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奉贤区庄行镇潘垫村是上海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2009年庄行镇对潘垫村的6个村民小组、194户农户进行了"村庄改造"综合整治,拆除违章建筑200多平方米,整修农宅墙体27160平方米;完成规划内道路配套硬化388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880平方米以上;疏浚河道23280立方,修桥梁1座,改造人行桥2座,完成供水管网改造1807米,翻建地下渠道500米.  相似文献   

2.
《上海农村经济》2011,(8):24-24
春光在金色中流淌,心情在春风中放飞。在奉贤庄行镇一望无垠的金黄油菜花海里,2011年第四届上海奉贤菜花节16天内迎来48万游客。菜花节的主阵地潘垫村,实现农家乐餐饮营业额287.66万元,带动农民农产品销售65.5万元。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2019—2021年对松嫩平原盐碱地土壤呼吸的监测,探究盐碱土是否存在净碳吸收过程,明确盐碱土碳吸收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文章基于纯盐碱地原位土壤呼吸的3年连续监测,探究盐碱地土壤CO2通量动态变化及其环境响应。结果 (1)松嫩平原盐碱地除碳释放外存在阶段性碳吸收,不同年份盐碱土发生碳吸收的时间和强度不一致。(2)2019年和2021年土壤碳吸收主要发生在夜间,两次间歇性碳吸收分别发生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其强度与土壤温、湿度显著相关,是由水分参与下的NaCO3转化为NaHCO3的化学性吸碳。(3)松嫩平原盐碱土在水淹期间存在连续性碳吸收,水淹状态下的吸碳来源于温度梯度驱动的大气CO2形成水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吸碳。结论 (1)生长季的不同时期,松嫩平原盐碱土有着不同的碳吸收模式和强度。(2)土壤水分是影响盐碱土夜间间歇性吸碳的关键因素,温差是影响水淹吸碳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温差加大,土壤碳吸收加强。(3)2019年和2021年夜间土壤碳吸收的最大值分别为-0.31 μmol CO2 m-2 s-1和-0.75 μmol CO2 m-2 s-1;2020年和2021年淹水期间碳吸收最大强度为-1.51 μmol CO2 m-2 s-1和-1.27 μmol CO2 m-2 s-1。(4)松嫩平原盐碱土的规律性固碳可为生态系统年净碳吸收贡献15%。不考虑土壤碳吸收的空间异质性,其每年的碳吸收潜力预计可达0.37 Tg C a-1。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调查“两规”冲突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针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这一“两规”冲突核心问题的行为倾向,并据此勾勒出“两规”冲突的利益相关者关系,进而探寻相应的协调对策。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研究结果:15个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其中某些主体同时拥有多项相互矛盾的利益诉求;针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这一核心问题,具有矛盾利益诉求的主体有着不同的行为倾向;依据其利益诉求及行为倾向,可以将15个利益主体分别归入利益相关者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研究结论:改变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减缓其对立关系是解决“两规”冲突的根本出路;在规划编制阶段构建完善的冲突协商机制和在规划审批阶段强化省级政府的制约作用是当前更务实的选择;此外,还需强化规划的执行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置冲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核算马铃薯碳足迹,分析马铃薯碳足迹变化特征,探寻碳减排途径,为农业固碳减排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文章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对2011—2020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阶段的碳足迹进行核算,研究分析各种植区以及省级马铃薯碳足迹年际变化和马铃薯碳足迹构成,为马铃薯典型种植区提供减排建议。结果 2011—2020年中国省级马铃薯碳排放总量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在时间尺度上,马铃薯单位面积碳足迹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均增长77.5kg CO2eq/hm2P<0.01);单位产量碳足迹呈现缓慢降低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0.129t CO2eq/t (P <0.1);在空间尺度上,北方一作区和西南单双季作区的马铃薯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处于正增长状态,马铃薯的单位产量碳足迹在除甘肃、新疆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减少状态,马铃薯还有很大的减排空间。在马铃薯碳足迹构成中,肥料(77.72%)是马铃薯种植阶段碳足迹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农膜(9.64%)和灌溉(8.46%)。结论 综合比较马铃薯各地区的碳足迹发现,西南单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的减排潜力最大,其次是中原二作区和北方一作区,马铃薯减排重心逐渐南移。马铃薯减排增产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其中肥料是马铃薯减排的主要入手点,各种植区应制定适合本区特征的减排方案,大力推广先进减排技术,实现马铃薯减排与增产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分水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建立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研究方法:分别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方 面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分水镇各行政村的投入过剩与产出不足。研究结果:杭州市分水镇的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总体良好,空间上表现为东 南高西北低,非DEA有效的行政村在投入方面表现较好,但是产出部分明显不足,空间上表现为环绕中心镇区分布。研究结论:DEA模型能够突 破主观因素的限制,有效地评价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林权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主要经验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健全机构、充实人员;积极稳妥,分步实措;抓好试点,积累经验;部门配合,加强宣传;依法操作,民主决策;配套改革等。改革中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山林纠纷与历史遗留问题;天保工程中的问题;公益林区划与补偿;自然保护区问题;移民问题等。针对问题提出了6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析山西省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及粮食供需结构现状。方法 文章选取2010—2019年山西省粮食生产和消费数据,借助ArcGIS10.2软件、EXCEL软件,采用重心研究模型和粮食安全贡献度模型,综合探析近年来山西省粮食供需变化及粮食安全现状。结果 (1)2001—2019年山西省粮食面积和产量整体稳中有增;种植结构以玉米、小麦为主,谷子、大豆、马铃薯为辅,以及高粱、燕麦、荞麦等小杂粮类;10年来,粮食生产变化表现为以增加玉米,减少小麦和杂粮生产为特点。(2)2010—2019年大豆、燕麦和小麦的产量重心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转移,其他种类均呈现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转移;种植结构变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马铃薯>荞麦>大豆>高粱>燕麦>玉米>谷子>小麦。(3)2011—2019年全省粮食产量稳定情况下,以2014年为转折点粮食需求量先降低再增加,调出量先增加再减少,至2018全省粮食调出量减少为负值;粮食需求结构中,口粮占53.65%,饲料用粮占比29.68%,工业用量仅占13.53%。运城市的粮食安全贡献度最大,其次为临汾市、忻州市、朔州市和晋中市较高,长治市、大同市、吕梁市和晋城市较低;太原市和阳泉市最低,为负值。结论 山西省粮食生产表现为总体平衡,种植优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转移的趋势,且各作物种植时空变化规律性不强;种植结构尚未形成区域特色产业,粮食需求量仍有逐年递增的趋势,粮食安全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稳步攀升,新疆棉花生产成本过高,加上新疆棉花销售回归市场,价格不稳定,导致棉花生产风险增大,棉农种棉积极性降低。文章通过对新疆棉花成本收益及规模报酬变动趋势的研究,为棉农生产决策和政府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在对新疆棉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棉花种植规模变动下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在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寻找生产要素投入成本较低,收益最大的植棉规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同植棉规模下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增加的贡献程度。结果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单位面积成本和收益随着户均种植规模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变化;单位面积成本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下降,超过一定规模后上升,成本最低植棉规模为3.56hm2;单位面积收益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增加,超过一定规模后下降,收益最高的植棉规模为4.67~5.33hm2。研究发现,户均种植规模在2.5~4.5hm2时,土地费用、机械作业费、水电费、雇工费用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规模在7~10hm2时,化肥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农药、地膜、滴灌带等物质投入未体现规模趋势。结论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和收益随着种植规模不同而变化的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存在最优种植规模;在不同种植规模下,各种要素投入对新疆农户棉花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因此,要引导棉农合理投入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0.
在纯净空气与H2O/ CO2污染空气来流对比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和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了H2O和CO2污染组分对煤油燃料超声速燃烧的影响,获得了试验手段难以得到的燃烧室流场参数和性能数据。完成了相应的煤油燃料超声速燃烧室二维数值计算,其中匹配了进口总温、总压、马赫数、氧气摩尔分数和工作当量油气比。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相应试验测量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燃烧室流场数据、性能参数分析了H2O和CO2污染的动力学影响、以及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总体上吻合,两种手段均体现了纯净空气来流时不同煤油当量油气比的燃烧室性能,并反映了一致的“污染效应”影响趋势;(2) H2O污染、H2O+ CO2污染的存在降低了煤油燃料超声速燃烧室性能,体现在燃烧诱导压升、燃烧效率、流向冲量增量的下降,而且随着污染组分含量的增加,燃烧室性能下降越加显著。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江汉平原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焚烧秸秆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特别是秋收季节,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调查江汉平原农户焚烧秸秆的行为,旨在了解农户焚烧秸秆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方法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在荆州市荆州区、沙市区、公安县、监利县等县市的13个村随机选取了320名农户作为调查样本,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且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农户秸秆焚烧行为受到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农户年龄、文化程度、政府提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宣传力度与监察力度的大小均对农户焚烧秸秆决策行为有显著影响,是影响秸秆焚烧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P<0.05);(2)年龄、文化程度、政府提供技术指导、禁烧政策宣传力度和政府监察力度均与农户焚烧秸秆决策行为呈负相关关系(B<0)。结论 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不易焚烧秸秆,政府禁烧政策宣传力度越大、监察力度越大、对农户提供的技术指导越多,农户们越不易对秸秆进行焚烧,可为相关部门在制定秸秆禁烧政策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最理想的消毒剂应该是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对物品无腐蚀性;无色、无味、无臭,消毒后易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不易燃易爆,使用无危险;可以在低温下使用;价格低廉、便于运输,可以大量供应。目前,化学消毒剂  相似文献   

13.
伏季休渔适合我国国情,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最关键的是要控制捕捞强度,限制渔船增长。现在海洋捕捞计划产量实行"零增长",将来可能还要提出"负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土地交易微观数据,测度2004—2017年我国不同区域和不同地类土地市场化程度及其差异性。方法 文章运用δ收敛和β收敛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 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以2010年为界限呈现倒“U”型趋势;不同区域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但区域间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最高,东部次之,东北和西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地类来看,商服用地市场化程度整体平稳上升,工矿仓储用地在2006—2008年上升迅速,住宅用地在2010年以后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由西到东递增,但区域间和地类间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存在非均衡发展;从收敛趋势来看,东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土地市场化程度只存在条件β收敛,西部地区3种收敛均存在;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工矿仓储用地3种收敛都存在。结论 对不同区域与不同地类土地市场化程度非均衡发展趋势及其收敛性的认识,可为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数学模型的建立 为了用数学模型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对我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分别设置变量,确定了447个参数。 种植业:设8个变量,宏观控制粮、油、菜的产量。X1——玉米种植面积;X2——水稻种植面积;X3——高梁种植面积;X4——大豆种植面积;X5——商品菜种植面积;X6——花生种植面程;X7——西瓜种植面积;X8——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中国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并重推进粮食作物效率提升背景下,进一步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提升效应的规模异质性具有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使用随机前沿分析和门限回归分析,利用2018年全国6省区小麦种植户经营情况,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影响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效果规模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采用有助于提升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存在门限效应,当农户经营规模低于门限值(0.293hm2)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跨越门限值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则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基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中等规模(0.293hm2Area<3.333hm2)农户的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提升中国小麦种植户技术效率,但受限于农户规模,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同时仍然需要推动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农户玉米种植与施肥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农户玉米种植与施肥现状,为区域玉米栽培和养分管理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文章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于2014年在吉林省44个县市开展农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 142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玉米品种、产量水平、种植面积和密度、播种和收获期、养分来源、施肥时期及方式、肥料种类和施用量等。结果 吉林省农户种植与施肥条件下玉米产量平均为9.1 t/hm2,东部湿润山区、中部半湿润平原区和西部半干旱平原区产量平均分别为8.1、10.1和8.0 t/hm2。全省农户共选用玉米品种526个,使用率前6的品种占比46.7%,播种期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占86.0%),收获期集中于10月上中旬(占89.0%)。单户种植面积大多在1~3 hm2(占62.3%),平均2.9 hm2,种植密度集中在5.5万~6.5万株/ hm2(占58.0%),平均5.7万株/ hm2。全部参与调研的农户均施用化肥,但增施有机肥比例仅3.5%,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6.0%、1.9%和4.0%。化肥品种以单施复合肥和复合肥—单质肥配施为主,中部地区大多为单施复合肥,东、西部地区大多为复合肥与单质肥配施。全省农户的氮(N)、磷(P2O5)、钾(K2O)养分投入量平均分别为244.6、130.8和104.4 kg/hm2,氮磷钾养分比例平均为1∶0.53∶0.43。施肥方式上,全省一次性施肥和分次施肥(基肥+追肥)方式分别占53.5%和46.5%。各区域中,中部地区农户的玉米养分投入量和一次性施肥比例(平均为540.6 kg/hm2和77.9%)远高于东、西部地区(平均为429.3、401.2 kg/hm2和22.4%、36.1%)。结论 现阶段吉林省农户玉米产量水平较高,但种植和施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区域尺度的玉米优化栽培和高产高效养分管理研究及技术推广,因地制宜地促进玉米产业绿色优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笋竹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勇 《林业经济问题》2003,23(2):114-115,124
分析指出我国加入WTO后,笋竹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规模小,设备较落后;管理水平低;缺乏强有力的民间行业组织;缺少国际标准化认证;信息渠道不畅。同时提出加入WTO后,笋竹企业的应对策略是:研究WTO规则,保护、发展笋竹企业;重视国际标准化认证;实施品牌战略;合并或组建集团;注重网络的应用,扩大信息渠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面向创新型农业保险业务中缺少及时准确的第三方作物产量结果用于灾损理赔的问题。引入多源卫星遥感测产技术,识别测产关键因子,构建产量模型。方法 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选取山西省马铃薯主产县岚县为研究区,计算基于Sentinel2影像的植被指数,结合气象卫星数据与实测单产数据,筛选关键因子,建立马铃薯单产遥感测产经验模型。结果 采用GF-2影像分割与Sentinel2长势时序识别岚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为8 477.65hm2,精度检验Kappa值为0.72。保险公司岚县承保马铃薯面积2 476.37hm2,承保覆盖率为29.21%。测产结果显示,马铃薯单产与区域关键期地表温度参数相关性较好,岚县遥感测产获得平均单产为13.76 t/hm2,实地测产获得平均单产为14.06 t/hm2,误差百分比为2.13%,分乡镇平均误差百分比为22.97%,基本满足理赔业务需求。在2018年保险期结束后一周内,保险公司启动快速赔付,支付赔款125.29万元,赔付率48.46%。结论 遥感测产具有大范围、时效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能够迅速为创新型保险产品提供测产理赔结果,提高理赔效率,保障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厘清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现状是探索农业绿色发展路径的逻辑起点。文章对农业环境TFP测算体系做了进一步的解构与改进,并分析其动态演进及收敛性。方法 利用基于SBM-DEA模型的GML指数,测度了1995—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西藏)的农业环境TFP,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探讨其收敛性。结果 中国农业环境TFP与农业生产总值变动态势基本吻合,两者的增长速率均在2010年达到峰值,此后农业环境TFP增长速率超过农业生产总值,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农业环境TFP的年均增长率为3.13%,增长率自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部依次递减;全国及四大区域的技术效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退迹象,其中东北部最为明显;全国及四大区域均存在β条件收敛,但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及其他区域均存在β绝对收敛。结论 中国农业环境TFP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应加强各地之间的农业经济联动,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各地农业环境TFP逐步收敛;特别对于东北部,技术效率衰退较为严重且内部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不利于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