稿件不像一篇  相似文献   

12.
程萍 《秘书》2011,(8):7-11
论文选题的问题 文秘专业的显著特点是复合性、应用性,这样的特点对于毕业论文选题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一面在于,秘书工作、秘书人员的广泛存在,决定了文秘专业有丰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素材,只要做了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钻研思考,一篇论文也就能顺利地写成,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坏的一面在于,秘书学专业自身的理论较薄弱,除去秘书史、概论,没有太多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东方企业文化》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刊号:CN11-5206/G0,国际刊号:ISSN 1672-7355,邮发代号80-453的刊物。2014年10期219页作者顾政论文题目"《信息失真的施工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研究》"应为"《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施工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研究》"。本证明仅做上述作者之文章在《东方企业文化》作者论文题目更正使用,不可用于其它用途!  相似文献   

14.
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已经成为我国最受欢迎的专业学位项目之一。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对研究生申请学位、培养单位评估与认证、培养质量评价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广受研究生及指导教师关注。本文首先区分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学术型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的异同;其次在研究之道、论文类型与选题之道、论文问题导向之道、理论与方法之道、科学精神之道等方面阐释MPAcc学位论文撰写之"道";然后,从选题、题目表达、类型选择、摘要撰写、文献梳理、政策建议、流程管理等方面对MPAcc论文撰写中的"术"进行解读;最后,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分析论文质量评价中的"道"与"术"。  相似文献   

15.
《中外企业文化》2003,(8):64-64
金言玉语翻阅贵刊第139期,感到赏心悦目的文章多了,“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两篇打头文章,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抗非”文化的特点,选题组稿之到位值得称赞,耐读的理性文章也有更鲜明的贵刊风格。《唯有文化能使“大象”跳舞》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题目很有韵味和特点,作者运用生动的案例,形象的阐述,让人们接受了一个企业文化成功的“点金术”,尤其是将“大企业病”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说得令人信服,读来不乏启迪。其实,人们更注重的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注入的不可替代的活力。应该说读贵刊对读者而言是有益的、有用的。上海市徐理贵刊能在…  相似文献   

16.
《城市问题》2015,(3):85
一关于作者署名请注明真实姓名(笔名听便,但真实姓名与笔名只能署其一)、邮政编码、详细通信地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二关于作者简介请附论文所有署名作者之简介,"作者简介"包括如下项目: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例:山东济南人)、现职单位、职称或职务、学位(可选)、研究方向(可选)。三关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须包括下列项目:作者名;参考文献名(论文题目名或书名);期刊名或出版社名;期刊刊期或出版  相似文献   

17.
本刊选题突出应用性、前沿性,注重关注经济热点。欢迎有思想洞见,前瞻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文章;研究方法不限,篇幅不限。根据期刊规范化要求和本刊的特点,特提出以下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稿件题目应简明扼要并能准确反映中心论点,慎用主副标题形式。在标题下标明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区)、城市名及邮政编码。(2)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置于篇首页地脚。(3)作者简介主要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学位等项,并标明联系方式(电话,邮箱)。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刊的院士访谈栏目连续刊载了黄健先生撰写的系列专访近20篇得到了来自广大读者的众多好评不久前这批院士访谈文章已由作者结集交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里我们特选发一篇书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论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指导毕业论文的实践 ,指出了高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概括总结了高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常见的毛病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分析论文写作与写总结和报告的区别 ,详细阐明了论文的五个要素、高职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必要前提以及在写作步骤、确定选题、写作技巧、表达艺术乃至论文格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管理学会评论>(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以下简称AMR)于2008年第1期再次组织了一个特别主题论坛,题目如本文标题(A New Look at Stigmatization in and of Organizations),本次论坛共包括4篇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