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辜红丽 《经济师》2023,(12):118-119
文章基于14所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分析,认为开放大学赋能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是帮扶济困、发展产业、组织振兴、繁荣文化和富裕农民。其价值体现在推动乡村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助力乡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和促进乡村文明建设焕发新气象。开放大学赋能乡村振兴注重内涵式发展,其对接国家战略提升愿景引领力、依托合作办学提升资源整合力、发挥独特优势提升管理推进力和聚焦学员需求提升教育服务力,是值得学习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
董雨昕 《经济师》2023,(11):108-110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引导数字经济融入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已然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的基本方向。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专业人才的缺失、数字治理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发挥政府主导,引领数字经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拉开了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序幕,而产业振兴关乎“三农”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陕西商南县着力打造“四大名城”,扎实推进产业振兴。在分析商南县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与产业振兴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党建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增强乡村产业特色意识、专业人才激活乡村振兴、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兴旺和促进产业多样化融合等发展路径,以期推动乡村向又富又美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4.
王俊  邓显石 《经济师》2023,(8):146-147
高职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就业创业作为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展示,其成效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文章首先论述了高职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然后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困境,最后从政策制定与宣传、高职院校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等角度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5.
江旖琪  贾海薇 《新经济》2023,(11):127-143
新兴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已成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水稻智慧直播”为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赋能农业生产体系使其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加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竞争力;通过赋能农业经营体系推动耕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经营过程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推动三大产业全链条专业化融合;通过赋能农业产业体系使其更具商业化和品牌化,创新产业发展形态,进而激发农业科技新动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案例分析后所形成的理论框架,本文解析了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促进机理,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加快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与第一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全领域制度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数字技术服务长效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机制,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颇具发展潜力的关键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开发乡村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与衔接性。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对赋能产业振兴与文化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分析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提出具体的深度开发对策,即乡村政府提高重视,进一步加大投入;打开思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数字经济以整合效应赋能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以重构效应赋能城乡基本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当前,我国在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乡村数字人才缺失,土地资源数字化管理困难,乡村产业发展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为促进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应推进数字经济与城乡人才队伍联合,推广数字经济与乡村土地资源结合,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资本融合,推进数字资源与基本公共服务整合。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数字经济从农村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农民增收和消费结构优化、城乡协调发展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但仍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涉农数据开发率和利用率低、数字人才短缺、规模经济较弱等问题。因此,要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资源市场化流通,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资本吸引力,使乡村数字经济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发展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够助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农耕文化。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发展面临着家校社协同力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健全,资金及师资、场地不足等问题,难以激发其内生动力。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教育课程资源,健全乡村教育评价体系,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为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从而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赵一飞 《新经济》2023,(4):162-168
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阐释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对其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其中包括资源共享,提质增效;精准识别,供需耦合;主体多元,协同创新。同时,本文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提出应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一体化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专业化建设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体系化建设三个方面入手,推进数字技术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契合村民多样化需求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是乡村本土人的努力,而当前乡村振兴人才缺乏,在此种情况下,职业教育恰恰可以发挥出自身的教育功能,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当前,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处于实践的困境之中。基于此,通过从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机遇分析着手,着重探讨助力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从转变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方面提出助力优化的路径与举措。  相似文献   

12.
张凤丽 《经济师》2023,(12):144-145+155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革命老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支持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及扶持政策文件的颁布,对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等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福建省长汀县紧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招商引资,利用本地特色资源,推进产业创新和融合,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其幸福感。实践证明,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以民为本、科技赋能创新、资源多元融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赋能机制,然后分析数字经济通过中介变量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间接传导机制;其次,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赋能效应显著,还能够通过人力资本、产业升级、创新能力的传导效应间接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最强,依次为人力资本、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经济发展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区,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更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应重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还应该关注其间接赋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浩 《数字经济》2023,(4):90-93
<正>站在发展的新阶段,把握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仍需持续探索智能科技赋能引领的新机制与新模式。此外,智能科技在乡村产业各个细分领域的渗透与应用仍需进一步深化、强化。如今,数字化越来越深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一般观念当中,企业、高校是处于数字化技术接受的前沿,以社会管理为主要职能的政府则相对对数字化技术手段保守。  相似文献   

15.
邓江 《数字经济》2023,(4):57-59
<正>站在新发展的阶段,把握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仍需持续探索智能科技引领的新机制与新模式。本文将深度剖析智能科技在乡村产业各个细分领域的渗透与应用作用,提出需进一步深化、强化的建议。当下,一场以推动数实融合为基础,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局面已全面打开。从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对于“三农”工作的重点部署,对数实融合促进作用的强化,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特别提到的“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一直是旅游领域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基于乡村振兴研究视角,文章分析了乡村旅游在资源、功能、政策方面的独特优势。以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为出发点,梳理了乡村旅游在产业、生态、人文、治理和经济五个方面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结合乡村旅游瓶颈问题探讨了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路径。借助全域旅游和市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依托创新驱动和民宿引领升级旅游服务,坚持绿色生态和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效益,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保障持续发展,全面为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既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的现实选择,同时也是守正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融合型内生型发展模式。台州、宣城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亟待探索出赓续红色文化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赋能路径。基于“赋权增能”理论视角,分别从赋权实现和增进福祉着眼,探究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价值、内在逻辑与增进路径。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是对资源要素的再组合和再提升过程,只有提升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的匹配度、融合度,才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人才数量和质量均是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而人才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二者密不可分。当前,乡村产业人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乡村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亟须关注。乡村振兴需要产才深度融合,以产聚才,壮大产业人才队伍,以才促产,发展乡村产业经济,产才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构建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协同效应,且呈现高度协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文化产业数字化驱动乡村振兴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文化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文化资本是间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机制,但现阶段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存在遮掩效应,且人力资本不存在中介作用。从全国区域上看,文化产业数字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表现为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区域来说,文化产业数字化在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呈现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在西部地区显示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缩小城乡差距是重要关键。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建设乡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以数字经济、组织创新赋能共同富裕的案例不胜枚举。本文试图借助浙江省相关县市区的典型案例,进行机理和政策的实例分析,剖析浙江如何通过数字经济、数字金融、“飞地”抱团模式以及产业联盟,真正做好集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一体的先行示范,以期为浙江深化落实共同富裕的经验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和案例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