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解决民生问题需对古代贤哲的民生思想作深刻研究,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资源以为今日所用。本文以荀子为例谈荀子的民生思想,并将其归纳为:否定天神而重人事,从性恶论出发的尊君为民,从"民水君舟"得出的平政爱民,主张把教化和刑罚结合的施教于民。  相似文献   

2.
高力 《全国商情》2007,(6):116-117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第一个大“黄金时代”。中国以后的政治、经济、伦理、消费等思想理论无不发轫于此,而儒家的消费思想又独树一帜,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共同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消费思想体系,并在中国经济思想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荀子与霍布斯系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思想家。荀子强调"礼",霍布斯强调"约",把他们的观点放在一起作一比较,虽有区别,但很多地方是互通的。人性恶是他们学说立论的共同基础;礼有强制与自主的一面,同样约亦有类似的性质,因此礼约之治事理不二;而礼约并举是法制文化社会之趋向。  相似文献   

4.
荀子的"天论"讨论了儒家国家治理思想.他提出"天行有常"观念以批判现实中执政者迷信鬼神之天的做法,明确提出执政者要重视国家治理的问题.通过"天人之分"的分疏,荀子重新解读"天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挺立执政者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地位.通过"知天"、"参天"和"成天"的论述,荀子又从"道"和"术"两个方面阐明了执政者展开治理方略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荀子在"天论"中阐述了重要的儒家执政哲学意蕴。通过"天行有常"理念,荀子批判现实中执政者迷信鬼神之天的错误做法。通过"天人之分"理念,荀子明确了"天""人"之间的多层关系,阐明执政者的职责所在。通过"应天而治"理念,荀子阐述了执政者应从"知天"、"参天"两个方向上展开自己的执政方略。执政者按照荀子所理解的"天""人"关系进行实践,其执政理想就有实现之可能。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正名思想是为当时政治服务的,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孔子因此鼓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希望人们恪守君子标准,各守本位,安于本分,共同维护西周旧制.在百家纷争中,孔子的正名说有其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名”逻辑,是我国古代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名”的理论,来规范思维和行动,以矫正“名实乖乱”社会现实的古典逻辑理论。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针对当前“名实淆乱”的社会经济现象,从经济逻辑的视角来对“正名”逻辑进行现实的解读,深入发掘本民族的逻辑思想,以捍卫社会理性,维护社会经济的公序良俗和公平、诚信。  相似文献   

8.
春秋末期的儒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其基本内涵是由仁、义、礼、智四部分构成.执政者的修养是以德治国之本,治国者须先治好家(家和则国安),与此同时以德治国需建制,君、臣、父、子各行其道.  相似文献   

9.
无为,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有着深远的自然的和人性的根源.政治观上,庄子认为无为之作为是君主和一切有道德修养的人根本的、最高的行为准则.有着深远的自然和人性的根源.孔子和老子都有“无为“的政治观,庄子沿着这一思路加以发展,而形成了自己的理想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虽然无人监考实施的初衷是为了提倡诚信,但考试在一定的监督下进行才能体现考试制度的公平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人是有理性的,人类行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因此考试的诚信是需要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保障的.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世界文学话语背景下,在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致力建构“东方诗学的进程中,伴随着与西方中心论同等性质的中国中心的本土主义心理,我们需要树立一种新的内涵,我们是我们的“他者”———“他者视域”的思维模式,并视之为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本体,使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在东方诗学体系内“中国诗学、“印度诗学、“日本诗学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在我国现阶段,诸多不公正的存在是造成"三农"问题的根源,进而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必须从宏观方面努力,承担起实现社会公正的任务,尽力缓解和消除各种不公正,以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校园欺凌现象的频发已经成为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广泛关注的问题,针对频频发生的怪像,《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道德建设指引了方向。思政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实质上是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的问题,侧面反映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欺凌者、旁观者为逻辑起点,破解当前教育难题,既真正理解什么是道德教育内核,又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异化行为现象作出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4.
"移就"是把通常用来描写A的修饰语×移用来描写B。本文以体验哲学为视域,主要考察了"移就"这一隐喻形式生成的体验——心理理据。研究发现,移就隐喻涉及的两个认知域之间的转移修饰不是任意的,体现了人类基于自身体验,发掘认知域间相关或相似联系的心理联想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形势风起云涌,政治形势变幻莫测,文化形势多元混杂,此时更需要儒家"智"德辨是非,明善恶,做到"知者不惑""知人者智""智者乐水".  相似文献   

16.
"理论旅行"强调外来理论本土化过程中所面对的具体历史情境意义。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建基于西方话语理论旅行与中国现象本土批评的双向互动过程,在它面对中国20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转型时,一方面有着批评介入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又误入了学科夺权的理论迷途。在对于"人"的根本意义的理解上,"文化诗学"则在洞察"文化研究"价值缺憾的同时提供了我们超越于它之上的一层更高的价值论启示。  相似文献   

17.
翻译包涵着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对抗、对话与融合。译者应发挥主体性作用,既要传达原文本的文字意义,更应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行业和产业态势,新产业、新业态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改革、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突破点和支撑点,同时也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决策部署的基础。"新"是相对"旧"而言,因为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乃至经济组成时刻在发生着作用,如果说这仅是外因的话,经济结构本身实际上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当这种调整和改革达到"质变"状态时,一种新的业态和产业模式也就随即产生,也就是说,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论"视域下的汉英公示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公示语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解析了常见公示语翻译的错误案例,并探究了公示语翻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从新中国的建立直至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主要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然而我国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把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理论误读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种理论上的误读势必在现实生活层面上造成对个人全面发展的忽视。因而,厘清马克思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本真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视对个人地位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的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