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针对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模型的各种弊端,构建了固定资产的正态折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正态折旧模型可能存在的细微误差进行了修正,以使固定资产正态折旧模型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固定资产在其生命周期中使用效能的发挥和内在价值损耗的规律,构建了固定资产正态折旧模型。同时针对固定资产正态折旧模型存在的一个悖论,选择了两条思路对其进行修正,以确保修正后的固定资产正态折旧模型更加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固定资产在其生命周期中使用效能的发挥和内在价值损耗的规律,构建了固定资产正态折旧模型。同时针对固定资产正态折旧模型存在的一个悖论,选择了两条思路对其进行修正,以确保修正后的固定资产正态折旧模型更加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固定资产正态折旧模型的构建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模型的各种弊端,构建了固定资产的正态折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正态折旧模型可能存在的细微误差进行了修正,以使固定资产正态折旧模型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弊端,提出了在固定资产折旧中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并构建了直线动态折旧模型、折旧基数变化情况下的加速动态折旧模型以及折旧率变化情况下的加速动态折旧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弊端,提出了在固定资产折旧中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并构建了直线动态折旧模型、折旧基数变化情况下的加速动态折旧模型以及折旧率变化情况下的加速动态折旧模型。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动态折旧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弊端,提出了在固定资产折旧中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并构建了直线动态折旧模型、折旧基数变化情况下的加速动态折旧模型以及折旧率变化情况下的加速动态折旧模型.  相似文献   

8.
固定资产按重置价值折旧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资产按重置价值折旧的数学模型郑州工学院张延欣由于物资涨价,货币贬值,按照我国过去的折旧方法提取折旧额,不足以补偿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本文根据固定资产价值的动态特性和资金时间价值原理,提出一种折旧的数学模型。一、固定资产按重置价计提折旧的理由固定资...  相似文献   

9.
固定资产价值以计提折旧的方式计入成本费用,并从产品销售收入中逐期实现价值补偿,折旧的计算方法直接决定了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速度和补偿速度。本文分析了现行折旧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的新的补偿模式——平均贴现折旧法,并运用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了平均贴现折旧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折旧是资产在使用寿命期间内合理、系统的分摊过程,本文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资金时间价值等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结合企业所得税进行筹划,最终达到降低税负、减少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现金流出量。  相似文献   

11.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考虑时间价值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固定资产计算折旧时考虑时间价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就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现有固定资产折旧模型存在的局限性,运用正态分布的数理统计方法,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构建了动态的正态分布固定资产折旧模型,从更加客观和科学的角度来计量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固定资产计算折旧时考虑时间价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就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局限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四种。但这四种方法都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物价变动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对所得税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折旧是资产在使用寿命期间内合理、系统的分摊过程,本文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资金时间价值等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结合企业所得税进行筹划,最终达到降低税负、减少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现金流出量。  相似文献   

16.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清楚掌握资产实际价值对于事业单位发展是极为重要。探讨引入和落实折旧制度的必要性及引入步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先提出用区间数来描述期望折现率,然后通过建立固定资产区间动态正态折旧模型,判断折旧金额是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最后通过实例评价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先提出用区间数来描述期望折现率,然后通过建立固定资产区间动态正态折旧模型,判断折旧金额是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最后通过实例评价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按期计提折旧,并充分考虑其市场价值,同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使企业反映的固定资产更接近市场公允价值,客观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现状。固定资产作为一种商品,以实物形态反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那么新的固定资产和旧的固定资产就会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上的差别,其实固定资产折旧就是体现这种差别的一种方式。固定资产折旧是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新到旧,逐渐形成有形或无形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大都来源于财政预算资金或预算外资金,不必为固定资产更新筹集资金,这就决定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考虑到事业单位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陈益良 《财会通讯》2005,(12):84-84
一、对计提方法的思考(一)资产价值的弥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折旧的本质是将固定资产价值随着其使用而逐步转移到企业的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并通过货物销售实现货币回收,弥补其价值损耗。而目前的做法不论是对应计折旧额的分摊或是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弥补都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其实,固定资产原值是一个静态的过去时价值,而会计主体每年(每月)折旧额是一个动态的未来价值。两者的货币时间价值是不相等的。如甲公司一台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