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管业务作为风险低、收益稳、创新力强、覆盖面广和活跃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和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托管业务不论在托管规模、托管领域,还是在产品种类、托管收入上,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业银行必须紧盯市场,把握机遇,从产品、领域、创新、营运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快资产托管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是一种轻资产、低资本消耗的中间业务,属于商业银行战略发展业务。作为投资方与资产管理方之间的防火墙,资产托管业务在资本市场的金融风险防范过程中起到了屏障作用,是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当前资管产品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资产托管业务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基于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现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发现,资产托管业务在当前监管环境下面临资管产品监管压力不断加大“、强托管”产品覆盖不足、托管基础设施亟须完善等问题,并从风险管理、发展路径和系统建设等角度对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资产托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新兴中间主要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日益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它也为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极大可信赖的居中便利.但是,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从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现状出发,对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详细探究,并积极寻找有效措施降低资产托管业务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保障》2009,(11):F0004-F0004
中国农业银行是1998年国内率先开展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十多年来,始终保持托管业务零差错;托管业务品种丰富,涵盖了市场上可托管的各种类型资产,托管资产规模过万亿,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能够提供国内领先、标准化的托管服务,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资产托管业务在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沉淀部分低息负债、提高商业银行ROA(资产收益率)指标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外延内涵逐渐丰富,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在托管规模、产品种类、数量及其收入上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商业银行应从管理、创新及培养人才等方面多措并举,大力发展资产托管业务。  相似文献   

6.
资产托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新兴中间主要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日益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它也为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极大可信赖的居中便利。但是,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从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现状出发,对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详细探究,并积极寻找有效措施降低资产托管业务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市场、资管市场、金融市场、跨境市场的不断发展,托管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托管业务稳存增存、不占用经济资本、协同效应明显等特点,托管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发力方向。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紧抓托管业务发展窗口期,提升托管业务贡献度,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明娟 《新金融》2006,(12):14-16
几年来,交行的资产托管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创新,稳健发展。目前交行托管业务已涵盖11大类产品、托管资产总规模超过千亿,交行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中托管资产种类最齐全、创新能力最强的托管银行之一。为探寻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模式、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本刊记者专访了交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阮红女士,请其介绍交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9.
资产托管业务是一项风险低、收益稳定的银行中间业务,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对于扩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托管银行。截至2007年8月末,托管资产规模达到10868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家突破万亿大关的托管银行,这也标志着托管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承担着资产托管服务全部营运职能的托管业务运作中心,秉承“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经营理念。从成立以来保障了工商银行托管服务始终处在行业前列。不断刷新托管行业最佳运作纪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对资本市场运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对资本市场的作用途径,包括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和银证银基银保业务以及提供证券交易结算服务和资产托管服务,对其具体内容与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托管业务是指以具备一定资格的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与委托人签订委托资产托管合同,安全保管委托投资的资产,履行托管人相关职责的业务。托管业务是商业银行一项新兴的中间业务。面对金融服务脱媒化和利率市场化的日渐深入,以及全社会资产保值、增值等理财需求的日趋旺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进入了快速、迅猛的发展阶段:不但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度不断上升,而且逐渐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扩展和整固客户关系,增加低成本存款、派生现金管理、外汇交易等中间业务的战略性业务。  相似文献   

12.
<正>商业银行的保险资产托管业务从2009年起步,增长迅速,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综合收益。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商业银行保险资产托管业务中常见的突破审批权限办理保险资产托管业务、保险资金托管合约管理不到位、保险资金托管划款指令管理控制不足、保险资金托管核算管理不规范、保险资产托管对账管理存在缺陷等常见的主要风险形式,运用访谈、核对、审阅、比对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进行分析,以给读者提供相关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推进,资产管理行业蓬勃发展,资产托管业务也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此前提下,招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走过了15年的历程。截至2017年6月末,招商银行资产托管的规模达到10.6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国内托管行业第二,而且托管规模还在3年里增长了5倍。在经济新常态下,2014年招商银行提出"轻型银行"的发展战略,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资产托管业务作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日益壮大,商业银行收获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本文从资产托管业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风险管理原则,讨论风险识别与控制方式,积极寻找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并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管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资产托管业务是一项新兴的商业银行轻资本中间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资产托管业务的主要风险是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本文主要从业务实操层面探讨资产托管业务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资产托管业务被多家银行列为绿色转型的战略业务,同时也属于高新技术密集型业务,较为依赖和倚重金融科技的支持。将相关高新技术应用于资产托管的运营及增值服务是未来托管业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托管业务的特点,选取了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作为AI理论基础,利用编写Python代码的方式建立了AC-AI模型(Asset Custody-Artificial Intelligence,资产托管人工智能模型),对托管业务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实验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我国资产托管行业的业务特点及研发流程,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行业资产托管领域的系统作了详尽的规划,以期实现理论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我国资产托管业务朝着稳健、创新、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中小股份制银行应充分认识到托管业务在银行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成功经验,牢牢把握市场机遇,强化市场营销,提高服务质量,夯实工作基础,打造一流品牌.走具有自身特色的托管业务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杨子萱  薄磊 《云南金融》2012,(2X):31-31
资产托管业务在我国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会计师资产托管业务中的主体内容。本文从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确认和计量几个方面探讨资产托管会计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资产托管业务在我国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会计师资产托管业务中的主体内容。本文从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确认和计量几个方面探讨资产托管会计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融资渠道多样化和"互联网+"时代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资产托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托管业务也以拓展客户、开拓业务领域、增收创收、控制风险等强大作用,成为各大商业银行抢占的主要业务之一。本文从托管业务基本情况介绍、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下一步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发展几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