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国内外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统筹发展是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推进的发展战略.成都市于2003年开始推行城乡一体化,并于2007年6月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分析,找出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共性,并给予成都城乡统筹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宣布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从本市的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特别是被国务院确定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采取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其经验具有全局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成都市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势必会对零售企业的融资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首先从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及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展开叙述,然后分析了零售业及成都零售业的现状。最后讨论了试验区的建设与发展对零售企业融资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冉启秀 《商场现代化》2008,(16):313-314
本文以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首先就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和重庆市及各个区县的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结果显示,直辖以来,从纵向比较来看,重庆市及其各个区县城镇化水平上升较快,但是与东部横向相比较,绝大多数区县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最后,结合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7年6月6日,成都市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成为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前沿阵地.文章对成都市在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未来值得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冉启秀 《商业科技》2008,(16):313-314
本文以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首先就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和重庆市及各个区县的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结果显示,直辖以来,从纵向比较来看,重庆市及其各个区县城镇化水平上升较快,但是与东部横向相比较,绝大多数区县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最后,结合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金孝奇 《现代商业》2007,(30):231-231
2007年6月6日,成都市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成为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前沿阵地。文章对成都市在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未来值得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新的举措,它是我国继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二批经济特区。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经济中心,有条件也有实力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哈尔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基本规划目标应确定为城乡统筹型与外联开放型城市,这样一个"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久大计,将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内生性的推动力,而且,这种发展是健康和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大背景和重庆作为西部重要城市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际相结合,阐述了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并对现代服务业如何利用FDI进行发展进行了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逐步形成,但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合作组织规模偏小,新兴的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受到落后的物流设施约束。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权力结构失衡,违约风险高。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产品流通模式,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着力推进农超对接流通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洋 《市场论坛》2008,(5):60-61
在重庆大力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制度是对我市土地流转利用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文章从土地利用制度的沿革、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实施条件、重庆市开展情况及相关建议几个方面予以探讨,希望对我市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改革背景下重庆土地储备整治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统筹城乡改革为重庆土地储备整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通过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则搭建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本文基于统筹城乡背景阐述了土地储备整治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总方针,并提出了土地储备整治战略的实施策略: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坚持市场运作的利益机制;不断创新土地储备整治管理体制;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化且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进土地整理评价工作;加强土地整理立法研究且进一步健全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4.
顾兴树 《中国市场》2014,(46):166-167
成都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实施,总结成都统筹城乡的经验与教训,以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控制城市中心,以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产业发达的卫星城和小城镇、农集区等引领城镇化方向,形成重点突出、错落有致,有机疏散为目标的"梯级城镇化模式",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固化以及实施创新,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村体系。通过对梯级城镇化模式的问题和困境的深入分析,根据问题的成因以及发展路径提出了梯级城镇化的改善路径和具体对策及建议。研究结论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深入推动成都市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鹂 《消费导刊》2012,(3):29-29
新农村综合体是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问题和新发展,针对四川灾后重建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实际,在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决策。然而在实践中往往被误解成新农村建设或者新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国家早在一些地区启动了率先尝试的战略部署。早在6年前,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国家就在一些地区启动了率先尝试的战略部署。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重庆、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这两个城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2010年,国家发改委将苏州列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联系点,希望其在城乡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2007年6月,成渝地区被批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8.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国家作出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决策,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带读者走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解读她的背景、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19.
成都是西部的“两枢纽三中心”,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环境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下,已发展成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中心和创新中心,有强大的集聚效应和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20.
王爱忠 《商场现代化》2008,(15):238-239
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特区"),肩负着率先实现"农村脱贫、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目标,以及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先行探路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观念先进,在带动新农村建设、增强城市辐射力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必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