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案例重现 林方生是台湾保险业的一位推销员。刚开始出去推销保险时,他刚向客户说明来意,客户就说:“我没有兴趣!不过只要时间不太长,你可以说说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丘占尔有句关于保险的名言:“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要把保险这个字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以及每一位公务员的手册上,因为我深信,通过保险,每个家庭只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可免遭万劫不复的灾难。”时下,随着人们风险意识和保险观念的日益提高,关注保险的入愈来愈多,此时,你也许正地筹划购买保险,为此,业内人士提醒你——  相似文献   

3.
在贸易运输活动中,当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被保险人要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而要确定保险人是否应承担责任,则首先要弄清楚致损的原因。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保险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就要看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否属保险人承保的保险事故。也就是说,损失结果的形成必须与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保险人才负赔偿责任。法律上用以判定较为复杂因果关系的案件时,通常采用近因原则。所谓近因,是指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最直接的、最有影响力的原因,它来源于法律名词“CausaProximaetNonRemotaSpectatur”,其意为“应究审…  相似文献   

4.
公司和同事的关心第一时间来到我身边 2008年5月12日下午2:55,接到父亲从老家(四川绵阳安县地区)打来的电话,说家里地震房子倒塌了,他和老妈还有侄子刚逃出,人没事,就是弟弟和弟妹去江油了,还不知道情况。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刚挂掉电话,公司团委书记打电话来问我们老家是否受到地震的影响,问要不要向我们老家募捐。我当时觉得家人没事,只是房子没了,比起那些家破人亡的家庭,我们家似乎幸运了许多,我觉得对我个人的募捐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重经 《经贸世界》2004,(5):36-36
近年来,国内保险市场特别热闹,酒后驾车险,艾滋病险、生育保险……名目繁多的“特色”保险层出不穷,但各地民众却不大买这些特色保险的账。据某人寿公司个险部经理介绍,自艾滋险名气打响以后,前来查询的人挺多,但真正掏钱购买的人却往往不会注意这一“艾滋病特色”。一位购买了此险种的市民就很明确地说,自己购买这款人寿益康保险,完全是冲着它的25种重大疾病保障和特种疾病津贴这些很实在的保障功能,至于里面的艾滋病保险内容则没有注意。  相似文献   

6.
生活其实是平凡的,只不过人们一直在往“精致生活”的方向去努力。买保险的一般最起码是中产阶级,让保险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也是“精致生活”的体现。不说下去了,搞得在为保险公司做免费广告,他们要笑掉牙了。家庭理财的版块一直是深受我喜爱的,因为它的实在。《保险理赔“六不赔”》,有理有据,让想买保险和已经买保险的人们树立起一个观念——保险的最古老原则就是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7.
乐耀辉 《理财周刊》2006,(11):100-101
两年前,张先生购买了某保险公司一份保单。今年8月初,张先生被查出犯有严重肺结核,住院治疗后,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但该保险公司核保时发现,张先生曾有多次肺病的记录。于是,该保险公司认为张先生“隐瞒病史”,便解除保险合同,对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事故不予理赔,只退还保单现金价值。张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气愤地说:“我根本没有隐瞒什么病史,买保险那天我还把自己的病历给那个保险代理人看过,但那个代理人说没问题,这是个小病,不会影响理赔的。”在保险代理人的再三游说下,张先生在“身体状况”一栏填上“正常”字样,就买了份该保险公司的保单。  相似文献   

8.
《经贸世界》2004,(5):43-44
一采砂场包工头李某为其雇工杨某投保某保险公司“家庭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中注明被保险人是杨某,但未指定受益人,后杨某在装卸砂料时不幸身故。李某即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以李某无仅请求保险赔偿金为由,拒绝给付保险金。李某不服,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查后认为原告没有诉讼主体资格,裁定驳回了李某的起诉。  相似文献   

9.
曹康林 《商界名家》2004,(10):110-110
一天,有位小姐向我推销泰康人寿保险,只听她说得天花乱坠,我却岿然不动,长期生活在国企环境的我,完全没有“人寿保险”意识。然而,我对她送给我的两,本《泰康新生活》杂志却产生了兴趣。随便翻翻,版面设计得大气、时尚,标题也做得不错,还以为是一本公开发行的刊物,拜读全部内文之后,我才知道是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一份企业内刊。奇怪的是,杂志刊登  相似文献   

10.
江泰保险经纪公司的一位从业人员曾向记者解释保险经纪公司存在的意义,代理人只能代理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谁也不会说自己卖的东西不好”,带来的结果是信息严重不对称,并不是说营销员做得不对,因为他职责使然。经纪公司就可以有效缓解买卖双方的不平等地位,客观的比较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案情 一采砂场包工头李某为其雇工杨某投保某保险公司“家庭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中注明被保险人是杨某,但未指定受益人。后杨某在装卸砂料时不幸身故。李某即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以李某无权请求保险赔偿金为由,拒绝给付保险金。法院审查后认为原告没有诉讼主体资格,裁定驳回了李某的起诉。  相似文献   

12.
曹茜  马冰  张皓辰 《中国物价》2023,(9):116-120
中国家庭消费存在显著的过度敏感性,而收入波动和疾病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过度敏感性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中的截面数据,从微观角度实证分析家庭在面对收入不确定性时,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作用,并试图解释健康保险的消费平滑机制。研究发现:收入不确定性和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消费分别有着显著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在控制人口统计特征等变量后,商业健康保险可以显著缓解收入不确定性对家庭消费的冲击作用,有效平滑居民收入曲线,大幅提升家庭消费水平。同时,家庭面临的收入风险越大,商业健康保险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也越发突出。此外,相较于农村家庭,健康保险降低城市家庭收入不确定性进而平滑消费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刘思跃  吴琪 《商业研究》2004,(15):136-138,153
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安全网”之一,从保险的角度分析存款保险,通过将其与其他保险在诸多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存款保险作为保险的共性和个性,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构了存款保险,也为研究我国如何建立一个适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4.
喻波 《致富天地》2009,(10):10-11
云南省会泽县农民解彦祥家境比较困难,他听了小额保险的介绍后高兴地说:“以前我也听说过保险,但没有想到,现在我们全家都能买得起保险了:”于是,他为全家投保,交保费60元,得到保障3万元;  相似文献   

15.
谁主宰未来?     
联想消费产品市场部副总经理曾强曾说:作为厂商,“对渠道是什么模式根本不用关心,谁卖得好我就找谁卖”。但对于渠道本身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模式的好坏也许决定它的生死。不过幸好现在中关成似乎已经苦尽甘来。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保险作为一种保障性的投资,保的就是这个“万一”。再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更足以说明保险的必要性。可以说,保险花的是小钱,受的是大益。“万贯家财”的“安全带”据某信息公司一项“百户问卷调查”显示,城市工薪家...  相似文献   

17.
鉴于以上专家对宋小姐家庭资产状况和家庭情况的分析,一份高保障的保险计划对先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宋小姐也需要进一步补充保障额度。  相似文献   

18.
人寿保险在现代化的今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平民百姓,都或多或少接受过.保险代理人的拜访。但仍有许多市民对保险在生活中起多大的作用不清楚,甚至绝对不接受,他们认为,我投资保险,如果收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不会白白投资的。就“保险”二字的理解是,集中分散的社会资金补偿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人身伤亡而造成的损失的方法。参加保险的人或单位,向保险机关按期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保险机关对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所受的损失负赔偿责任。这说明,投资保险不是投资证券,能立即收到效果,而是要发生意外才能获得赔偿。谁能保证在一身中不会出现意外呢!因此,保险对每一个公民都需要。  相似文献   

19.
人身保险是一种从根本上获取家庭保障的手段,它将单个的风险分散到整个社会,由大家来共同承担,可以说是一种社会风险共担的机制,同储蓄及其他投资方式有本质的区别。没钱的人需要靠保险来保障生活,有钱的人更需要靠保险来保全财产。  相似文献   

20.
张婷 《致富时代》2011,(12):71-7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家庭收入在满足基本支出之后有了结余,保险作为家庭财富守护的“安全门”,以其特有的风险转嫁机制在家庭理财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家庭保险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