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乡镇招聘干部今天已经成为乡镇干部队伍中的主要成份,成为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工作的骨干力量。就江西宜春市而言,全市25个乡镇目前就有招聘集体干部505名,占全市乡镇干部总人数的53.6%。实践证明,这些招聘集体干部中的绝大多数同志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为改变农村面貌,发展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大大增强了基层活力。但是,也有一些同志在思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祁阳县自1981年以来,先后聘用了406名乡镇干部,占乡镇干部总数的29.8%。实践证明,乡镇干部实行聘用制,对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的结构,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树立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新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聘用干部队伍的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乡镇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少数乡镇聘用干部能力素质差。近年在聘用乡镇干部工作中,存在着以考分划线的倾向。如果文化考试得分较高,只要没有大的问题,就可以招聘为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分析乡镇工作每况愈下的原因时 ,往往归咎于乡镇干部的素质低下和胡作非为 ,尤其是舆论宣传 ,往往把乡镇干部说成灰头灰脸的“农民公敌”。实际上乡镇工作难做 ,乡镇干部难当 ,不少任劳任怨的乡镇干部有一肚子苦水无处倒。笔者在乡镇工作了10多年 ,迫切希望能借媒体之一角 ,勾勒出一幅乡镇干部的自画像 ,呼吁全社会都能理解、支持和善待乡镇干部。乡镇干部并不都是文盲加法盲的大老粗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大、中专毕业证。比如笔者所在的湖南省益阳市龙光桥镇机关的123名干部、职工中 ,有硕士研究生1人 ,大学本科12人 ,大专2…  相似文献   

4.
在乡镇,有党政群机关,有公检法机关,还有事业单位。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本来主要是干部岗位,现在却出现了人员庞杂的现象,除了国家干部、聘用干部,还有大量的全民工人、大集体工人、小集体工人、临时工人以及临时雇请的农民。在这些人员中,有条条管的,有块块管的,有县上管的,也有乡镇管的。1984年以来,乡镇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是对乡镇新招收干部实行了聘用制。新的乡镇干部聘用制实行七年多,证明符合乡镇实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了优胜劣汰,促进了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农村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从制度上解决了乡镇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  相似文献   

5.
江西上饶地区部分县乡镇干部“缺口”大,如上饶县33个乡镇,编制942人,现在在编干部只有818人,缺编124人,缺编率达15.2%。解决乡镇干部的“缺口”,从土生土长的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一批在广大农民中有较高威信的乡镇干部,是一条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6.
在对乡镇的审计中,我们经常听到乡镇干部,特别是一些乡镇主要领导说,他们工作很辛苦,天天都是忙得焦头烂额。平日看到的乡镇长们的确很忙,但其他一些乡镇干部却并非如他们所形容的忙得脚不沾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目前乡镇干部的人数配置来看,一般乡镇都有30名左右的干部,而这么多干部去管理一个农业人口只有万人左右的乡镇,即使不轻松,但至少也不至于像那些乡镇领导形容的那样忙得不可开交。从这几年审计中了解的情况来看,这种主要领导忙乱、一般干部口中喊忙的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对小政府大…  相似文献   

7.
所谓乡镇干部“走读”现象,是指在甲地工作的乡镇干部差不多每天都要回乙地休息,他们象中学、大学里的部分学生那样,不搞寄宿,而进行走读。学生走读,无可非议,而乡镇干部走读,倒值得商榷。乡镇干部“走读”现象,这是近几年来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开始,一些原来在县级机关工作的干部,因工作需要,被组织上安排到离机关不很远的乡镇担任领导。他们人虽下去了,但家仍在机关,所以早出晚归搞走读。后来,不仅在县级机关,而且在乡镇之间;也不光是领导干部,还是干部;不论是路近的,还  相似文献   

8.
乡镇干部本应是行政干部,湖南省嘉禾县却出现了企业编制的乡镇干部:从1994年起,凡是从大专院校毕业到乡镇政府参加工作的人都到该乡镇的企业办签字盖章。人在政府上班用人单位却为企业办,这样就出现了企业编制的乡镇干部(以下简称企业干部)。起初,企业干部的进入控制很严格,进入也不需收费。1996年后,乡镇主要领导开始尝试从进入者中收取六千元到一万元不等的费用,名为集资实则为就业费,后来干脆把准入资格门槛降低,初中生、高中生、中专、大专生都可以进入乡镇政府当企业干部同时,不讲什么集资款,就直说是就业费,并把标准也提高到每人二万…  相似文献   

9.
农村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近几年,由于干部体制的改革,使乡镇干部的群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大批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年青人充实到乡镇。这些年青干部白天下乡工作,但到晚上就感到难以打发时间。由于很多乡镇机关没有组织业余文化生活,使这些年轻乡镇干部只好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关乡镇干部的负面报道屡见报端,似乎乡镇干部就是增加农民负担、财政包袱的“罪魁祸首”,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绊脚石。很多搞农村问题研究的人认为中国农村即将进入“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呼吁撤消乡镇政府,从而达到农民减负、财政消赤、提高公共产品服务水平的行政体制改革目的。乡镇干部占了全国干部总数的60%。机构消肿、干部精简的劲风刮倒的多数是乡镇干部,乡镇干部成了行政体制改革的试刀石,乡镇一般干部更是成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牺牲品。为什么只能是乡镇干部成了行政体制改革首当其冲的试刀石呢?还不就是因…  相似文献   

11.
请关心乡镇干部的健康编辑同志:最近,在农村工作调查,发现某乡政府机关在编干部28人,有半数以上的患有各种疾病。其中1人在家修养,3人住院治疗,其余的大都是药丸随身带。到其他乡镇了解,也有类似情况。乡镇干部长年工作在农村最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吃不好,睡...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湖南省桂阳县干部管理工作形势喜人,不仅乡镇干部队伍稳定,工作安心,而且有不少县直机关干部也都以去乡镇工作为乐并在那里锻炼成长,脱颖而出。这是早些年不多见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县委、县政府一向比较注重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外,尚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值得一提。“求佛化缘”,以宽松多镇干部的工作环境乡镇干部之难,难在“婆婆”多。乡镇干部开展工作,多有“戴着镣铐跳舞”之感。为了改善乡镇干部的  相似文献   

13.
农民呼唤土生土长的乡镇干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来,土生土长的乡镇干部基本没有了,携妻带子到异地乡镇工作的干部也不多见。实际上现在的乡镇干部大多是从县城下派到乡镇"镀金"的,他们身在乡镇心在县城,"半年看,半年于,一年之后盼提拔",工作上很难安心。难怪农民兄弟说:乡镇干部居县城,双休日回县城,借故办事奔县城,一年能有几天在基层!现在,乡镇干部与轻化了,0工作方法&单化了Oa些年来,名地重视B"四化"丈针加强乡@干部队伍g设,一大a年纪轻、S历高、有③气的干部夭实到乡镇村关,增强了乡镇领导五子的活大。但是,由于他们初出家门、校门。机关门,对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4.
《乡镇论坛》2010,(5):35-38
作者:陈文胜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品简介: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三弱”,即弱势农民:种粮农民;弱势政权:乡镇政权;弱势干部:乡镇干部。在整个农民的群体中,种粮的农民最弱;在整个政权的体系中,乡镇政权最弱;在整个干部队伍中,乡镇干部最弱。  相似文献   

15.
读罢《乡镇论坛》2006年12月上半月刊发表的廖德平的文章《请多关心一下乡镇干部》,心里总觉得暖乎乎的。他所谈到的和感受到的,真是我们多年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想说而没有机会说的心里话。乡镇干部长年风里来,雨里去,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差已是不争的事实。无怪乎群众说,乡镇干部是上管天、下管地、中  相似文献   

16.
自1983年起,四川、山东、陕西、湖南等众多的省份相继推行了乡镇干部聘用制,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把一大批农村土生土长的优秀人才,推上了乡镇聘用制干部的岗位。自带口粮的聘用制干部开始活跃在农业第一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乡镇干部聘用制在逐步显示出优越性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如今,乡镇干部聘用已成为令人十分关注且议论纷  相似文献   

17.
简讯:在中共山西省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省民政厅和晋中地委等单位组织编写的《乡镇干部岗位培训试用教材》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套教材共十本,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概论》《乡镇领导学》,《乡镇干部法律基础知识》、《乡镇党委会工  相似文献   

18.
当前, 社会各界对乡镇机构和人员喊“砍”、喊“杀”声不绝于耳,一时间仿佛乡镇机构和干部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一些人的言论不乏偏激;一些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又似乎缺乏实践的根底,好听不中用;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讲话缺乏中肯。本人在乡镇工作10多年,说老不老,说年青也不年青,思想观念还不至于十分陈旧。面对这些风言风语,想想自己的工作感受,作为乡镇干部中的一员,有些话真是不吐不快。 一、农民负担———乡镇干部是罪魁祸首? 农民负担是千百年的话题,至今不能解决,我们从各类报刊、各级文件来看似乎都是乡镇干部惹的祸, 可从来…  相似文献   

19.
石门县现有7个区43个乡镇,编制993人,到1989年底尚缺编70余人,少数边远山区乡镇,招干无门,调干不去,缺编现象更为突出,为什么会产生乡镇干部队伍后援不足的状况呢? 因素之一:干部流动渠道不畅,乡镇进人路子不宽。从近三年石门县新增干部的流向看,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一是部门招干录干多,乡镇招干录干少。近三年来,石门县分八批共招收录用干部236人,分配到政法、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114人,占48.3%,分配到乡镇企业的36人,占15.3%,乡镇党政机关未招收录用一名正式国家干部。二是军转干部安置照顾多,下乡“务农”人员少。1987年至1989年,石门县接受的42名军转干部无一名安排到乡镇,绝大多数都安排在县直党政机关、政法部门和经济杠杆部门工作,只有极个别同志安置后因工作、家庭因素调到乡镇工作。三是大中专毕业生学校、部门留得多,分到乡镇工作的少。三年来,石门县共接受上级分配的大中  相似文献   

20.
编辑部纪事     
乡镇如何转变职能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三河镇人民政府干部吕金潮读者9月4日来信说:我是一名来自乡镇的基层干部,也是《乡镇论坛》的忠实读者。现在,国家要在5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大部分乡镇干部感到困惑,不知道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干部应当干些什么。我建议编辑部多发表一些关于讨论税费改革后乡镇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如何转换工作机制、如何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文章,以便我们学习和思考。 吕金潮读者提出的问题,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