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近几十年论述工业化、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问题的主要文献,采用1997-2011年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对我国工业化、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正相关关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有单向正相关关系.从各区域看,东部地区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中部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正相关关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而对能源消费却有反向作用;西部地区与全国在效用上趋于一致,但作用效果则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能源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准确预测未来能源的消耗对于科学制定能源规划及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1990年—2009年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数据,建立了ARIMA(1,3,0)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12-2013年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进行了预测,预测表明,我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将继续增长.针对预测结果,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能源开发利用转型已到关键时期,我国尤为紧迫。1990年以来,我国绿色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9.85%,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1990年的4%上升到2012年的8%,非水可再生能源增长尤为迅速,2012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绿色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4%。我国是绿色能源第一大国,但距离绿色能源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态势鉴于传统化石能源大量使用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人类必须实现能源开发利用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21世纪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日趋紧张.长期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由于受到资源、环境污染及运输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很难承受国民经济增长的要求.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保持相当规模核电的稳定发展,应该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基于1983~2009年我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构建了ARIMA(3,2,1)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对未来我国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进行了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能源工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能源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2004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9.7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能源生产总量的11%,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我国电力装机总量达到4.4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一年新增装机5050万千瓦,相当于一年新增一个英国和两个瑞典的装机容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最快的电力建设速度;我国连续三年发电量增长均超过14%,尽管很多地方出现了电力短缺,但能源工业支撑了连续多年的经济增长超过9%,这已经是世界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世界大势,我国生态环保国策特别是民众环保意识增强的倒逼,进一步促使能源监管模式由细化流程管理转为从供能源头上进行控管,这成为清洁能源大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 1.逐步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我国治理空气污染的首要选择 英国石油集团(BP)首席经济学家鲁尔透露,201 2年,在全球范围内,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所有类型的化石能源消费增长都低于历年均值,而用于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增长了15%.根据预测,2000-2050年世界能源总需求将以2%的速度年递增,其中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年递增5.2%,化石能源则逐年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增幅是化石能源的2.6倍.在本世纪内,所有矿物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铀将逐步被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空间太阳能、风力发电、水电/潮汐/波浪发电、海洋与地热能源、生物质/沼气能源、肌肉能源、环境能源如震动能)取代.  相似文献   

8.
刘晓磊 《北方经济》2010,(13):77-78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费量也大幅度增加.以往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2000-2015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能源效率作为省份的聚类标准,在Romer理论模型的框架下定量分析能源投入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尾效"。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能源效率存在区域差异;在能源效率越高的区制,能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制约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0.
1997年,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8%,而支撑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能源生产的增长却有放慢的趋势,根据可比数据计算的能源生产(一次能源)仅增长2.0%。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经济增长与能源生产之间的速度差?  相似文献   

11.
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利用1953~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消费分别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一定滞后期内,三种能源消费均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用,且煤炭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效用远大于石油、天然气消费的正向冲击效用。  相似文献   

12.
实证结果表明:当期的经济增长会推动建筑行业能源消费,但长期内经济增长会对建筑行业能源消费起到抑制作用.因此推行支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策行为,不仅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在建筑行业领域推行节能减排、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对于建筑成本的制约及克服能源对我国经济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制约.同时有利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及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招标》2014,(33):40-41
2014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国内能源消费只有3%左右的增速。国内煤电油气等主要能源品种供需相对平衡,能源投资除油气外,也相应处于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重型化一度带动能源需求高速增长。“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内GDP平均增速分别为9.8%、11.2%,能源消费平均增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山西省1990-2012年四种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统计分析,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利用计量模型,对山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促进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中电力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由此提出一是加大能源产业科技投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二是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5.
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薛东辉 《特区经济》2005,(5):207-208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1.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难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2003年我国GD P的增长率超过9%,今后几年仍将快速增长。然而,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我国万元GD P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研究了1978-2006年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由此得出结论陕西省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高耗能为基础的能源依赖型模式,能源消费的增加推动了陕西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财经速览     
《首都经济》2008,(8):13-15
第二季度全球清洁能源风险投资创新高,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10.4%,我国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3%,我国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18.
正能源,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源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我国在国际上的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大,支持经济的增长需要对应的较高能源供应增长。按近年情况来看,能源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比约为1∶1,即要维持我国GDP每年7%~8%的增长,就需要能源7%~8%的增长。在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了69%,包括煤、油、气在内的化石能源总共占91%,水、核、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总计占比仅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达到3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20.
李岚红 《特区经济》2010,(8):263-264
在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呈现双向因果关系:其中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方向的因果关系呈现持续、刚性的特点,因此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的能源消费从总量上还将维持上涨趋势;而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方向的因果关系则更富弹性,能源消费仅仅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无论是不可逾越的工业化进程,还是赶超式的经济增长,都决定了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还会保持高位,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这一对矛盾仍然之分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